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李书福: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能创造什么?

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能的本质就是数字化技术的灵活应用、广泛链接与自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制造的本质就是把设计变成产品,把虚拟变成现实。智能和制造四个字放在一起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观点」李书福: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能创造什么?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到智能制造,他表示,从全球来看,美国是“互联网+”,欧洲是“+互联网”,所谓的“互联网+”,就是在互联网的前提下、基础上、环境中发展制造业及相关周边产业,所谓“+互联网”就是在现有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最终形成工业互联,消费物联,人机交互,万物相联。

在李书福看来,这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是符合各国自身国情,从实际出发的自然选择,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大家可以因地制宜,各显神通。中国制造无论走哪一条转型升级发展道路,都离不开智能制造的共性话题,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与发展理念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实现智能制造必须痛下决心,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从企业决策者内心出发,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引领。制造业需要长期努力,长远规划,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角色,既要战略清晰又要意志坚定。

「观点」李书福: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能创造什么?

发展智能制造,需要环境、人才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必须持之以恒地拿出一系列政策,长期地支持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虽然机器可以取代人的一部分功能,可以走向高度智能化,但机器就是机器,有其局限性。机器是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创造机器的核心基础还是人,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条件支持,智能制造只能停留在理想状态、初级阶段。当今中国迫切需要大量基础人才的培养,中国实业界需要培养大量软硬件技师技工人才。软硬件两方面的人才都很重要,既不能重软轻硬也不能重硬轻软,没有硬件的支持,软件将失去意义;没有软件的帮助,硬件将无法智能化。

中国制造需要不断地打基础、练内功,万万不可急于求成。中国制造的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练就硬功夫,谦虚地寻找差距,承认差距,努力地弥补差距,不断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应用广泛,无论是整车设计、工程研发、车间互联、机器学习还是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都离不开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必须体现竞争力。工业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必须通过智能制造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的价值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用户消费体验水平才得以实现。

近期内容回顾(点击将跳转页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