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进行时:看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

智慧法院进行时:看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

点击上方“中国审判” 可以订阅哦!

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会议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据悉今年1至9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7691件,审结19992件,同比分别上升24.5%和25.7%。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2260.1万件,审结1684.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7.3%和11.3%,结案率74.5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来自全国各地的法院代表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坚持以科学的审判管理促进公正与效率”,按照最高法院的全面部署,全国各级法院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建设,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推进审判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执法办案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实现各项审判辅助事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北京法院着力完善审判管理,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努力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量效率。2017年新收案件769817件,审结774618件,同比分别上升18.1%和18.3%,员额法官人均结案300件。今年1-8月,新收665669件,审结485208件,同比分别上升19.9%和12.4%。

打造“集约送达一体化平台”“委托司法鉴定在线平台”“案卷移转和调取平台”,实现各项审判辅助事务全流程线上办理。自2017年8月集约送达工作机制运行一年以来,全市法院开展电子送达11788件,今年截至8月底,电子送达适用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庭审直播常态化

江苏法院案件总数约占全国1/13,员额法官数约占全国1/20。江苏高院坚持执法办案、司法改革“两手抓”,将审判质效作为检验司法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今年1-9月(截至9月29日,下同),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71万件,同比增长3.57%,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9.40个百分点;审执结案件126万件,同比增长8.13%,结案数位居全国第一位;法官人均结案数194件,同比增加15件;未结案件46万件,同比减少13.22%。全省法院审判工作呈现收案增幅明显放缓、存案数量明显减少、审判质效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

今年3月,在全省建立“以直播为原则、不直播为例外”制度,实现庭审直播常态化,让法官习惯在被监督下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庭审活动,提高裁判结果的公正性。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法院累计直播庭审44万场,占全国直播总量的28%,直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江苏高院机关庭审直播率100%,2017年度庭审公开评估指数居全国高院第一位。

全面推进“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建设,所有法院全面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全力推广“智慧审判苏州模式”,积极开展无纸化办案试点工作,开发裁判结果自动监测系统,推出全流程、一站式的移动互联“微法院”平台,积极推行扫描、送达等审判辅助事务外包,努力通过信息技术服务法官办案,提升审判质效。今年1-9月,全省法院案件审限内结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同比下降4天。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

2017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71万件、办结166.8万件,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位,法官人均结案314.9件。今年1至9月(截至9月29日,下同),共收案134.3万件、结案126.2万件,主要办案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坚持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推进诉讼事务全流程在线办理,在大幅提升办案质效的同时,也使执法活动全程网上留痕、全程受到监督。开通覆盖电脑端、移动端的直通式网上立案服务平台,实现立案环节当事人“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今年1至9月网上立案率达55%。

为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浙江法院建成“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七个系统”的执行智能化体系(即全省法院数据中心、执行信息管理平台和覆盖全省的执行查控、司法网拍、信用惩戒、司法公开、案款管理、远程指挥、质效评估系统),在借助各方资源、降低司法成本、提高执行效率、规范案件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1至9月,全省新收执行案件48.9万件、执结47.1万件,同比分别上升5.57%和26%。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成查控、指挥、管理三位一体的执行指挥系统

广州法院是全国收案量最大的地区法院之一。2017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达426144件,办结355945件,法官人均结案325件。今年1至9月(截至9月29日,下同),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达40万件,预计全年达到50万件左右。

在“总对总”“点对点”查控基础上,升级广州法院天平执行查控网,大幅提高网络查控集约化处理水平。建成查控、指挥、管理三位一体的执行指挥系统,实现两级法院网上财产查、控、划业务集中完成;对执行案件实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依托执行预警系统对财产查控、处置、执行款到账等9个关键环节进行动态管理、逐级预警、限时督办。开发全国首个“移动执行”手机APP,实现重要节点手机主动告知、案件到期逐级预警;执行法官可随时通过手机查看电子卷宗,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随时生成执行日志并同步回传,提高外出执行效率。与公安机关建立线上协作执行机制,实现快速查询车辆等被执行财产实际下落功能。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高度关注一线法官办案需求

今年以来(截至9月28日),昆明两级法院收案178720件、结案120444件,收、结案数同比分别上升了34.3%、28.5%,人均收案数达322件。全市法院555名员额法官以全省13%的员额法官数审理了全省近1/3的案件,昆明中院以全省3%的员额法官数审理了占全省149个法院15%的案件,全市法院收、结案数是位列全省第二的曲靖法院的4倍,昆明中院收、结案数是曲靖中院的6倍。

昆明中院信息化建设高度关注一线法官办案需求,目前,昆明中院部署了各类应用58个,法官通过“左看右写”系统进行网上办案,同时辅助文书智能生成;所有法官和法庭均配备了办公、庭审语音转写助手,一年来节约时间2.6万余分钟。全市法院均建立诉讼材料收扫中心,对集中扫描的电子卷宗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立案、结案信息自动回填,格式化文书自动生成,进一步服务法官办案,同时通过“云柜”流转诉讼材料,在各节点加强电子卷宗同步生成。2018年1月1日至9月28日,全市法院使用扫描录入电子卷宗114105件,昆明中院21960件。此外,还开发了廉政风险防控、陪审员管理等10余个审判辅助办案系统,增加了采购社会化服务的力度,大力提升审执工作便利化水平。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助立案系统平均立案时间15分钟

浦东新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全国法院审管工作要点》和上海高院党组提出的“公正司法、均衡结案”要求,始终坚持以改革激发审判活力,以管理提升审判质效,促进审判执行工作不断发展。2017年,收、结案数均突破14.7万件。今年以来,共受理案件105084件,审(执)结101451件,法官人均结案320件。

推进数字法庭建设。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数字法庭,涵盖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审诉讼中16大类几乎全部诉讼事务模块,并实现诉讼进度实时公开,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

推出自助立案系统,每月约50%的案件通过自助方式立案,平均立案时间15分钟。推出语音图文诉讼引导、诉讼文书自助书写、自助缴费系统,扫描二维码即可便捷获取服务。推出二维码案件查询与追踪系统,当事人扫描二维码,就能一键获取相关诉讼材料以及案件进度信息。加强远程调判工作。除了在法庭进行远程调判工作外,通过一体化便携设备,法官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网络调解、发送诉讼材料等,进一步提升审判效率。搭建网上家事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当事人填报调解或咨询事项后,系统会自动匹配调解机构进行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