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华人圈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这一天为法定节假日,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不过大家在吃月饼赏月之余,可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可是有深厚意义的,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 ~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一、中秋节名称的由来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排行次序二即为“仲”,所以古人称农历八月为仲秋,八月中的节日就叫做“仲秋节”,传到民间后又称为“中秋节”;因为这天晚上月亮最大最亮最圆,从古至今人们都有在这天赏月的习俗,所以八月十五还叫做“月夕“、”月节”;人们在这一天还有返家团圆的习俗,所以这一天还有个名称叫做“团圆节”;另外,因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所以中秋节也叫做“八月节”、“八月半”、“ 十五夜”。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二、中秋节的节日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从民俗的观点来看,它是起源于古代“祭月”的风俗。远在太古时代,人们对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有敬畏的心理,把日、月、山、川、雨、电,都奉为神灵加以膜拜,而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太阳,自然也成为重要的祭拜对象。

就天文学的观点来说,农历八月十五是太阳经过秋分点最接近的一个满月日,此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昼夜刚好平分,月亮在黄昏时刻出现,云雾稀少,秋高气爽,最适合欣赏,所以把这一天定为祭月的日子。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秋报”祀土地神。我国以农立国,因此对土地的收成十分重视,在丰收的时候祭祀土地神,答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三、中秋节的历史

有史可查的“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在《礼记·月令》中记载有“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了唐朝初年,在《唐书 · 太宗记》则明确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一般认为,中秋节自唐朝开始为固定的节日,但盛行始于宋朝,另外史书上还有朱元璋以月饼秘密传递讯息,以及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给群臣的记载,到了明清的时候,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的主要节日之一。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四、中秋节的习俗

1. 赏月

中秋赏月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唐朝中秋赏月玩月非常盛行,每到中秋这一天,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现代人则因长期生活紧张忙碌,恰可借着中秋夜到山岭海滨,边仰望明月边与亲朋好友促膝畅谈,松弛心情。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2. 吃月饼

月饼也叫“团圆饼”,中秋节习俗吃月饼,有以圆圆的月饼象征团圆的意思。月饼的由来,则是与朱元璋抗元有关。当时的朱元璋在八月十五日起义抗元,宰相刘伯温想了一个计策,在月饼里面藏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并把月饼分发给其他人,于是大家借由吃月饼来通知起义,后来流传下来就成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3. 吃柚子、祭拜土地公、夜烧塔

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还有在中秋节这天吃柚子、祭拜土地公、夜烧塔的习俗。

柚子与“佑子”谐音,含有吉祥之意,中秋节前后又适逢盛产期,柚子便成了中 秋节的应节食物。

中秋节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农民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再以月饼祭祀。

中秋节烧塔在有些地方也非常盛行,人们碎瓦片和树枝等搭成圆窑形或“品”字型的烧塔,中秋晚上点烧,将塔烧得通红寓意生活红火。

冷知识|过中秋节别忘了中秋节的由来,细说八月十五中秋节!

除了以上的中秋节习俗介绍之外,很多地方也有更另类的中秋节习俗,但其实都大同小异不外乎就是要家人团圆求个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