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不管是樱、萤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纯粹的美丽,人们亲眼确认它们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鲜艳的色彩在眼前凋零,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村上春树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一年四季,见证过春的绚丽,夏的浓烈,秋的凛涩,万物从初生,蓬勃,到枯槁,在冬天将迎来一场盛大的消逝。飞扬的雪花覆盖了万物的光秃、凄然与萎靡。冬雪是四季的终结,是对走过四季万物生命的最好痴恋、礼赞、悲颂、掩埋。短暂飞逝的雪,营造着必然走向消逝之前的绝美意境。一片深阔辽远,一片荒寒寂静,在长久不失本色的夏、春、秋里,极为惊艳,遗世独立般的存在。凛冬而至,不过几场飞雪,浪漫纯净的世界驱走了人们对于冷寂的疏离,这样的美感催生了无数文人艺术家的创作情怀。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雪境在浮世绘作品中被大量表现,体现日本民族艺术对于自然风物,气候的无限钟情。既包含对世事瞬息万变、稍纵即逝,人世无常流转的悲悯,又包含对于美丽自然现象的颂赞。这种丰富的审美体验里,对雪有不同的细腻描绘。

这种由自然变幻引发的感受、体验,日本归之于“物哀”的范畴。

在日本的文学著作中,平安时代的巅峰创作《源氏物语》中有13次用了“物哀”一词,“哀”的感叹表达有1044次。因此“物哀”成为《源氏物语》的审美基调。日本江户时期的国学家本居宣长将这一时期的美学理念称为“物哀”,并表示:“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世间诸多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触动最深的。”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日本是一个极其缺乏安全感的民族。狭小的地域有雪山瀑布,有山涧溪流,有春花秋霜、雾雪迷离的分明四季,但也饱受地震、海啸的灾难威胁。历史流变的民族,目光所及的自然美景转瞬即逝,生命的须臾感由此催生,美好的事物背后,是无常,是必然走向消逝的命途。禅宗意识的传入,强化了这种无常的虚无感,人生的虚幻感加速了“物哀”意识美学的形成。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物哀所体现的是纤细哀愁的情致,自然的无常变换引发了各种情愫,哀不限于悲哀情绪,欢愉、振奋、有趣都包含在这种情绪里,但“嬉然有趣之情动人不深,而悲愁、忧郁、恋慕,皆思心绵绵,动人至深”

这种哀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须臾,无常人生悲感的美化。

“物哀”体现着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超越物象本身,超脱自我执求,超越世俗情感,缺乏奋力抗争的精神,带着淡如止水的禅意,也包含对于人世宿命必然的理解。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雪境之下的物哀,含有日本式的细腻、简淡。荒寒寂静,雪花飘飞,营造出唯美的诗境。

有茫茫白雪,三两行人,隐约其间。也有雪花纷飞,一人行,以伞遮面,虚无雪境,空寂浩渺,给人强烈的视觉以及情绪上的体验。夜雪笼罩的房屋、山林水泽,展现了虚无朦胧的美感。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雪境弥漫着一种清冷空寂的意蕴,美得哀惋,美得虚无,美得深彻。

川端康的《雪国》中反复细致的描绘雪夜, 1968年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致辞,引用禅语:

“我心似此虚空,纵然风情万种,却是了无痕”

也体现了这种“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浮世绘 雪境的“物哀”与虚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