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搬出深圳後對深圳龍崗區的影響如何呢?

寶哥45769491


華為是龍崗區最大的企業,如果全部搬走,龍崗區會傷筋斷骨。

2016年華為的終端、企業、運營三大業務在全球的銷售收入達到5216億元,其中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收入佔超45%。對深圳的GDP貢獻了1430億元,佔了深圳GDP的7.3%!是貢獻最大的企業,而龍崗2016年GDP為3000億,算算影響有多大。

如果華為全部業務搬遷,那搬走的不僅僅是華為業務本身,與其關聯的產業鏈中的企業也會受到影響,那GDP的損失就不止7.3%了,可能會達到9~10%,所以深圳會想方設法留住華為,深圳市政府也與華為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而且地鐵10號線也在大力建設中。

目前華為與深圳互為你我,不可能全部搬離深圳,至於未來就不好說了。


小羅說深圳


實際上,華為只是拿一部分研發部門、生產基地、職能部門搬到了東莞的松山湖地區。華為不可能把總部都搬到那個東莞松山湖地區。因為,華為離不開深圳,深圳龍崗區也離不開華為。華為之所以要部分遷離深圳主要是二個原因:

一方面,在深圳土地價格很高,即使華為再有錢,土地稀缺性也明擺著,如果華為要想在深圳龍崗區再建大面積工業園區和研發基地,恐怕龍崗區也拿不出大片相連的土地給華為,雖然華為和龍崗關係密切,但是華為也只能跑到一小時車程左右的東莞松山湖地區,因為那裡土地價格便宜,而且地方政府也非常歡迎華為部分搬來落戶。

另一方面,深圳的房價太高,目前已經達到了5、6萬/平方米,高房價帶來的是高房租,而高房租帶來的是高物價,這不僅是華為職工生活成本上升,華為要留住人才,那工資肯定要年年上漲,這讓華為用工成本在不斷攀升,而如果把一些部門搬到東莞地區,那麼華為工資成本上漲壓力可以減輕,還可以利用大量閒置土地,給貢獻卓越的員工造房,解決他們的住房夢。

當然,華為將部分職能部門搬離,也引發了龍崗區的緊張,因為當地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是靠華為支撐的,如果華為搬出龍崗區,恐怕當地政府的收入會驟降不少。但華為的總部、銷售部門還在龍崗,龍崗的稅收貢獻大戶華為沒有搬離,龍崗區也不必太緊張。只是地方政府如何更好的盤活存量土地,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恐怕是龍崗區要思考的問題。


不執著財經


首先需要糾正的是,華為並沒有搬出深圳,而只是將製造業工廠部分搬離了深圳,華為的核心部分仍在深圳。按照深圳發展的速度以及定位,象華為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搬出深圳的,華為自身也不會離開深圳的。

但是,考慮到目前深圳和華為都在對戰略進行調整,華為將製造工廠搬離深圳,既符合華為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深圳發展的需要。從華為來說,深圳日益增加的土地、用人等方面的成本,確實讓製造企業、製造工廠受不了。與其在深圳硬槓,不如換個地方,以減輕製造工廠的用地、用人成本。而且,還能到新的地方享受不少優惠政策。

從深圳來看,無論是土地資源還是環境資源等,都已經不適合製造工廠,也不能再有太多的製造工廠,特別是有一定汙染的製造工廠。華為或不是一個汙染企業,但也是一個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的企業,需要相對素質較高的員工。這勢必帶來華為生產成本難以承受。所以,把製造工廠搬出去,把技術研發、人才培養、銷售等留在深圳,是未來深圳城市轉型最需要的方面。

總之,華為把製造工廠搬離深圳,是雙方都在轉型升級的需要,是共同利益的需要,不需要過度解讀。


譚浩俊


如果用絕對的觀點來描述,華為生產基地的遷出,對深圳沒有影響,反而是有益處。

因為深圳的土地資源,現在十分緊張。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深圳城區已經開發面積大致佔總面積的45%左右,可利用開發的土地相對稀少,這樣對於一個國際化的城市發展,有極大的侷限。這樣,深圳必須為高科技行業留下足夠多的可開發利用土地。

華為顯然就是這樣的優質企業。但華為的生產基地不是,生產基地只是一個裝配車間,而且佔地面積大,這樣單位面積的產值其實不算高。將生產基地搬遷出去,華為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製造成本,提高競爭力。而深圳可以獲得優質土地進行二次開發,從而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入駐,有助於深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力。

