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的返場有必要嗎?有人說返場比正活還重要!

返場

返場是一種相聲術語,指的是相聲演員演完下場後,氣氛非常活躍和應觀眾要求,再次上場表演。返場分兩種:“臺上返”和“幕後返”,返場時,演員沒等進臺口,怕場面涼下來,自己就轉回去,這就叫“臺上返”;演員走進臺口,掌聲仍然不停,演員被主持人迎回來,這叫“幕後返”。

相聲的返場有必要嗎?有人說返場比正活還重要!

返場的前提是正活演得好,節目演完後受觀眾歡迎,或者是商演的時候觀眾送的禮物或花到了一定的程度,會被主持人拉回來返場,再來即興說上幾段,一來是為了感謝大傢伙的支持和喜愛,二來是調節氣氛。

那返場重不重要呢?其實大家對返場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正活,尤其聽那種傳統段子,更在乎返場的火爆程度,雖然返場也沒有多大新意,基本就是那幾個笑話,但如果隨機應變砸個現掛,就會爆笑全場。所以真正說相聲說的好的,除了對正活的研究,也會認真琢磨返場小段。

相聲的返場有必要嗎?有人說返場比正活還重要!

對於綱絲來說對郭德綱的喜愛那是自然不用多說,老郭返場不僅僅是說一段就算了,一般是還都要說上幾段,這也是說明演員肚子裡有真貨,也是他實力的證明。現在相聲返場次數最多的記錄是25次,就是在2006年由郭德綱和于謙率領德雲社在解放軍歌劇院的演出,可謂是異常的火爆。

相聲的返場有必要嗎?有人說返場比正活還重要!

其實相聲返場有個規矩,這個規矩也很講究。比如相聲界的老前輩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在他們那個時代,觀眾們都特別的捧場。因為他們相聲說得精彩,每次演出完走到後臺,觀眾席的掌聲還沒有停下來。正是因為太熱情,相聲演員們就會返場再整幾個小段子,感謝觀眾們的抬愛,但是相聲返場不能過三,這是相聲藝人們一直遵循的一個規矩,這個規矩差不多已經遵循了100年了。但是郭德綱的演出,他本身就是最後一個出場,不存在搶了誰的風頭,也不存在搶佔了誰的利益,觀眾們喜歡聽,多說幾段也沒關係的,但是現在老郭把舞臺更多的讓給徒弟們去展示,估計再也不會有那麼多次返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