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前半生爲丈夫而活,後半生爲自己而活

張幼儀:前半生為丈夫而活,後半生為自己而活

張幼儀與徐志摩

說起張幼儀,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她是徐志摩的棄婦,但這個棄婦後來卻成為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的總經理。得益於徐志摩的冷漠與拋棄,成就了那個如鳳凰涅磐般浴火重生的張幼儀。

前半生

出生在那個傳統思想與西方先進思想交匯的年代,張幼儀雖然沒有裹腳,但思想卻逃不過那塊無形的裹腳布。父親認為女孩子讀不讀書都無所謂,重點是找個好人家嫁了,母親在幼儀出嫁時叮囑她到了夫家只能說“是”,不能說“不”,無論夫妻關係如何,都要照顧好公婆。這種傳統式的家庭教育,讓幼時的幼儀深信不疑。

受父母之命嫁給徐志摩,無論怎樣遭到徐志摩的嫌棄與冷眼,她都忍辱吞聲,只為博得志摩的一絲好感。但她錯了,徐志摩並不是針對她,他反抗的是封建禮教,是包辦婚姻,他看不起的是像張幼儀這樣一類缺少自主意識的傳統女性,所以形容她為“土包子”。但他卻連了解都沒有,沒有給過幼儀任何成長的機會,幼儀為了能配上徐志摩的才情,背後學習英文、國文、地理和歷史所做的努力,在徐志摩眼裡都是微不足道的,她永遠都是他眼中的“土包子”。

儘管丈夫對她冷酷無情,但她看到想讀書但卻被父親要求繼承家業而神情失落的丈夫時,還是求了自己的兄長幫助徐志摩進入浸信會學校讀書,也因此,徐志摩後來考進了天津的北洋大學,也有了後面的去英國留學,美國留學。留下了張幼儀在空空的屋子裡。她不能出門,不能上學,每天在院子裡縫縫補補,虔誠地等待著好幾個月回來一次的丈夫,然後又是一個人的沉默。

張幼儀:前半生為丈夫而活,後半生為自己而活

張幼儀與兒子徐積鍇

後來公婆派張幼儀去英國陪讀,她無怨無悔地就去了,每天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任勞任怨,不久還懷上了孩子,可這時丈夫卻在追求林徽因,也因此叫張幼儀打掉孩子,那個時代打掉孩子對女人來說是風險很大的,隨時可能丟掉性命,但徐志摩不關心這個,他只關心林徽因。這時的張幼儀還認為,只要丈夫不拋棄,自己就還是他的。但最終,張幼儀的這份卑微的等待,還是走到了盡頭。因為林徽因要回國了,徐志摩要急著與懷有身孕的張幼儀離婚,以便回國邂逅林徽因,但張幼儀不答應,她認為自己遵守婦道,沒有犯錯,丈夫為什麼要休了我。見張幼儀不答應,徐志摩一週之後便一走了之,將張幼儀一個人撇在了英國。

張幼儀:前半生為丈夫而活,後半生為自己而活

林徽因與梁思成

後半生

無助的張幼儀寫信向二哥求救,在二哥的安排下在柏林生下了她與徐志摩的第二個孩子,無料天意弄人,被拋棄後的張幼儀在小兒子三歲之時,又要忍受失去兒子的痛苦,小兒子因病夭折了。張幼儀帶著破碎的心輾轉德國,邊工作邊學習,在德國韜光養晦,後來進入斐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這時的她拒絕異性追求,專心學業。在德國學習的5年時間裡,張幼儀的幹練、堅強漸漸顯露,她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的支撐點。在這5年,她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婚姻的破裂和兒子的去世,並不能打敗如鋼鐵般堅韌的張幼儀,她應邀出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每天早上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下班後還要補習一個小時的國文,下午6點再到雲裳服裝公司打理財務。就是這樣一個勤勞且才華橫溢的女子,將銀行轉虧為盈,幫女子儲蓄銀行度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她腳踏實地地學習、工作,成就了一番連男人都要羨慕的事業。

張幼儀:前半生為丈夫而活,後半生為自己而活

成功後的張幼儀

事業成功的張幼儀,後來還遇上了真心愛她的蘇季之。孤單漂泊了多年的兩人,最終在日本一家酒店舉行了一場盛大隆重的婚禮,婚禮上,54歲的張幼儀淡雅的臉上洋溢著少女一般幸福的紅暈。

這時的張幼儀,早就原諒了曾經傷她無數的徐志摩,她把徐志摩對她的傷害化為前進的動力,自信地昂起頭,靠著堅強和拼搏,最終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美滿的愛情。這也包括了她贏得了徐志摩的尊重,最終兩人成為了好朋友。

徐志摩有著詩人的浪漫瀟灑,他追求理想愛情。而張幼儀不同,她只活在當下,她腳踏實地地做個實幹家。儘管兩人離婚,可張幼儀不曾忘記過徐家兩位老人,一直照顧著曾經的公婆。也許徐志摩和張幼儀兩人從來都不適合,但她卻一輩子務實地履行著“徐家兒媳婦”的義務。這樣慷慨大量,心胸寬廣的女人,令後人佩服。

或許是徐志摩成就了這個國民女強人的傳奇一生,若當年徐志摩沒有對張幼儀極度的冷漠,沒有一次又一次地將張幼儀置於無路可走的境地,或許張幼儀就只能是一位詩人的原配太太,一個思想傳統的家庭主婦。

所以,在愛情裡,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兩情相悅。只有思想同步,三觀同步的兩個人,才能相互吸引,相互尊重,才能走到最後。

文:小愛因斯文 編:小愛因斯文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給身邊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