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放大之後很像宇宙,那我們的宇宙會不會就是其他宇宙的一個原子?你怎麼看?

秋風別戀1


不會!

首先來說,原子放大之後一點也不像宇宙!我們平時看到的原子內部結構,比如說一個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那只是原子結構示意圖,一種形象的表達方式,遠不是原子內部真實的情況!

原子屬於微觀領域,所以需要用量子理論去理解。量子理論告訴我們,原子中的電子並不是圍繞中心的原子核旋轉,而是非常隨機地出現在原子核周圍,沒有固定的位置和速度。當你試圖測量電子速度是,就沒有確定它的位置。而當你想要確定電子位置時,就沒法測出它的速度!

說白了,隨機和不確定性是原子內部的特點,這也我們現實世界中的宏觀宇宙有本質額區別,我們的宇宙是確定的,起碼看起來如此,你看一棟樓在那裡,它就在那裡,不會在別的地方!

所以說,不要試圖用微觀世界的原子來形容我們的宏觀宇宙,微觀和宏觀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至今科學家們也沒有把兩者統一!

當然,也會有人認為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生命體,而宇宙中的星球就像是人類的一個細胞!不得不說這種觀點腦洞太大,不要說科學領域了,甚至不屬於科幻領域,更像是玄幻領域!


宇宙探索


從盧瑟福提出原子行星模型起,人們對這個模型倍感親切,因為原子模型看起來和太陽系這樣的系統確實有些類似,比如,1. 是中心引力的支配,不同的是一個是萬有引力,一個是庫侖力。2. 體系中絕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核心。

但是我們加以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微觀的原子世界和宏觀宇宙星系例如太陽系,還是大有不同,對微觀世界瞭解的越深,你就不會有這種類似想法了。

原子具有穩定性,同一性和再生性,這是和宏觀宇宙星系完全不同的。對於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行軌道,可以得到精確的計算,而原子核外電子的運行軌跡,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得到電子雲圖,也就是電子出現概率的分佈圖,無法準確判定電子的軌道。

另外,宇宙中形成的星系都是由不同的初始狀態形成的,其中的變化是莫測的,很難想象還有另外一個和太陽系一模一樣的星系存在。但是原子可以使相同的,同樣的金原子,在哪裡找到的都是一樣的結構,一樣的性質,不管是在幾千年的遺蹟中發現的,還是實驗室最新還原出來的,不管是地球上的金原子,還是超新星爆發形成的新的金原子,他們的結構和性質是一樣的。這就是原子的同一性。

原子還具有再生性,在太陽系裡,如果外來的天體對某這個星系發生碰撞,這個星系的運行就會混亂,但是對於原子來講,原子同外來粒子發生碰撞等相互作用以後,會很快恢復到原有狀態。這就是原子的再生性。

所以宏觀和微觀世界,還是有截然不同的物理規律,微觀世界是量子物理規律在統治,很多概念和現象和宏觀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原子的結構根本就不像宇宙的結構,兩者沒有可比性。

原子的結構分為兩部分——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原子核包含質子和中子(氕原子核只有一個質子),而質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組成。

在宏觀尺度下,主宰天體運動的基本力是引力。但到了微觀領域,引力所起的作用極為有限,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成了主宰微觀粒子的基本力。正因為如此,微觀粒子的行為才會表現得與宏觀物體大相徑庭。

在宏觀世界中,我們可以測出一輛汽車在某一時候的位置和速度。但在微觀世界中,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是無法在同一時刻測量出來的,這就是不確定性原理。基於這種量子效應,這意味著電子不會像行星繞恆星那樣以一個已知的軌道環繞原子核運動,它們的位置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知道它們在某處出現的可能性,這就是概率雲。

行星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我們完全可以預測它們的運動軌跡。但在沒有測量的時候,我們是無法預測電子的位置。因此,原子結構與宇宙結構完全不同,宇宙是由大量的不確定性粒子組成的巨型確定結構,這兩者是無法進行比較的。


火星一號


第一種就是之前我談過的套娃理論,其大無外的大宇宙,其內無小的小宇宙,一層宇宙套著一層宇宙!

按照人體300兆的細胞向宏觀推理目前宇宙最起碼有上百兆的星系或者恆星,而目前已知宇宙的星系數量還沒有上兆級別吧?更別提什麼百兆了!那也就是說人類推理觀測的138億光年距離或者說900億直徑宇宙空間都不過冰山一角!

而向微觀推理一個原子內的空間相應至少有上百兆物質數量,但是我們目前科學觀測的極限就到這裡了,再往下就看不到任何物質了!而物質最小的組成是原子這一理論在2000年前由古希臘學者提出,直到20世紀才被實驗證明!要麼接下來需要更先進的理論出現,要麼原子層面可能就是這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部分,如果這樣的話就引出了下面我推理的另一種可能了!

第二種情況就是原子是這個宇宙的最小組成部分,沒有更小的了!但是這最小的原件畢竟屬於物質,那麼是什麼意識造成原子層面排列不同?而結果也是南轅北轍:岩石和人體同為原子構成,只是排列不同罷了!說到這裡我必須要提到精神意識或者說靈魂也好,原子物質不管怎麼排列不同,結果呈現也是物質形式且蘊含不同的能量!但是這一切必須有一個意識來影響物質原子排列的不同!這個推理就是宇宙由物質原子組成,精神意識造成不同的原子排列,其結果也不同!

結束語:這個世界是大小宇宙還是物質精神共存亡?各位怎麼看!