因為深圳土地資源稀少,土地價格高企,已經滿足不了華為繼續擴張的需要。這樣,華為將總部、研發機構依舊留在深圳,將生產基地搬遷去東莞後,或者華為可以利用原先的工廠佔地,重新構建項目,可能帶來更大的機會。

可以說,這是一個華為與深圳雙贏的結局。

當然,如果華為全部搬遷出去,那對深圳影響就大了,因為再培育一家華為這樣的超級企業,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更是需要卓越的企業家來組織的,而這樣的企業家與企業,不是說有就有點。不過,正常來說,華為不會全部搬遷走。

從未來發展看,深圳應當是是強化總部經濟與高科技集聚,製造業的工廠佔比會不斷減弱;而華為已是著眼全球的國際化公司,它的佈局、配置與規劃,同樣在不斷謀求更低成本、更優發展。

經濟學裡有一個原理,那就是,資源是稀缺的,所以必須合理配置。對華為,對深圳龍崗區,都同樣適用。


波士財經


華為上下游的廠家起碼上千,華為一走,只剩騰迅了。中興走下坡路,聯想垮了,真不知深圳還有什麼公司拿的出手,只有天價房子了。我在深工作9年,在高新區,外資基本走完,朗迅,佳能,夏普…


主義原來是謊言


2018年華為終於超越蘋果後,這地兒的男人很不安!


據悉2018 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廠商華為的表現更勝一籌,至少出貨5420萬部,這是七年來“不僅僅是五百強公司”的華為首次超越蘋果。

華為市場份額由11%增至15.8%,華為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而三星依然是全球最大智能機廠商,但是第二季度智能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0.4%至7150萬部,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22.9%降至20.9%。

總所周知:今天的智能機"三國殺"局面跟“三星爆炸”和“華為防彈”有重大關係!

此次全球出貨量前五的廠商中還有兩家中國軍團:小米和OPPO,市場份額分別為9.3%和8.6%。據悉華為最終的目標是在2020年時完成全年3億部手機的銷售目標,最終問鼎手機行業的老大。

以在俄羅斯市場上的表現為例,華為今年6月首次超越了三星,份額達到了26.5%,而三星則跌落到23%,華為在2月份超越蘋果,6月份超越三星,而7月份則是領跑俄羅斯市場,這也是華為第一次在重要的市場上首次獲得了市場第一的位置。

韓國,約10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朝鮮族,總人口約5145萬;三面環海,資源匱乏,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開始轉型,以2000萬人口人均GNP只有100美元為基數,緊隨西方,實行“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經濟高速增長,一躍成為地區強國,國際貿易在韓國GDP佔有很大的比重,其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5,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2。

韓國是世界電子產品的佼佼者,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知名的韓國電子產品製造商三星,產值在其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超過60%,但財閥對經濟的過度壟斷長久看來對國家經濟的抗擊打能力不利!

你覺得韓國的未來會怎樣?


熱土迷


華為紮根龍崗坂田已經30多年了,在一代華為人的艱苦奮鬥下,現在已然是業內的佼佼者,也為龍崗的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但是,龍崗區並沒有充分打好華為這張牌,除了只會收稅,沒見其為華為在坂田的發展提供多麼強有力的支持。坂田一直都是工廠化小鄉村的形象,髒亂差沒有一點改善,試問一間國際化知名企業隱身於此是多麼不協調,華為早應該搬走了!其實,早些年龍崗就應藉助華為的產業龍頭作用,以打造深圳市第二個科技園為發展目標,加大對布吉、坂田的產業規劃和城市功能提升,加大該區域和羅湖、福田的空間、產業對接,充分利用區域優勢,承接原特區內的產業外溢,而不是將精力放在發展龍崗中心城。可以說龍崗已經錯失了發展的大好機會,而且布吉坂田的滯後發展又阻滯了東進戰略的實施,可以說是箍死東進的瓶頸。交通、治安、衛生、城市配套等等哪一項能和同是原關外龍華寶安比,再加上如此的環境還要忍受如此高昂的住房、交通成本,真是難為華為了。因此,華為的逃離可以說是大勢所趨,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浪尖坐客


不知道回答的人裡面有幾個身在華為,身在深圳的,華為真的離開深圳了?在深圳的人如果真想較個真,就去坂田華為基地看看,華為走了麼?不但沒走,新的坂田分區正在建設;不在深圳的,別亂帶節奏,挺傻的。

知道華為從深圳坂田遷往東莞多少人?又知不知道華為從其他地方往深圳調了多少人?有些事情別看一面,有出就有進,華為在發展中,西安,北京,成都,杭州,南京,上海好多地方都有華為的園區,人家就不能在東莞佈局麼?華為只是正常的人員資源調動,怎麼就有一幫子人莫名其妙的高潮了?華為只是調動一下人員的辦公室,怎麼就扯到房地產和深圳發展方向去了?

