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藥,不打針的好方法——家傳兒科敷貼療法

不吃藥,不打針的好方法——家傳兒科敷貼療法

本文是作者跟隨其父親學習家傳敷貼療法在兒科疾病的運用時,親眼目睹這種方法的療效和便捷程度,故將本法詳列出來,供大家學習參考。小編想:本法對於服藥困難、不想輸液的患兒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福音啊。

家傳兒科敷貼療法

兒科敷貼療法,是一種外治法。它是根據經絡學說的理論,結合小兒的生理特性,從整體觀點出發進行治療。

一、給藥途徑

由於嬰幼生理機能不完全相同於成人,嬰幼疾病,相應多變;在某些症狀中,當破傷風、高熱、驚搐、痰壅驚厥、噤口痢疾等症的患者每有出現牙關緊閉的險惡症狀時,往往造成了口服湯液一時難以給藥的困難,“敷貼療法”在這種場合,就不受口噤危象影響的限制,更毋需動用“鼻飼”,依靠了外敷途徑,照樣發揮它及時搶救的治療效果。這突出地顯示了“敷貼療法”的獨特優點。

還有在湯液取材方面,往往對某些藥材需要“先煎”或“後入”,以及“衝、杵、吞、化”等處理,更或如冰片、麝香之類有不宜入藥煎服的限制,但在“敷貼療法”的外治應用上,就不受以上這些程序先後等禁忌的限制和約束,因而可以更加自由地迅速發揮其藥物在治療上的效應。

兒體形質脆弱,臟腑嬌嫩,對藥物配伍,有時較成人可能出現意外的過敏現象。湯液服後,既經入腹,就難即時取出;而“敷貼療法”則系體外施用,可以隨時移去,因此能及時避免這種口服湯液一時所不易克服的困難,它就比口服湯液具有比較安全的一面。

二、用藥理論

敷貼療法的理論與用藥,與湯液內治的理論、用藥相同。所區別的,僅僅是給藥途徑和臨床經驗稍異而已。古人認為人之所以發生疾病,是由於人體營衛氣血失去平衡,也即人體“經氣”失去調節的結果。例如,《靈樞·經別篇》雲:“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又《靈樞·經脈篇》雲:“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後世醫家也十分強調這一點,指出和湯合藥,針灸之法,宜應精思,必通十二經脈。敷貼療法就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應用改變了劑型的中草藥,敷貼在體表某一部位的特定俞穴上,使不同性味的藥物之氣,憑藉了該特定俞穴部位對“藥氣”的吸收,通過經絡,進入人體,發揮藥物“歸經”的特性,以達到臟腑經氣失調的病所,使之起到“以氣調氣”的治療作用。

敷貼療法的處理,在劑量上沒有口服湯液那樣嚴格,在一般的情況下,是用成人口服劑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四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或十歲以上的較大兒童,其用量可視患兒的體質作適量的加減調整。然後將每劑處方的全部藥味,研成細末,平均分作兩包或若干包,以一晝夜二十四小時計算,分次應用。(一般分為兩次連續敷用,每包一次,或視病情緩急的需要而定。)

在應用時,先取一包藥末置於碗內,加入規定之賦形劑或需用品,予以攪拌,使之初具粘性,然後再加適量沸滾的開水,或根據需要濃煎的藥汁等衝入調和,稀釋適度,做成藥餅,乘熱迅速覆蓋敷貼於體表所選之特定穴位上,加以包紮固定,滿十二小時後,同前法更換敷貼第二包,又經十二小時除去之。

如病情較急,可將一劑藥末酌加劑量分作若干包,作多次分貼之,時間亦以二十四小時平均分次計算。又如病情緩和或用於調理階段時,則可於夜晚臨睡敷貼,白晝除去,間歇應用之。按口服湯液,中藥每劑都煎兩汁,分次服用,已成慣例,故敷貼療法所以分作兩包,先後兩次敷貼,也是這個用意。但兒病多變,因此藥味劑量分次多寡,不一定墨守內服湯液的成規,可視病情緩急需要,靈活運用之。

在多數情況下,加入少量白蜜調和,作為主要的賦形劑來應用,使之達到既具粘性而又不散失的適度要求,便於固定,同時白蜜的潤滑滋養,對敷貼部位的皮膚,沒有刺激或減少刺激,對機體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所用藥味的研末,要求越細越好,因為藥末顆粒越細,它的接觸面就越廣,發揮性能也就越加充分。這樣乘熱敷貼,藥物的氣味性能,就能假熱力的揮發滲透作用,更有效地促進了“以氣調氣”的治療要求。水一定要求沸滾,這對藥味性能的充分發揮,是很有作用的。

