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又要漲,別急著罵——要罵也得罵出點條理

如果把油價比成過山車,那麼這個過山車的軌道設計就非常失敗了:滿懷期待往上爬,本以來到了最高處,接下來會是一個陡峭的下降過程,尖叫聲都已經準備好,結果搖晃兩下,接著又往上爬了,而且,你都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

根據成品油定價機制,10月19日,新一輪油價調控窗口開啟,根據定價機制、國際原油價格變化情況及各方分析,上漲已經沒有疑問,據卓創測算,92號汽油及0號柴油預計每升上調0.15元、0.16元。好吧,全國人民再次喜迎油價上漲,我們只能再次安慰自己肯定是油桶貴了。

油價又要漲,別急著罵——要罵也得罵出點條理

油價再漲

罵,好像從來解決不了問題,到點就漲,比大姨媽還準時;不罵,憋得慌。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段子是,2008年3月20日,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國內油價6.3元每升;十年後的2018年5月26日,國際原油每桶75.56美元,國內油價7.4元每升。當然,現在國內絕大多數地區的92油價加上本次上調價格,要麼已經破8,要麼也只差臨門一腳了。

油價又要漲,別急著罵——要罵也得罵出點條理

為什麼我們在上漲的路上就能這麼任性呢?鍋,肯定不是一個人背。綜合來看,有幾個因素確實對油價居高不下“貢獻良多”。

其一,就是油品升級,根據市場機構卓創資訊的統計數據,車用汽、柴油國三升級至國四加價標準分別為每噸290元和370元;從國四升級至國五的加價標準分別為每噸170元和160元。也即:汽油共加價460元/噸,摺合92號升價為0.36元。整體來看,為油品升級所付出的這個代價貌似還可以接受。

其二,成品油消費稅大幅上漲,2008年國內汽油消費稅為0.2元/升,而到了2015年,汽油消費稅為1.52元/升,並維持至今。

其三,除了消費稅外,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成品油時還需要支付增值稅、城建稅等。粗略估計,流通環節的稅負成本在整個成品油價格中佔四成左右。

其四,成品油定製機制變化,拋開原油價格變化因素不說,最終關鍵的一點是:國家對成品油實行的是最高限價,企業可以在最高限價之下自行定價。簡單來講,沒有誰會把自家的東西在根本不愁賣的前提下主動降價。

其五,煉油出油率偏低,以相對過時的數據來看,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成品油出油率約在60%出頭,而國際水平在80%以上。當然,出油率與原油有很大關係,但國內整體出油率低是事實。

油價又要漲,別急著罵——要罵也得罵出點條理

漫畫:油價上漲

當然,石化大佬們一邊享受著高油價帶來的利益,一邊大叫著虧損,我們就只能呵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