真的,有些自媒體大v,聽他們的話真得過過腦子,他們吃的就是開口飯,靠發聲養活自己,有些話可能背後是有人指使的,這也不丟人,畢竟幹這個的。但要看衰房地產,就好好的分析政策和經濟,別拿個搬辦公室的公司說事兒,真的,挺沒品的。


蒙奇211191502


華為深圳總部已經全部搬去東莞松山湖去了。只是留了一個財經部(財務),接待部,後勤部(安保與物業),等保姆型邊緣性部門放在深圳華為。其它全部搬去了東莞松山湖,包括:研發部(第二核心部門 由董事長領導),市場銷售部(這個是最核心的由任正非總裁親自領導),華為大學早在一年前就搬過去了,華為總部最近幾年和以後招錄的新員工全部去東莞松山湖。深圳華為只保留3000名左右的員工,其他的深圳的華為廠房和寫字樓全部出租出去獲取鉅額租金。真正的華為的總部就在東莞松山湖。這是事實!


用戶101647975450


算眼前的帳,看將來的勢。

深圳確實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但是很多人忘記了一個道理:

太過於超前就是在燒錢。深圳希望成為一個沒有工業的城市,這個城市只有高科技、設計、貿易、金融,當然還有房地產這個聚寶盆不能忘。


而華為雖然跟深圳這麼大無法比擬,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發展目標:

那就是在行業內做的更好。任何不利於他們的發展目標的事情,無論多麼的曲意奉承,也得悄悄的“溜過去”。沒有企業眼看著一個坑,就因為某些原因義無反顧的跳下去。

所以,深圳與華為簽訂了一個協議,大概承諾了無論如何華為總部總之不走。

這就皆大歡喜了,深圳方面有了說辭:華為不會走。華為也有了活路:總部嘛,留一萬人算總部,就算留一個老闆辦公室,也是總部。於是深圳的地產商繼續進駐農民房搞“改造”,華為繼續在松山湖為員工弄8500元/平方的房子,各取所需。

華為的“生產基地”搬遷,對於深圳的主流意識是一個大大的勝利!

因為跟著華為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零件供應廠商,不要以為這些老闆不精不知道去東莞等地去租用便宜的廠房,去享受沒那麼嚴格的消防環保,只不過華為在深圳,沒辦法怕“近水樓臺先得月”呀,現在華為的“生產基地”去了松山湖,於是這些零件供應商是一定會想辦法繼續去做“近水樓臺”的,於是又會給深圳做貢獻:騰空了很多廠房,帶走了無數“騎電動車的低素質人口”。



當然,這些“低技術含量”的工廠與“低素質”的人口搬遷以後,一定會是房地產改造:

轉為“商業用房”,裝修一下把工業廠房的二三十元的租金馬上就會變成“創業園”“孵化器”等的一百、兩百、三百的租金,當然還需要計算“公攤面積”。按照深圳的地鐵走到哪裡房價就漲到哪裡的鐵律,現在華為總部線路已經在建設地鐵10號線了,也可以預計其實華為肚子裡面明白,大家都明白,地鐵一到,房子就“升值”了,所以大家都賺大了,哈哈。



那個時候香港喊出“設計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的口號:

到今天看起來卻有一點沉寂,其原因是除了有一點“自由港”的老本具備一點吸引力以外,沒看到具備有一定要成為“設計中心”的吸引力啊,所以香港現在大喊空心化。

當然,現在深圳大力在招攬各大學在深圳設立分校,這是搞了一個設計中心的“人才基礎”,而五折的“人才房”也算是一個安撫基礎。其他的條件我相信也在慢慢的塑造,哈哈。



作為一個幾十年搞產品設計的人看來,新產品設計(開發、發明)投入很大,成功率不算高。

如果再加上更高的費用,說不定真有個別聰明人會把三五人的總部留在深圳,其他的會放在費用低、流動性小、受干擾少的地方去做研發。

當然,本人還是相信深圳一定有更加牛的辦法,讓深圳成為“設計之都”的,因為“貿易之都”其實比較虛,就像深圳對於香港一樣,客人誠心做生意,不會在乎三步之遙。金融之都嘛,其實也差不多,當然有一個天然優勢“深交所”。



哈哈,這一次的老龔說勢,是井底之蛙,亂寫一通,不要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