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林 引來鳳凰棲——五論貫徹落實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栽下梧桐林 引來鳳凰棲

——五論貫徹落實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嚴組文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在聖地延安圓夢全面小康的進程中,人才是第一資源。基於轉型發展靠人才轉型、追趕超越靠人才超越的基本判斷,市委出臺了《延安市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2018-2020年)三年行動方案》。

細數新時代人才工作清單,主要是制訂一份計劃集聚人才、建立一項機制舉薦人才、出臺一系列舉措招引人才、落實一套政策用好人才、運用一個載體激勵人才,以廣納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愛才之心,再現延安時期人才濟濟、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

一份計劃就是實施“221人才計劃”。引進20名以“兩院”院士、國家和省上“千人計劃”入選者為主的高端領軍人才,引進200名以博士、正高職稱或在業界有較大影響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集中在新經濟新業態領域創新創業。引進1000名以碩士或副高職為主的事業單位緊缺崗位、轉型發展急需人才,集中在教科文衛和城鎮建設領域創業創優。同時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一項機制就是建立“一把手”人人當“伯樂”舉薦人才機制。市級領導,各縣區黨政正職、市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退休市級領導,3年內每人向市委、市政府推薦10名以上高層次人才,形成人才窪地。

一系列舉措特別是派出小分隊帶需求、帶項目,深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國500強企業精準對接,牽線搭橋、引進人才,洽談項目、促成合作;推行“幹部培訓+”模式,邊培訓、掛職,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一套政策就是重金引才,每年安排人才發展資金2100萬元、每年列支5000萬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最高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高層次人才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優先解決配偶就業、子女上學、醫療住房等問題;對專業技術人才簡化優化職稱評審、課題項目申報等條件和程序,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傾向;對實用人才,依託延安大學和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技能培訓;對選調生從政治上激勵,博士學歷的選調生直接任副縣長,等等。

一個載體就是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激勵知識分子厚植家國情懷、愛崗敬業奉獻,體現自身價值。

“良禽擇木而棲”。落實了5份清單,延安的追趕超越就有了重要支撐和有力保障。

20世紀30年代,寶塔山下、延河之濱聚集起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我們黨“來則歡迎,去則歡送,再來再歡迎”的“來去自由”政策,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到延安去!”成為當時青年的心靈呼喚、強烈願望和豪邁行動。

“哪裡有事業,哪裡就是家”。今天, 我們呼喚“到延安來”,就是讓更多的人才弘揚愛國奮鬥精神、追趕超越精神和創新創造精神,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延安的美好未來緊密結合起來,為延安的追趕超越貢獻聰明才智、再創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