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進行時:看現代科技與審判執行工作的深度融合

智慧法院进行时:看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

點擊上方“中國審判” 可以訂閱哦!

全國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會議10月10日在北京召開。據悉今年1至9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7691件,審結19992件,同比分別上升24.5%和25.7%。地方各級法院受理案件2260.1萬件,審結1684.7萬件,同比分別上升7.3%和11.3%,結案率74.54%,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

來自全國各地的法院代表在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堅持以科學的審判管理促進公正與效率”,按照最高法院的全面部署,全國各級法院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推進“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建設,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堅持現代科技與審判執行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推進審判管理改革創新,著力提升執法辦案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實現各項審判輔助事務全流程線上辦理

北京法院著力完善審判管理,破解案多人少難題,努力提高審判執行工作質量效率。2017年新收案件769817件,審結774618件,同比分別上升18.1%和18.3%,員額法官人均結案300件。今年1-8月,新收665669件,審結485208件,同比分別上升19.9%和12.4%。

打造“集約送達一體化平臺”“委託司法鑑定在線平臺”“案卷移轉和調取平臺”,實現各項審判輔助事務全流程線上辦理。自2017年8月集約送達工作機制運行一年以來,全市法院開展電子送達11788件,今年截至8月底,電子送達適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庭審直播常態化

江蘇法院案件總數約佔全國1/13,員額法官數約佔全國1/20。江蘇高院堅持執法辦案、司法改革“兩手抓”,將審判質效作為檢驗司法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今年1-9月(截至9月29日,下同),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71萬件,同比增長3.57%,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9.40個百分點;審執結案件126萬件,同比增長8.13%,結案數位居全國第一位;法官人均結案數194件,同比增加15件;未結案件46萬件,同比減少13.22%。全省法院審判工作呈現收案增幅明顯放緩、存案數量明顯減少、審判質效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

今年3月,在全省建立“以直播為原則、不直播為例外”制度,實現庭審直播常態化,讓法官習慣在被監督下工作,從而進一步規範庭審活動,提高裁判結果的公正性。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法院累計直播庭審44萬場,佔全國直播總量的28%,直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位。江蘇高院機關庭審直播率100%,2017年度庭審公開評估指數居全國高院第一位。

全面推進“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建設,所有法院全面實現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全力推廣“智慧審判蘇州模式”,積極開展無紙化辦案試點工作,開發裁判結果自動監測系統,推出全流程、一站式的移動互聯“微法院”平臺,積極推行掃描、送達等審判輔助事務外包,努力通過信息技術服務法官辦案,提升審判質效。今年1-9月,全省法院案件審限內結案率繼續保持在95%以上,案件平均審理天數同比下降4天。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現代科技與審判執行工作深度融合

2017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71萬件、辦結166.8萬件,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三位,法官人均結案314.9件。今年1至9月(截至9月29日,下同),共收案134.3萬件、結案126.2萬件,主要辦案指標保持全國前列。

堅持現代科技與審判執行工作深度融合,推進訴訟事務全流程在線辦理,在大幅提升辦案質效的同時,也使執法活動全程網上留痕、全程受到監督。開通覆蓋電腦端、移動端的直通式網上立案服務平臺,實現立案環節當事人“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今年1至9月網上立案率達55%。

為決戰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浙江法院建成“一箇中心、一個平臺、七個系統”的執行智能化體系(即全省法院數據中心、執行信息管理平臺和覆蓋全省的執行查控、司法網拍、信用懲戒、司法公開、案款管理、遠程指揮、質效評估系統),在藉助各方資源、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執行效率、規範案件管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年1至9月,全省新收執行案件48.9萬件、執結47.1萬件,同比分別上升5.57%和26%。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建成查控、指揮、管理三位一體的執行指揮系統

廣州法院是全國收案量最大的地區法院之一。2017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達426144件,辦結355945件,法官人均結案325件。今年1至9月(截至9月29日,下同),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數達40萬件,預計全年達到50萬件左右。

在“總對總”“點對點”查控基礎上,升級廣州法院天平執行查控網,大幅提高網絡查控集約化處理水平。建成查控、指揮、管理三位一體的執行指揮系統,實現兩級法院網上財產查、控、劃業務集中完成;對執行案件實行全流程可視化監控,依託執行預警系統對財產查控、處置、執行款到賬等9個關鍵環節進行動態管理、逐級預警、限時督辦。開發全國首個“移動執行”手機APP,實現重要節點手機主動告知、案件到期逐級預警;執行法官可隨時通過手機查看電子卷宗,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隨時生成執行日誌並同步回傳,提高外出執行效率。與公安機關建立線上協作執行機制,實現快速查詢車輛等被執行財產實際下落功能。

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高度關注一線法官辦案需求

今年以來(截至9月28日),昆明兩級法院收案178720件、結案120444件,收、結案數同比分別上升了34.3%、28.5%,人均收案數達322件。全市法院555名員額法官以全省13%的員額法官數審理了全省近1/3的案件,昆明中院以全省3%的員額法官數審理了佔全省149個法院15%的案件,全市法院收、結案數是位列全省第二的曲靖法院的4倍,昆明中院收、結案數是曲靖中院的6倍。

昆明中院信息化建設高度關注一線法官辦案需求,目前,昆明中院部署了各類應用58個,法官通過“左看右寫”系統進行網上辦案,同時輔助文書智能生成;所有法官和法庭均配備了辦公、庭審語音轉寫助手,一年來節約時間2.6萬餘分鐘。全市法院均建立訴訟材料收掃中心,對集中掃描的電子卷宗進行數字化處理,實現立案、結案信息自動回填,格式化文書自動生成,進一步服務法官辦案,同時通過“雲櫃”流轉訴訟材料,在各節點加強電子卷宗同步生成。2018年1月1日至9月28日,全市法院使用掃描錄入電子卷宗114105件,昆明中院21960件。此外,還開發了廉政風險防控、陪審員管理等10餘個審判輔助辦案系統,增加了採購社會化服務的力度,大力提升審執工作便利化水平。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自助立案系統平均立案時間15分鐘

浦東新區法院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全國法院審管工作要點》和上海高院黨組提出的“公正司法、均衡結案”要求,始終堅持以改革激發審判活力,以管理提升審判質效,促進審判執行工作不斷髮展。2017年,收、結案數均突破14.7萬件。今年以來,共受理案件105084件,審(執)結101451件,法官人均結案320件。

推進數字法庭建設。搭建基於互聯網的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數字法庭,涵蓋了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審訴訟中16大類幾乎全部訴訟事務模塊,並實現訴訟進度實時公開,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

推出自助立案系統,每月約50%的案件通過自助方式立案,平均立案時間15分鐘。推出語音圖文訴訟引導、訴訟文書自助書寫、自助繳費系統,掃描二維碼即可便捷獲取服務。推出二維碼案件查詢與追蹤系統,當事人掃描二維碼,就能一鍵獲取相關訴訟材料以及案件進度信息。加強遠程調判工作。除了在法庭進行遠程調判工作外,通過一體化便攜設備,法官還可以隨時隨地開展網絡調解、發送訴訟材料等,進一步提升審判效率。搭建網上家事糾紛聯合調解平臺,當事人填報調解或諮詢事項後,系統會自動匹配調解機構進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