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的爭論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馬志英

教授級高工,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

今年5月,主流媒體發佈了一則關於“我國青藏高原養殖三文魚已佔國內1/3市場”的新聞,引發了各界對於虹鱒魚是否可稱為“三文魚”的爭議。未等爭議結束,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8月在青海西寧召開團體標準發佈會,正式向社會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並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之列。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國內外各方關注,對該標準的質疑聲也不斷出現。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可以說,國內很少有一個標準能像《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那樣引發如此廣泛的關注和質疑。其中最大的質疑點是標準中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類的條款。也有不少人對標準制定、公佈程序的合規性提出質疑,比如起草標準的13家成員單位沒有科研院所,不符合“標準起草單位至少包括五個企業、兩個科研院所”的規定;該標準報批稿實際公示時間僅為3天,低於規定的15天公示期等。

問題一

虹鱒魚是否可稱為“三文魚”

對此疑問,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以國內漁業、水產行業協會和虹鱒魚生產企業等為代表的一方認為,在中國市場上,“三文魚”並非一種魚的科學名稱,而是約定俗成的俗名,也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太平洋鮭等多個種類。因此,虹鱒魚可以稱為“三文魚”。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編制說明中這樣解釋:“消費者對國內三文魚的定義概念模糊,企業對三文魚及其相關產品的定義也各有各的標準。維基百科中對三文魚的定義為,它是鮭科魚類中一些條鰭魚的通用名稱,鱒魚也屬於鮭科魚類。”又進一步解釋道:“2007年全球主要三文魚市場分析報告中,把養殖和野生的大西洋鮭、太平洋鮭、鱒魚和銀鮭列為三文魚產品。”最後得出結論:“基於科學分類和命名,以及國內外市場流通公認的名稱,本標準對三文魚的定義規定:三文魚(salmon):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以專家學者和消費者代表的另一方則認為,虹鱒魚不能稱為“三文魚”。根據約定俗成的觀點,國內消費市場公認的三文魚特指大西洋鮭魚。上世紀70年代,中國市場開始出現挪威大西洋鮭魚的時候,就以“三文魚”為商品名稱。後來,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鮭魚也開始進入中國,由於其外形、生活習性等都與大西洋鮭魚相似,因而把肌肉呈紅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游性一大類魚都稱作“三文魚”。之後國內有所謂的“淡水三文魚”,其實就是虹鱒魚。虹鱒魚雖也為太平洋鮭屬,但其學名通用英文名對應的概念是鱒魚,指的是太平洋鮭(大馬哈魚)屬和鮭魚屬的魚中,生活史全部於淡水中完成,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一個類群。三文魚的一大特性就是溯河洄游性,即產卵、孵化和幼魚階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長期會到海水中。因此,不可將虹鱒魚混淆為三文魚。

據瞭解,國內市場上的虹鱒使用“三文魚”的名稱已經很多年了,各方對此一直都有不同觀點,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2017年中國鮭鱒魚總產量超過4萬噸,進口各種三文魚約21.5萬噸。解決虹鱒魚的名分問題迫在眉睫。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手捧大西洋鮭魚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這三文魚的學問太深了。虹鱒魚不是大西洋鮭魚,價格、口感、品質都不一樣,國內市場上的虹鱒魚比大西洋鮭魚便宜得多。2004年,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把“虹鱒列入三文魚”定為假冒偽劣行為。尤其是在餐飲業,商家出售三文魚不會標明種類和產地,這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這次引起的大風波產生了一個好的結果:讓更多消費者瞭解到目前市場上三文魚的真相,使公眾有明確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從市場監管層面來看,為了更有效地進行食品安全溯源,應該明確在三文魚產品的包裝上,將魚的品名標識準確到具體種類。這次《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也規定了三文魚的種名標誌,在包裝上可標識“三文魚(大西洋鮭)、三文魚(虹鱒)”等。不僅如此,散裝和餐飲三文魚在銷售時也應該如此標明,要讓消費者明明白白知道買到的、吃到的是什麼種類的三文魚。

問題二

虹鱒魚是否可以生食

相對問題1,消費者更擔心的是生食虹鱒魚的食品安全問題。虹鱒魚是否可以生食,關鍵看其在養殖過程中的安全控制,包括飼料、水體、加工過程中的安全衛生控制,其中主要安全指標是寄生蟲和微生物項目。

有關行業協會和地方漁業局人士認為,虹鱒魚可以生食。他們的理由是:管理標準、監控嚴格、水體潔淨、飼料優良的養殖三文魚的品質比野生三文魚更有保證,食用也更安全。事實證明,在世界範圍內未曾出現虹鱒攜帶肝吸蟲的相關報道。青海籍虹鱒魚的生長環境具有天然優勢,且有關設施和高溫膨化飼料有效阻斷了寄生蟲的傳播途徑,所以可以生吃。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其實,野生大西洋鮭魚中也可能會有寄生蟲,且以異尖線蟲等線蟲類為主。現在已經有許多大西洋鮭魚開始人工養殖了,規範標準條件下的養殖魚類中的寄生蟲數量比野生的要少,但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為了防範生食大西洋鮭魚可能引發的寄生蟲感染,可以通過深度冷凍使魚體中的寄生蟲致死,歐美各國都有相應的冷凍規定。

虹鱒魚是淡水魚,它的寄生蟲種類與大西洋鮭魚完全不同。一般來說淡水魚中的寄生蟲可以在人體內生存,因此食用風險更高。從國外發表的相關文獻來看,虹鱒魚中的寄生蟲以闊節裂頭絛蟲等為主,野生和養殖的都有檢出,養殖的虹鱒魚感染率一般比野生的低,但並不是低到無風險的程度。因此,嚴格的養殖管理和監控魚類生長環境可以控制寄生蟲的感染途徑,風險可以大大降低。

這次《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對寄生蟲進行了規定,參照我國國家標準《動物性水產製品》(GB 10136-2015)中對即食生制動物性水產製品中寄生蟲的要求,規定不得檢出三種寄生蟲即吸蟲囊蚴、線蟲幼蟲和絛蟲裂頭蚴。同時,對飼料進行了規定:養殖全程應使用人工膨化配合飼料。對於不具備寄生蟲源頭風險控制措施的原料,應當經過冷凍以殺滅寄生蟲,可以選擇在零下20℃以下連續冷凍24小時,或者零下35℃以下連續冷凍15小時。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除了寄生蟲,細菌也是生食水產品的主要危害因素,因而在流通、儲存、銷售、加工各環節中都必須嚴格控制衛生條件。實際上,這些魚類在從水中到餐桌的過程中,還可能面臨細菌、病毒等各種危害風險,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生食魚類就有健康風險。無論是虹鱒魚還是大西洋鮭魚、金槍魚等,生食都必須謹慎。尤其是淡水魚蝦、操作不規範的小店和小作坊供應的生魚片、過了保質期還在銷售的生魚片壽司、沒有冷凍和冷藏保存條件銷售的三文魚原料,不要生食。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加工場所的溫度宜保持在15℃以下,能達到如此要求的餐飲店有幾家?因此,在外謹慎生食三文魚!沒有十足地把握,也不建議在家自制三文魚刺身食用,加熱後食用最安全。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