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专方:子宫内膜异位症

专病专方:子宫内膜异位症

顾名思义,本方名字——内异痛经灵汤,揭示了该方的治疗范围。祖国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从其临床症状表现看可属痛经、月经过多、癥瘕等范畴。

内异痛经灵汤

组成

五灵脂10g 蒲黄6g 九香虫10g 桂枝5g 橘核10g 乌药10g 白芍20g 甘草10g 血竭1g(研粉冲服)

性质功效

理血剂。活血化瘀,行气柔肝止痛。

主治病证

气滞血瘀之痛经。内膜异位症痛经。

服用方法

经前3天至经后3天,每日1剂,煎水内服。

方义分析

祖国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从其临床症状表现看可属痛经、月经过多、癥瘕等范畴。发病机理是气滞血瘀,瘀阻胞中,恶血久积而致痛成癥。

方中以失笑散、血竭活血化瘀止痛为主药,使瘀得消散,“通则不痛”。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佐以九香虫、乌药、橘核行气止痛,并助主药活血消癥止痛。血遇寒则涩而瘀滞,温则消而去之。选用桂枝、九香虫、乌药达到温通补肾作用,能温运通达,使瘀消痛止。配用仲景之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典型病例

李某,38岁,3月8日初诊。人流术后3个月呈渐进性痛经,以经前或经行第1天为甚。胀痛并作,肛门坠痛难忍,剧痛时呕吐汗出,不能坚持工作。经血暗而有块,块出痛胀得减。月经周期正常。曾于数家医院行妇检、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末次月经为2月12日。

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子宫后位,活动受限,正常大小,宫后壁可及数粒花生米、黄豆大小硬实结节,触痛明显。左右侧附件呈索状增厚,压痛(+)。宫颈纳氏囊肿。舌质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诊断为痛经。属气滞血瘀型。经前3天至经后3天服用内异痛经灵汤。每日1剂。当月行经无腰腹胀痛。连续治疗半年痛经消失,妇检正常。病告愈。

化膜汤

〔组成〕血竭末3克(另吞),生蒲黄15克(包煎),五灵脂10克,生山楂9克,刘寄奴12克,青皮6克,赤芍9克,熟军炭、炮姜炭各4.5克,参三七末3克(分吞)。

〔功效〕化膜行滞,散瘀止痛。

〔主治〕膜样痛经。

〔用法〕每月经前服用,服7〜10剂。一般三个月至半年左右痛经缓解,内膜呈碎片状脱落而告痊愈。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朱南孙:化膜汤治烂肉样血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治验

作者/王聘贤

吾曾治一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颇有典型意义,兹简述于后以就教于同道。

某女,35岁。

自幼禀赋不足,体弱多病。14岁时月经初潮起,即感行经前后少腹隐痛,时有胀痛和刺痛。

经期则口干心烦,两肋胀满。

22岁结婚后,痛经之症日趋加重,经期提前,经量减少,经色紫暗并有血块,至今十余年未孕。

后经某医院作妇科检査发现阴道后穹窿左侧可触及有痛感之结节三粒,均为黄豆大小,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遂多次邀中医诊治,皆云“血瘀癥瘕”之证而服用水蛭、虻虫、三棱、莪术之类甚多,不但无效,反使病情更重。

吾闻其病情及诊治经过,又查其舌质暗红,诊其脉弦而细。

细思前医之误何在?

忆及张景岳曾云:“凡治经脉之病,或其未甚则宜解。初病而先其所因,若其已剧,则必计所归而专固其本,甚至脾肾大伤,泉源日涸,由色淡而短少,由短少而断绝,此其枯竭已甚也。眛者犹云积血,通之破之,祸不旋踵矣。”(见《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此证乃肝血不足,气郁血瘀,疏泄失常,瘀阻胞脉所致,前医反妄投温燥破血之品,正违此训,岂不适得其反?

我以为当养血疏肝为法,并配合行气化瘀以为治,遂选《证治准绳》所载之交加地黄丸方,去辛温之川芎,加养血、泄热、通瘀之鸡血藤、炒大黄、鲜韭菜根,并配以行气消癥为主的三虫二甲散;攻补兼施,汤散并用,养中有行,消中有滋。

处方为:生地黄30克,老生姜15克,玄胡索10克,当归身10克,白芍12克,没药9克,广木香6克,桃仁12克,潞参15克,制香附12克,鸡血藤15克,炒大黄6克,鲜韭菜根15克。

水煎汁,送服三虫二甲散,每日3次,每次5克。

三虫二甲散方为:蜣螂1对,红糖水拌炒,土鳖5个酒炒,九香虫5个,生鳖甲15克,炒穿山甲5克,山楂肉15克,共研细末使之均匀即成。

进药20剂后,经行转好,痛经消失,其他症状亦大减。

继以10剂,诸症痊愈,竟收全功,并再经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左侧之结节完全消失。

方中九香虫一药,《本草便读》谓其理胸膈之凝滞,气血双宣,且咸能入肾,温可壮阳,气香归脾,为脾肾之药,蠕动气香味咸之物,又能流通血脉。辩证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甚恰。《本草新编》: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值得注意。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