有些藥物,如霍香、佩蘭、蘆根、茅根、荷梗、荷葉等品,為了適應時令的需要,宜於鮮用,取效更好。但敷貼療法,其藥物在研末時,需要烘、煿、烤、炙來便於加工,這樣就難免失去鮮用的要求。因此可將少數幾味宜於鮮用的藥物,另行濃煎成汁,以此藥液代替滾水來調和其餘的藥末。這既能保持這些宜於鮮用藥味的性能要求,又達到了熱力揮發藥物氣味的目的。作為“液調”使用的藥汁有餘,尚可以之代茶飲用而免浪費。

四、敷貼要穴

敷貼療法取穴:

其一、是取兩掌心的“勞宮”穴,它屬於手厥陰心包經。

文獻載有“心不受邪,包絡受之”之說,古有“握掌法”,即謂“掌屬心,能發汗,又能清火,傷寒時疫等均有握掌發汗之法,喉症初起,用鹽搓手心,則火自清。”因此古籍有“掌亦屬心,心主汗,用握藥,能發汗,並治積聚和老人虛寒便秘,握藥又能下積。”又“中風用蓖麻仁半粒搗爛塗掌上,攤薄紙於掌,上置碗,以熱水衝入碗中令熱,靜坐片時即汗”的記載。又如《肘後方》就載有治中風口喎,用巴豆七粒,去皮研爛,喎左貼右手心,喎右貼左手心,並以暖水一盞,握置手中,須臾便正。另外更有陰莖易舉,用元明粉調塗兩掌心,相互擦之,可以治強陽症的記載等。

由於以上這些啟發,在需要時,就以“勞宮”穴用來作為一般上焦疾病(膈以上心肺部位)敷貼療法的特定輔助穴位。例如小兒感冒風寒,可用香豉3克,研末,蔥白頭三根,搗爛如泥,二味混合,加入滾開水少許調和,敷貼於“勞宮”穴。又如小兒因心有積熱,而致夜啼或撩舌、弄舌,或二便不通,可用木通2.5克、生地4.5克、黃連1.5克、甘草1.5克、燈芯1.5克,五味共研細末,加入白蜜滾水調和成餅,敷貼“勞宮”穴,前者即《肘後方》的“蔥豉湯”法,後者則是《醫宗金鑑》的“瀉心導赤湯”法。

其二、取用雙足心的“湧泉”穴,作為下焦病(肝、腎、生殖泌尿系統)的重要輔助穴位。

腎主髓主骨,為先天之本,“湧泉”屬足少陰腎經的起始穴位,關於“湧泉”穴外治的記載是不少的。例如《串雅》及《萬病回春》就載有:“鼻血不止,可取蒜一枚,搗泥貼‘湧泉’穴,左鼻出血貼左足心,右鼻出血貼右足心,兩鼻俱衄,則兩足同時敷貼。”又《外治壽世方》治痰厥用生附子、白芥子研末薑汁調敷兩足心穴;又腦漏一名鼻淵,大蒜切片貼足心;又鼻衄生吳萸末,津調塗足湧泉穴,若口渴不可便飲茶,中風中寒俱可貼。

陰虛牙痛(即痛勢綿綿而不甚者)生附子研末,口水調,敷貼兩足心極效。初生小兒兩腮腫硬,或口內生瘡,或生馬牙,或重舌、木舌、蛇舌、吐舌及口不開,不欲乳食等症,用生附子、生半夏各6克,共研末,生雞子清調作餅,貼兩足心,一週時即愈,此引熱下行法也。又吳茱萸12克,好醋調塗兩足心,以治口疳及咽喉疼痛。又舌爛或咽舌生瘡用鮮地龍十條,吳萸1.5克,共研末,加入飛面少許,以醋調和,貼兩足心以治痰鳴喘促。

