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资管机构中招!2亿无法按时兑付因金银岛交易平台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银岛再次爆出问题,继证券、基金子公司之后,资产管理平台米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桥”)的3只产品也因金银岛无法按时兑付还款而违约,涉及金额2.1亿元,影响投资者近百人。

新增2亿无法按时兑付

据了解,今年7月27日,金银岛发生实质违约,米桥申宝1号到期本金及收益均未兑付;8月14日,米桥宣布申宝5号、7号提前清算,目前没有清算结果,投资者本金和收益均无法偿还。三只产品涉及金额达2.1亿元,加上此前两家机构的,三家机构踩雷金额达7.8亿元。

令投资者诟病的是米桥与金银岛的合作模式。根据米桥产品的销售方北京中天嘉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在产品推介时使用的申宝1号投资指南显示,产品的运作模式是在货权转移到金银岛之后,基金账户向上游产煤企业发出货款。下游用煤企业向基金账户发出货款和利润后,货权从金银岛转移到下游用煤企业。利润从基金账户流向金银岛,再流向经销商。资金、物权的运转形成一个闭环。

又有资管机构中招!2亿无法按时兑付因金银岛交易平台

申宝1号的一位投资人表示,资金并没有形成闭环运转,有资金池嫌疑。据该投资人介绍,米桥发行的申宝系列 1 号、5 号和 7 号基金最终进入同一个共管账户,共用一个台账管理循环放款过程,这个过程无法区分1、5、7号的资金对应关系,更无法确认回款时各项资金对应关系,即回款没有直接回到基金帐户,也出现过下游将回款打到金银岛自有帐户的情况。

金银岛转型埋雷

实控人跑路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内大宗商品电商平台,金银岛成立于2004年,作为主营大宗商品的网络交易平台,业务覆盖石油、煤炭、矿石、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塑料、橡胶等10余个种类,拥有超过120多万家企业用户。

金银岛成立14年来,以大宗产品O2O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整合原材料供应、金融机构、物流仓储、贸易商、终端用户的全新大宗产品生态系统,提供多种模式的网络融资服务,累计放款数百亿元。

据金银岛财务报表,截至2016年末,金银岛资产合计27.9亿元,负债合计13.5亿,当年净利润1.2亿。利润构成上,仓单模式占60%,其余业务模式还包括信息服务、集采集销、代销。

基金君获得的一份今年3月完成的《米桥金银岛贷后回访报告》显示,金银岛从2016年到2017年业务的总收入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云交易业务收入占比增长明显,对收入贡献率最高,仓单业务收入占比减少,而集采业务第二大收入来源;相对于 2016 年、2017 年上半年,集采业务的主要运营主体逐步由宁夏供应链转向金银岛网络,宁夏供应链主营云交易业务,金银岛网络经营仓单、集采业务。

又有资管机构中招!2亿无法按时兑付因金银岛交易平台

截至2018年3月,传统仓单和集采集销业务的体量和收入水平平稳增长,仍为利润贡献的主体,而未来的主要是发展方向将转为代销模式—云交易业务。2018 年,金银岛目标在战略扩张云交易的基础上,保持集采业务及仓单融资业务现有规模的稳定,并适度新增额度,预计传统业务新增融资规模8-10 亿元左右。

平稳发展多年的金银岛为何在今年频频爆雷,业内人士分析与转型有较大关系,近两年金银岛致力于由原有的风险较低的仓单模式向代销即“云交易”模式发展,财报数据也表明其也在业务转型。此外在融资方面,金银岛近几年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迅速增长,通常此类产业链金融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截至今年3月,负债率通常在80%—90%,预计未来还会增加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金银岛实控人王宇宏也参与了P2P业务,2014年3月上线金联储,金银岛持股99%。今年8月,金银岛被曝资金链断裂,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联储发生爆雷事件,曾承诺不跑路的金银岛实控人王宇宏也已前往境外。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