物價在上漲,唯獨糧食價格依舊很低嗎,爲什麼?

向宇209728848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可是君不見,這些年,物價飛漲,只有糧食的價格一直停滯不前,甚至這兩年還出現了下降。1斤糧食買不到1瓶純淨水,地裡忙半年收入不如打工1月收入,更有甚者趕上災害天氣種糧還賠錢。

糧價越來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供應失衡。近些年,受前些年託市政策影響,糧食種植從多樣化轉為以小麥、稻穀、玉米為主,產量一定程度上大於需求量,造成庫存積壓,財政負擔加重。特別是稻穀,目前去庫存仍是難題。但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的產品需求增大,如強筋麥、有機米等供不應求,國內糧食出現結構性失衡。2016年起取消玉米臨儲政策,2017年、2018年先後下調稻穀和小麥收儲價格,讓市場化收購逐漸起主導,政策目的在於倒逼農戶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改善我國糧食供給不均衡的現狀。



2.進口衝擊。糧食進口到岸價低於國內糧價,造成近些年糧食進口不斷加大。比如大豆,進口占到了總需求量的80%以上。進口大豆出油率比國產大豆高,價格又比國產大豆低,且沒有進口配額限制,企業逐利,造成大豆進口激增,國產大豆受到擠壓。玉米方面雖然配額設限720萬噸,但如果國內玉米價格走高,一些加工企業以同樣沒有進口配額限制的高粱、大麥等替代玉米用量。這樣國內玉米又加大了過剩。



3.小農經濟。因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當前國內糧食種植還多各自為營,農業種與收環節雖然機械化程度在提高,但規模化、集約化還沒有形成,沒有規模更難以形成產業品牌和規模效益,不利於節約成本,也難以形成糧食品牌附加值。

4.重工輕農。雖然國家層面對糧食安全備加重視,強調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在一些地方領導談發展,津津樂道的是工業、城鎮開發和招商引資,而談及農業,三言兩語,一帶而過。由於農業成果見效慢、農產品稅收低,不宜突顯政績,相對工業、土地財政等而言受到輕視。



糧食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民,是關係民生的大事。價格太低傷農,價格太高了勢必會導致其他物品價格上漲,又反過來傷民。因此,將糧食價格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即首先要讓農戶種糧有錢賺——無論是通過提高糧價,還是加大直補,或者降低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費用,才能真正讓農民心無旁騖的伺候土地、老有所依的種植莊稼。如果越種越虧任其發展,只能會出現更多的撂荒或者返貧。


農通社


既然說到糧食物價那麼先來看看這些年的各種物價。2014年,大豆每斤是2.4元,而幾年就降到了每斤1.7元。2015年的玉米是每斤1.2元,今年是0.9元每斤。中國本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村種糧的農民朋友要大於城市的人口。近幾年隨著國家的經濟高速發展,很多行業的物價水漲船高了,比如房價早已經突破了5000每平方,而還會有高速增長的趨勢。很多人紛紛感嘆已經買不起城市的房子了。那麼在其他物價瘋狂上漲而糧食卻穩定不長還有下降 ?這是什麼原因?

糧食是一個國家人民的根本,是人口賴以生存的依靠。隨著經濟高漲農民的糧食卻不漲這引來農民朋友的紛紛叫苦。紛紛惹得農民要放棄種糧,去尋找另一種發展,像在兩廣地區的農民就選擇了種植桉樹等這樣的快速收成的物種。因為桉樹的生長週期快,種植後四五就可以收成,賣掉,有了一大筆的收入,也不用像糧食一樣管理太多,種糧需要投入的精力較多,回報也少。

造成農民的糧食物價不漲我覺得有這個原因。

雖然中國是農業大國,自己產出的糧食也很多,小麥、水稻、大豆等,但是我們國家每年從別的國家進口的糧食也很多。不斷的從別的國家進口糧食,就造成自己國家生產的糧食價格被拉低,所以糧食的物價就漲不上去。

還有一個是農民朋友種糧食投入的成本太高了,得到的比不上支出的。農民所需要的化肥、農藥等的物價早已長高了,還有自己付出的人力這些都是成本,那麼到了豐收的季節收穫很少,得到的比不上成本這個也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國家現在還有一種農業補貼,現在的農業補貼有很多啊,也是給了農民朋友一些信心。和積極的心態去種糧。

