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里那樣嗎?

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

最近,馮紹峰和趙麗穎傳出喜結連理的好消息,那麼在古代,人們是怎樣結婚的呢?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在古裝影視劇當中,結婚的場景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但是在古代真的就像影視劇裡那樣結婚的嗎?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數影視劇都是聚焦在舉行婚禮的儀式上,其實,在中國古代,一場完完整整的婚禮,那禮節是相當複雜的,可不會是簡簡單單的穿上紅衣服拜天地那麼簡單。

我們知道,周朝時期周公制禮,周公不辭辛苦的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結婚禮儀――“七禮”,為後世的婚姻制度奠定了基礎。後世在七禮之上不斷的發展、完善,從而形成了一整套的中國古代婚姻制度。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七禮都包括哪些呢?是不是七種聘禮呢?當然不是,七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

第一步,納采。中國古代是個講究禮儀的國家,即禮儀之邦。結婚是人生頭等大事,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自古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說法。納采就是指男方尋找合適的媒人,帶著自己的禮品前往女方家裡提親。如果女方家裡(主要是女方家長)同意了,方可進行下一步。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第二步,問名。小姐姐你好,你叫什麼名字啊?是這個意思嗎?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在中國古代,女子一般都是沒有名字的,往往都是夫姓加自己的姓,比如:張李氏。那麼什麼叫問名?因為古代人比較迷信,特別是商周時期的人,一天吃喝拉撒睡一感覺不對勁就要算一卦。婚姻大事,豈能兒戲?問名就是男方詢問女方女兒的生辰八字,捎帶問一下名字。有了生辰八字就可以算一卦,看看新人八字是否符合,在現在看來似乎有點搞笑,但是當時很流行的。

然後是第三步,納吉。緊接著第二步問來了生辰八字就要去算卦(古代叫“占卜”),算完之後發現二位新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很好,雙方父母據此就可以定下這門親事啦!結婚就近在眼前了。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第四步,納徵。這是中國幾千年的習俗,到了今天被廣大男同胞廣為詬病、深惡痛絕。沒錯,這就是送聘禮。最早的聘禮目的在於,由於女方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為了補償女方損失才給的一定的財物。當然,發展到現在丈母孃獅子大開口,暫且不多說了……

第五步,請期。沒錯,就是選日子。男方和女方商量商量,並且選一個良辰吉日,大家都有時間的日子,把婚事辦一辦。雙方父母達成一致,好了,那就靜靜的等待那天的到來吧!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第六步,親迎。這個大家肯定不陌生,一位衣著光鮮、一表人才的新郎官,騎著高頭大馬,身後跟著八抬大轎,吹吹打打的來到女方家裡接新娘子!場面多熱鬧自行腦補……然後就是你知道的那些流程了,拜天地、喝喜酒。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最後一步,敦倫。這個不想解釋,因為涉及新人隱私,畢竟當初周公制禮的時候,周公的妻子也拒絕演示這一環節,反正就是入洞房及其以後的事情了,不解釋,你懂的。

怎麼樣?一套完整的古代婚禮流程酒介紹完了,當然,還有很多地方習俗和地方特色,就不再多解釋了,你們那裡結婚有什麼特色習俗呢?歡迎評論,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古代人是咋結婚的?是劇裡那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