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苦澀的年味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苦涩的年味

在我國農村地區,有一個數量龐大的特殊群體——留守少年兒童,姐姐、弟弟和我就屬於這個特殊群體中的特殊部分。由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過早去世,爸爸、媽媽為了生活,長年累月在外打工,我們姐弟仨被撂在窮鄉僻壤自生自滅,飽嘗了六親無靠、寄人籬下的苦澀滋味。每逢新春佳節,這種感受尤為複雜、強烈。

那年年底,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照例又是爸爸、媽媽一個“今年過年不回家”的電話。大年三十晚上,我們被“遙控”到一個遠房堂伯家裡吃年夜飯。“哎呀呀,你們家做大人的真會划算。”席間,堂伯母絮絮叨叨個沒完沒了:“耽誤一天就是一兩百塊工錢,一來一往又節省了好幾百塊車旅盤纏,真會划算呀真會划算。”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苦涩的年味

“滿崽、滿妮,乖乖的。”堂伯父撕下幾條雞腿堆在堂哥、堂姐碗裡,卻給我們姐弟仨各夾了幾片肥豬肉。弟弟盯著堂哥、堂姐的碗,怯怯地嚷道:“我也要吃雞腿。”堂伯父假惺惺地聲稱我們平時吃得差,肚子裡缺油水,需要多吃肥肉。他在弟弟碗裡添了一隻雞屁股,板著臉嚴肅地說:“你們永遠要記得,堂伯一家待你們可是比親生父母還要親!”

強顏歡笑吃完一頓苦澀的年夜飯,灰溜溜地回到冷冷清清的家,這時,窗外鞭炮飛響,焰火繽紛,我們姐弟仨捲縮在床上,不由得百感交集。“我要爸爸,我要媽媽!”弟弟突然聲淚俱下。就在這一年,他因玩打穀機損傷了一節手指頭,又因沒有得到及時醫治,結果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不哭不哭,爸爸、媽媽不回家,還不是為了我們好哇。”姐姐摟著弟弟好言相勸,可她說著說著,自己忍不住也哭出了聲。其實姐姐只比我和弟弟大一兩歲,竟用她那柔弱、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家庭小主婦似的責任。

爸爸、媽媽,我們知道,你們老是不回家過年,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問題。但我們並不奢望長相廝守,也不稀罕富貴榮華,只求在春節這一天,我們一家子能夠歡聚一堂,吃一條你們親手給的雞腿,聽一句你們親口說的寬心話:“滿崽、滿妮,乖乖的……”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苦涩的年味

記者:李嶽

校對:賈曉瓊

終審:郝建玲

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更多農業知識等你探尋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苦涩的年味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苦涩的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