想爩


這個該怎麼去證明呢,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我也來說一說。

我是不同意這種觀點的,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雖然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但更多的還是不同。

我們看宏觀世界中的星系,像咱們太陽系,大部分的天體都有各自的運轉軌道,而我們在觀察原子裡面的核外電子時,不能確定它們是否有著軌道,它們出現的位置是概率性的,所以用電子雲模型。

所以說,從現在來看,原子世界更多的是無序而非有序。

那麼,反方就會提出觀點:

如果說,小到一個電子上存在一種生物的話,它們在那裡生活了一億年,而我們這個宏觀世界中,其實也就過去了一秒鐘,所以處在電子上的生物,它們觀測內部世界肯定是有序的,因為角度與層次不同。

換句話說,就是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時間流逝的值算法不一樣,微觀世界中的一億年或者是數十億年也可能只相當於宏觀世界中的一秒而已。所以,我們什麼也不知道。

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那麼,誰才是對的,我想,這個判斷需要留給後人來定,現在還沒有哪位“大佬”有這個能力。

如果,真是如題目所言,那麼我們這個宇宙所經歷的138億年,恐怕也只是相當於更大宇宙中觀測者的幾秒鐘或者更短罷了。

那麼,這個宇宙可太複雜了!


一枚遊戲科幻迷


原子放大之後很像宇宙,那我們的宇宙會不會就是其他宇宙的一個原子?你怎麼看?

原子放大之後怎麼都不會像宇宙,從原子內部的結構示意圖看上去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太陽系倒是有一些接近,但那僅僅是示意圖,實際的情況可能完全不是這樣。

與您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電子的運行方式是混亂的,它會在能級提高後突然躍遷到更高能級的軌道,然後跌落時釋放出光子

電子從高能跌落釋放出光子,當然您可以忽略上下文示意圖有些矛盾,第一是混亂軌道而第二為方便圖示是比較中規中矩的軌道。

而我們的恆星系中的行星則根本不具備這種機制,行星軌道是非常穩定的,如果行星軌道躍遷,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中央的恆星出現大問題了,比如超新星爆發或者恆星拋去外殼成為白矮星,這種大質量丟失物質的狀況會導致行星的軌道躍升,恆星系邊緣的行星甚至可能脫離這個恆星系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想要用原子內部的結構來表示我們的恆星系理論上就沒法走通,那麼後續的問題就是無稽之談了,您是怎樣認為的嗎?宇宙則更加不可能,因為宇宙中的結構比一個原子內部的結構不知要複雜多少倍,這兩者如何聯繫得起來呢?

如此龐大繁雜的結構豈能用一顆原子來形容,有腦洞是不錯,但是大了就沒治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人類首先摸不透地球,總認為是住紮在一塊凸凹不平與水盆海洋達界一樣,後來經冒險家多次多次探險,才不容易弄準了實底,原來這個東西是圓的,地球的名字才是後來稱呼的。人類本來就是個玩徒之物,摸摸這個,摸摸那個,還一直想搞個明白。宇宙這個迷物可碰大了,如果能象探討地球一樣,把宇宙這個迷物得到破解,那才是人類的功勞倍倍。要破解宇宙之迷物,首先分解析體。宇宙,首先是由宇宙核,經暴放後,便形成了外無邊野,內無心骨的一龐大體系,一切都好似化學物體所形成的堅硬固體物,軟而不化的存在物。且不知,這無數的龐大生物種,是從何來?無限的維生物類,又是怎樣的合宜而存在?是否人類地球的宇宙,到底原生的,還是派系的呢?原子是龐原子的脫落,都是一個整體,沒有大小之分。宇宙啊,您是一名老母親,又是一幅數不清的孩兒王國。


偉134682046


小時候掏爐灰,看到蕩起的灰塵久久不散,就想到每粒灰塵上是不是也是一個地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灰塵不散的片刻是否就是他們的幾十億年。那時只有八九歲,不知怎麼會有這種想法,但記憶猶新


可可達達


誤入歧途。

宇宙是大奇點爆炸來的,實際觀測太平坦了。宇宙是上帝捏的,到處有漏洞,手藝不會這麼差吧。最方便最隨意的是攤煎餅出宇宙理論:老天爺用食指輕輕一劃,無中生有攤了個煎餅宇宙,漂浮著,等著熟。在一劃之間,將部分秩序和動力賦予宇宙,有了能量包括暗能量,創造出電子、質子、暗物質、原子,決定了它們的壽命,讓德布羅意說對了。一點皮屑掉在煎餅上,發展出人類文明,帶有老天爺的部分基因,會溝通,善理解,能創造。懂得感恩,祭天吧!人人最想的是------拜天地!本來王母娘娘餓了想吃,用簪子劃了一道,看見不僅有祭天的,還有拜天地的,算了,去別的宇宙吃吧。


攤煎餅出宇宙


原創思想,我覺得宇宙就是屬於原子類性質的,大有大的原子性質,小有小的原子性質,而宇宙就象是從原子分裂出來的無限個個體的。這因為宇宙的運動,就是電磁場性質的運動了。而電磁場性質的運動,就象電磁波的一樣而不斷向外擴散輻射的,而這種向外輻射的性質又是屬於膨脹性的性質了。而宇宙的膨脹,我覺得是屬於電磁場的一種運動性了,而宇宙既屬於原子性的,又是屬於電磁性的了。但不知是不是這樣的認為,而就交給下面的磚家繼續的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