有什麼三農問題、瞭解最新三農資訊就關注我,一個在三農加自媒體上有追求有夢想有情懷的不入流的潛力股。


不入流的潛力股


物價在上漲,唯獨糧食價格依舊很低嗎,為什麼?中國農民是社會最底層的弱勢群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稼穡艱難,收入微乎其微。在2015年之前糧價還算可以,因為那時國家出臺了保護價,對農民收入有一定的幫助,農民也看到了希望和曙光。可是好景不長,到了2016年國家發文取消糧食保護價,糧食自行走入市場,讓市場決定糧食價格和走勢,國庫糧食積壓急需拋售。大批的進口糧食不斷湧入中國的市場。市場飽和供大於求,造成了斷崖式下跌,一切的災難都降到了貧苦利薄的農民身上。原來玉米潮糧八.九毛到降到四.五毛,而且物價還不斷上漲糧價下跌,農民損失慘重苦不堪言。辛苦了一年,不但沒正錢去掉成本還賠錢。農民的內心留下了陰影看不到了希望,有的選擇了棄地外出另尋出路謀生。希望國家要加大補貼力度及其它福利條件,為農民增收搭好橋鋪好路。說一千道一萬,為什麼這幾年的糧價如此之低呢?原因是這些年我國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還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衝擊國內糧食市場造成國儲糧食積壓急於出手。這就是造成糧食價格低迷的主要因素。


忠哥8866


這是受限於三個原因引起的。第一個原因是產銷不平衡導致。我們會發現一件事,這些年不僅是糧食沒怎麼漲,連豬肉雞肉鴨肉也沒怎麼漲(均價,不是指短時期的暴漲)。為何呢?因為從事生產的時候太粗狂了,完全就是低頭種糧養豬,不看市場供求,造成扎堆生產扎堆養豬,短時間供過於求造成售價斷崖下跌。然後大量破產後又造成短期供不應求,價格高漲,然後再養再跌,已經成為一種可以預見的循環了,但是卻沒有人吸取教訓。我覺得這種完全可以採用城郊種植蔬菜的方法,根據市場反饋信息進行選擇性生產,有沒有發現城裡超市裡的蔬菜是穩定的貴?

第二個原因是受到國際衝擊,憑良心說,我們對進口農作物已經加收了高額的關稅,但是這些進口糧食的售價依然可以比我官方收購價低大約百分之十左右。這不得不說我們的糧食種植方式確實需要改進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們的銷售方式太單調了,缺乏次加工能力。說說我們沿海小漁村是怎麼給海鮮產品保值的,在90年代時候我們漁民的海產品也很便宜,因為海鮮一旦不能馬上賣出去就不新鮮了,只能賤價全部甩出去。但是後來我們試著把這些海產品進行次加工,變成魚乾蝦乾,賣出去的價錢反而更高,保質期也更長。這麼一來我們就不怕魚販子壓價格了,魚販子出價高我們賣給他,出價低我們就賣給加工廠加工成各種乾貨。這些年,漁民們能夠脫貧基本上都是這麼幹的。我覺得農民們想要在種糧這條路上走上致富也需要做類似的二次加工。比如,現在東北大米就給自己打開了一個很好的市場,同樣一斤米比其他地方大米貴好幾倍。


優己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民?物價在今天不斷上漲的時候,唯獨糧食的價格依舊是那個樣子,一瓶礦泉水都能夠比一斤糧食還貴。

但是我們具體的來分析一下,為什麼物價一直在上漲的今天,唯獨糧食的價格依舊很低。

農民付出是巨大的,但總是墊背的。

不管什麼時期,農民的付出都是巨大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農民,是墊底的最後的受益者。特別是我們農村裡面的農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結果收穫的那幾分糧食,不夠,自己去打工,幾個月掙的錢夠買的多。

我們具體因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糧食過剩。

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本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再加上糧食的價格接受國家物價的調控。所以想在這個糧食上能夠漲價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本來我們團積的糧食就有很多。不管是,大米,玉米,小麥等等這些主要食用的糧食。我們國家都在有計劃的,每年儲備一定的糧食。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那就使得我們這個糧食的價格,永遠都是這麼低,沒辦法上漲。

不斷進口。

雖然說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進口也是非常多的。 不斷的進口照常,我們自己生產的糧食價格也被不斷的拉低。

