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PART1

棚改,又称为棚户区改造。

用热门的话说,“这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

城市发展的语境也因为一轮又一轮的更新,而总有新的话题。

就像近日上海市普陀区出让的位于市中心的四幅钻石级地块,由中海中环联合体以近94亿总价摘得,已然为城市的再一次跃进而出发。

这样的中海,早在30年前,已经做好了准备。

1992年1月25日,上海锦江饭店里,上海第一块毛地批租土地,也就是打浦桥斜三地块,被交到了开发商的手中。

这就像是一个原点。

从这一天起, 大规模的旧区改造的序幕被拉开。

这个背后主角的名字叫中海。1992年10月, 中海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而卢湾,是两者彼此近30年见证的起点。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PART2

斜三基地,当年的卢湾区打浦桥街道斜徐路第一、第二、第三等3个居委会所在地块,如今已赫然耸立起4幢隽秀挺拔的31层大厦,当时在上海住宅建筑中为第一高度,也就是现在的海华花园。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俯瞰海华花园/蔡维帅 摄

谁能想到,30年前,这里还只是有“上海的龙须沟”之称的著名棚户区。

“肇家浜两岸,阴暗逼仄的老弄堂中扬起尘土飞扬,一到雨天就密布浊水横流。”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据传闻,前后有超过50批开发商赶来考察,但最终都被吓住了——“300户居民要动迁安置,20多家街道工厂和商店要搬迁,周围的臭水沟和道路都需要改善”

也是这个时候,上海市土地管理局将该地块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中海发展集团。

有史料记载,斜三基地签约当天,居民从上午8时30分排队签约到晚上11时30分,一天签约95户,其程序之繁复,非亲历者难以描述。

PART3

如果说,海华花园的成功,开创了旧改的先河。那么,以它为圆心,是一个又一个城市发展的曲线。

1997年竣工的海丽花园, 是其第一代精品豪宅的代表,延续的是从海华花园时代就引入的蝶式平面结构设计,并在其基础上深化。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2004年竣工的海悦花园,率先在户内融入户外概念,并把社区园林景观环境转变为有文化主题的场景。同样,也是首次引入香港的样板房模式、按揭模式。

这样的中海,逐渐完成了自己在上海的战略布局,以打浦桥为原点,延伸到了城市更新进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点。

PART4

2001年,上海老城厢的近千户居民,因环城绿带建设项目启动而陆续搬迁。

老城厢位于原南市区,现属新黄浦区,这里曾是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图说:共有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九座城门。现上海公交11路仍沿着中华路和人民路,并以这九座城门命名的9个站点(除了小西门一站称"尚文路")呈环线行驶。

老一辈人常说,“出了老西门,就不是老上海了,老上海其实很小的。”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老西门,又叫仪凤门,位于复兴东路(西段)中华路口。

“老城厢老了。”人们喟叹着,却不得不接受城市需要更新的现实。

于是,曾经操刀了新天地项目的建筑设计事务所SOM曾经给出了这样一套方案,“将上海的外滩、豫园、新天地、淮海路区域全线打通,重塑上海的城市中心。”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通过将方浜路的改造,将外滩、豫园与新天地通过一条林荫大道联通。(图片版权来自SOM)

这套方案通过对上海老城厢地区的文化遗产采取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再将豫园站、大世界站、老西门站沿线进行高强度的商业综合体开发并与新天地周边共同构成城市综合体群,总体规划意图将该地区塑造为一个全天候充满活力的综合功能区。

城市更新如一道命题,摆在了案前。如何修复和更新城市的肌理,是激活城市活力的关键。

与此同时,以老西门为原点,中海推出的Top里系封面产品——建国里。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那些独特的民居建筑及市井文化,是上海的瑰宝,也是老城厢的“魂”,不容许哪怕一寸土地的浪费。

但是,如何让他们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发生新的生活场,考验的就是建设者的眼光和格局。

曾经,通过旧城改造和地产开发,中海敲开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大门,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是一个时代革新的启幕。

如今,中海又再度走进上海中心,带来的是正宗海派文化住区,建立的是新的城市中心地标。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它与翠湖天地隽荟、复兴珑御隔街对望,与轨道交通8号线、10号线老西门地铁站直线距离仅约350米,

一个新的故事已经开始。

PART5

当然,以“建国里”为中心,一副全新的上海画卷也在呼之欲出。

比如,中海国际中心,拥有9号线、13号线双轨交上盖的优势,串联起南京西路、淮海路CBD。目前签约的商户70%为外资企业,30%为国内大型企业,其中包括WeWork在亚太的最大办公中心。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中海国际中心

还有中海环宇荟,地处建国东路、马当路交汇处,距离中海·建国里不过600多米。这是中海在上海打造的首家精品商业,从开业以来俨然已经成为了最新的网红餐厅聚集地。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中海环宇荟

中海国际中心和中海环宇荟,都是在为上海新天地为核心的卷轴上而着墨,他们互为依靠,互为贴合,都是代表着城市未来的符号。

那个优雅、精致、海派、有腔调的“卢湾”,悄悄改变了模样。

但是,人们仍可从崛起新的现代聚居区中,感受梧桐叶缝隙洒下来的斑驳光影,寻觅演变的痕迹和人文温度。

因为中海,因为建国里。

以“卢湾”为记忆,中海画了一个又一个圈,圈出一个上海担当

项目介绍

中海·建国里项目信息

❖ 137㎡/154㎡3房2厅2卫

❖ 164㎡3+1房2厅2卫

❖ 185㎡3房2厅3卫

❖ 215㎡ 3+1房2厅3卫

对项目感兴趣的

可直接扫二维码,咨询楼盘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