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产INS的?

小红书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产INS的?

美妆品牌在小红书上寻找到新营销阵地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广告被重新定义了。广告变成了口碑,变成了真实的推荐。小红书上的每一篇的口碑推荐,对用户来说,就是最好的广告。"在美国,这样的社区是Instagram,在中国,就是小红书,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做了。"

当资生堂想在中国做其高端线产品Elixir的口碑营销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小红书。“我们做的市场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在购买美妆产品时格外看重口碑。”是资生堂的数字营销总监Mika Kanai对BoF的解释。为了推广Wrinkle Cream这款产品,资生堂找了99名小红书用户,把他们当做小型KOL,生产出了推广新产品的“内容”。

美妆品牌的固有套路是在传统媒体渠道进行高频率广告宣传,但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么做的效果逐渐式微,而资生堂这样的品牌正在引导美妆产品传播的创新。这在欧美市场的表现更为明显,当传统传播的“影响力”变得更为分散,有一批如Huda Beauty,Fenty Beauty等品牌的崛起,几乎全靠社交媒体的口口相传。“在社交媒体时代,广告被重新定义了。广告变成了口碑,变成了真实的推荐。小红书上的每一篇的口碑推荐,对用户来说,就是最好的广告。”

现在无数的美妆品牌都在试图通过小红书,在中国复制ins的营销奇迹。美妆品牌们需要小红书这样的社区所提供的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内容。"混油皮亲妈粉底""干枯发质必备洗发水"等表述,显然比大公司的产品官方营销话术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

以明星效应带动内容生产

小红书在今年一个很大的优势点,就是大量邀请明星入驻是小红书在运营上的大动作。自去年11月底入驻,范冰冰的小红书粉丝数创下了平台最高纪录910万,一条长达13分钟的“自创按摩大法”视频,单是评论数就超过了7万。她的进驻也带动了更多明星加入,如今经过身份验证的大小明星超过了150位。

“社交+电商”一直是小红书的运营模式,将“推荐商品”和购买渠道打通,以实现“可见即可买”的消费模式。话虽如此,但小红书的社交功能一直大于电商功能。而明星的入驻无疑是对小红书商业价值的赋能。

明星的带货能力是影响力的直观表现之一。小红书因为明星入驻所带来的巨大流量,也同步带动了其电商平台的流量,一方面是销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为接下来品牌方的入驻打造一篇沃土。

范冰冰的一篇文章、一个视频就可以将产品卖断货,甚至连范冰冰自己都买不到了

小红书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产INS的?

明星入驻对于小红书和明星来说是一种互利的营销方式。一方面,明星的影响力带动了小红书的影响力,大量明星的入驻引发了大量的话题和讨论度,增加小红书品牌的活跃度;同时,明星的背书吸引更多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增加了小红书的商业价值,让小红书“社交+电商”模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另一方面,小红书为明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设可能,也为明星带来了大量小红书的目标用户,用带货能力展现明星自己的商业价值。

分享日常渗透进用户的生活

范冰冰的种草安利,只是小红书每天的“15亿次笔记曝光”中的一部分内容。小红书上大部分内容都不明确指向购物,更多是一种有趣的生活分享。分享生活中爱用好物,引起用户共鸣。

当女性用户在一个购物分享社区中逛久了,会很自然地产生“买买买”的需求提。而小红书提供了海淘福利购物社,形成了一个发现、分享、购买的商业软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