用山梔末、桃仁泥、麵粉、雞蛋清調和貼兩足心,以治急驚風壯熱。又久洩不愈,蒜泥貼足心。又睪丸偏墜,疝氣作痛,蓖麻子七粒,和飯粒共搗成丸,敷貼足心,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兩側病則同取之。另有腎臟炎引起的水腫,以蓖麻子30~40粒,石蒜球根大者十個,共搗爛如泥,分敷兩足心,約十小時,小便即增多,一週後換藥一次,至腫消為度。此外,還有用雞子清調米粉(兩)成稀糊,塗兩手心及脘腹,再以酒粬十餘枚研爛,熱酒調和作餅敷兩足心,同時應用以治五心煩熱。

四肢百骸,本為一個整體,根據以上這些記載,不論是上病下取,上病上取,或下病上取,下病下取,更或交經繆取,都說明了“勞宮”和“湧泉”這兩個穴位在外治上的特殊療效。根據文獻記載和個人體會,事實上,“湧泉”穴在治療上是遠比“勞宮”穴的應用更為廣泛。這兩個穴位,上下呼應,左右貫通,可以分治,可以合用,特別是“湧泉”穴,為人體十四經脈之“回陽”要穴,當人在出現四肢厥冷的險惡症狀時,採用張仲景的“四逆湯”法,變更其劑量和劑型,敷貼“湧泉”穴,可以取得引火歸原、溫熱回陽,及時地救逆解危的良效。

其三、“神闕”穴。

按《內經》記述,人體十二經脈,始自手太陰肺經,而手太陰肺經又起自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經氣的運行,如環無端,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經脈之海,衝、任、督一源而三岐,任督又相表裡,總理人體諸經百脈,屬任脈而位居中焦,有承上接下的作用。

歷代文獻都說“神闕”穴主治百病,補虛瀉實,可升可降,無所不應。這說明了“神闕”這個穴位在治療應用上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先父在古人的“蒸臍”、“罨臍”、“薄貼”諸法(例如用五倍子3克、吳茱萸1.5克、胡椒7粒,共研細末,酒和作餅,罨臍以治虛脫喘急。又如用丁香、肉桂、麝香等藥末置於普通膏藥上貼臍穴,以治小兒消化不良性的腹瀉。又如用蔥5莖、生薑6克、豆豉6克、食鹽30克,先以豆豉、生薑、蔥白共同搗爛,再和食鹽同炒,乘熱布包熨臍,以治小兒積滯、肚腹脹痛等治法)的啟發下,開始應用成藥以至複方敷貼的形式,擴大了內病外治的治療方法。

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神闕”穴就成為“敷貼療法”中統治上、中、下三焦的一個常規的主要的敷貼總穴。特別是在以中焦疾病為主的應用上,正因為“神闕”穴位置的特殊重要性,就顯示了它對中焦疾病的治療上,是一條最相適應和快速取效的捷徑。

此外,另有少數幾個選穴,如“囟門、大椎、陶道、身柱、肺俞、膏肓、天突、膻中”等,其主要在於某些病種,在其發展的特定情況下,根據病情需要而選穴配用的。

還有藥餅的形成,它的大小厚薄,與處方藥味和劑量的多寡有關,因此在敷貼時,就不可能限止在一點一線上,而應該說是在一個“面”的範圍內,因此敷貼時,只是以擬定的選穴為中心,旁而及於周圍諸經。例如敷貼“神闕”穴,事實上是以“神闕”為中心,同時也覆蓋了可以上及“水分、下脘或建裡”,下及“氣海、關元”,旁及兩側“天樞、或大橫”等周徑的經穴。

有時敷貼“神闕”穴,少數小兒皮膚過敏,可能引起皮疹或溼疹;此外臍帶未脫的新生兒,或脫帶未久,臟腑特別嬌嫩以及初生未滿百日的嬰兒,可視兒體情況,改用雙足“湧泉”穴以代替“神闕”穴。

五、適應範圍

“小兒敷貼療法”不只限於常見疾病才能適用有效,應該說它的適應範圍是比較廣泛的,如從新生兒的乳嬰疾病到11~12歲少年兒童的所有疾病,對一般常見的多發性疾病與平時少見的特異性疾病,以及各種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等,都在適應範圍之例。

過去中醫兒科界有所謂“痧痘兒科”、“外喉兒科”、“驚風兒科”、“疳積兒科”等之分。這無非是根據昔時所謂“痧、痘、疳、驚”四大疾病和小兒外喉科疾病等各自擅長的專題分科。“小兒敷貼療法”對這些疾病,當然是它所主要的適應範圍。隨著各種疾病的分科愈來愈細,“小兒敷貼療法”在深入研究和改進下,它的適應範圍,將更為廣泛。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