所以這種情況下呢,糧食的價格有減無增。

不太重視農業的發展。

由於近些年我們的國家經濟也在增長,那麼在於重工業以及各方面的產業,都不斷的增加產量,產能以及投入,唯獨農業才在這兩年才開始對農業開始了,一點點重視。

所以在優先發展其他工業來說,對於農業的忽視,也使得我們農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

我們主要想說的是,做農民實在太辛苦了。再加上我們農民種植的糧食,價錢也不怎麼樣,所以吃虧就吃虧在這一點。

所以這個問題大家都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關注懂農帝就是關注農村的狀況,懂農帝與大家一起關注農村


懂農帝


現在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在慢慢的漲價,唯獨糧食作物不但不漲價反而逐年掉價,而且糧商對糧食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黴變率的要求更是苛刻。致使農民種地不掙錢。若不是還能領到一定的補貼,恐怕真的是沒人種地了。我是一個農民,知道一些農村的事就此和大家交流一下農民種地不剩錢的原因。第一點就是種地的成本高,包括油價高,化肥價格高,農藥價格高,種子價格高,農機更新太頻繁,造成農機費用高。第二點是種子落後。用被種子商炒成了天價的,落後的雜交種子與美國更先進的轉基因種子相競爭那就是自尋死路。雜交種子和轉基因良種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不是親眼所見,可能你是不會體會到轉基因作物的優越性的。無黴變,無蟲,品質好,好賣糧,產量極高極穩。國內商家願意進口轉基因糧食。更是壓低國內糧食價格的主要原因。再有就是我國土地不好,貧瘠的,鹽鹼化,沙化的土地佔主流,還有我國農村十分零散大型農機操作比較困難,也加重糧食的成本。更難獲得高產,更難收穫高質量的糧食。為本來承受著低價糧食困擾的農民雪上加霜。


資深農夫


題主笨的死,為了其它物價不在上漲唄。



鮑中伍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科學興農之前曾經對近十年的物價大致做了一個對比,就發現一個問題,糧食價位的上漲速度大致在1.5倍上下,而其他的物價水平基本上都在兩倍的樣子,而像房子這樣的物價上漲速度更是如同坐火箭,以本人所熟知的幾個地方的十年房價對比來說基本上上漲速度都在5倍以上。

而這種漲速的不對稱性恐怕也就是農民普遍感覺糧價不漲或者糧價很低的原因了,對於農民所認為的糧價很低,倒不是糧價真的很低,只是相對於其他的物價來說就顯得低了。從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民的收入構成來說,農業種植收益依舊佔到了家庭總收入的90%以上,像這樣的家庭來說佔到了絕大多數。因此對於糧價偏低的抱怨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就糧價偏低的根源來說,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性的,而糧價偏低也不只是我國一個國家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並且國外來說,糧價還要比我國的糧價更為便宜,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比如說美國玉米價位是5毛的樣子,大豆在1.2的樣子,均要比我國低了許多,而拖慢我國糧價上漲進程的一大原因也是我國糧價比國際糧價本身就高了許多,因此在我國加入WTO之後我國的糧價短期內也就難以上漲,甚至出現了滯緩,漲速無法同其他物價相匹配的局面。

其次,我國小農經濟作物也使得農民種植經濟效益偏低,認為當前糧價狀態無法取得高額經濟效益,比如說在國外種植玉米的成本線在每斤3毛價位出售就有很不錯的利潤,而中國農民種植的糧價成本卻在每斤7毛,而成本價偏高也就自然讓農民覺得種植難以取得經濟效益。而在國際競爭中,以相同的市場價位去流通的話,美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也就自然更大,在美國糧食還有利潤的情況下,而我國的糧價也就是出於虧本的局面。

破解當前種植效益低的解決辦法也就是尋求突破,走規模化種植同時提高農業補貼,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而目前來說我國已經在加速土地流轉進程,而不少率先覺醒的農民,已經開始扛起了土地承租的大旗,將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取得更高經濟效益。


科學興農


糧食價格已經不低了,大米幾塊錢一斤,低麼?只是從農民手裡出來的時候很低,農民賺不到錢。農民-一一-一中間環節一一一城鎮居民,一頭低•一頭高,錢留在中間環節。


XyE


物價上漲,糧食價格不是不漲,而是漲的少,這屬正常現象。現代經濟是壟斷和補貼經濟,沒這兩樣,利潤都很少。假若全國農產品,承包給一個人出售,不漲十倍才怪呢;要麼國家一斤補貼兩元,你看價高不?當然這都是不現實的,農產品價格是讓市場調節的,註定利少,認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