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吃多也便秘,理气药里加桂枝

水果吃多也便秘,理气药里加桂枝

便秘的治疗,通常选用清热、理气、导滞、润降之法,而您是否想过气滞寒凝也会导致便秘吗?而气滞寒凝所导致的便秘,一般如何施治呢?桂枝有温通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让大家对桂枝有着更多的认知。

桂枝疗便秘,寒凝气滞通

便秘一般以热结、气滞、血燥、津枯者为多,治以清热、理气、导滞、润降之法,但亦有屡用而不效者。细辨之,多属寒凝气滞。

桂枝有温通作用,常用于寒痹、痛经等证,遂试用于寒凝气滞而致腑气不通者,在散寒理气药中加桂枝少许,温通之力尤著。后又扩大运用到气虚血少兼阳虚之证,效果也非常显著。

曾治,男,62岁。患便秘5年余,十分痛苦,服各种中西药物只能取效一时,或依赖开塞露灌肠通便,虽如此,便秘仍有逐年加重之势。近半年来,大便前必以温水坐浴,同时以手按摩腹部20分钟左右方得以登厕解便。

患者形体赢弱,畏寒纳差,小腹隐痛,按左少腹可触及燥矢,但无痞满之感,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阳虚寒凝气滞,肠道蠕动乏力。

处方:桂枝3克,厚朴5克,广木香5克,桔梗3克,陈皮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甜苁蓉10克。服5剂,解大便2次,后重感减轻,已不需坐浴。后以此方出入连续服药月余,大便基本正常,胃纳、体力亦逐渐好转。

又如,女,32岁。10月8日就诊。患者大便干燥不畅已数月,经行腹痛,且有冷感,量少色黯,脉细弦,服果导、麻仁丸虽能解便,但便后腹部不适,停药后便秘依然。证属血虚寒凝,气机不畅。

予桂枝3克,当归10克,川芍3克,黄芪15克,防风5克,炒小茴3克,陈皮5克,苏梗6克。服5剂,大便畅通,食纳转佳;再服5剂,经行正常。

桂枝气薄发泄,能调营卫,通血脉,利关节。李时珍谓其能“宣导百药”(《本草纲目》卷三十四),主治“心腹寒热冷疾”;陈修园云“桂禀少阳木气,通利三焦”(《神农本草经读》),说明桂枝辛甘发散的作用不仅局限于肌表,对脏腑气血亦能使之通达舒畅。

因寒凝气滞、阳气不足,肠道蠕动乏力而致便秘者,少许桂枝恰好起到宣散通达作用,量多则燥热而反伤津气。

现今冷饮、瓜果及各种滋阴补品(西洋参、燕窝、白木耳、鳖精等)日见丰盛,家庭饮用,习以为常。然阳虚气滞者服之,阴柔寒凉,窒闭气机,使腑气受阻。病家多以便秘为热,取服寒凉之品,遂令阳气困乏,日甚一日,虽服通便之药,仅能解一时之急。寒气不散,或阳气痹阻不除,便秘必不能解。

其他理气散寒之药虽有,但通阳宣导气机总不及桂枝。若去桂枝,通便之力则差。用少量桂枝,伍以理气散寒导滞之药,则通便之效倍增,此余屡试不爽者。

《本草求真》谓:“桂枝入心”,《本经疏证》谓:“入心通阳”,曹家达《伤寒发微》谓:“桂枝之升发脾阳其本能也。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