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看專家如何指導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看專家如何指導

小杰的父母都在文教界工作,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當小杰要入

幼兒園的時候,他們特地選擇擇了一所保證不擺苗助長的新式幼兒園,希望有助於小杰的學習。然而,小杰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之後,媽媽發覺他不僅不會動自發地做功課,甚至在媽媽好言相勸、從旁輔導之下,也無法安靜地做功課。更艚的是,媽媽只要一堅持,小杰就大發脾氣,亂摔東西。

一個月下來,情況毫無起色。媽媽趕緊去學校找班主任老師,但老師的抱怨也是一籮筐,例如:小杰上課時不專心、愛講話、坐不住、與同學相處不和睦等。老師的結論是:小杰的心智尚幼稚,缺乏自制力,沒有團體意識,學習動機又弱,根本就缺乏就學準備。

媽媽回家後,與爸爸共同檢討他們的教育策略,懷疑以往過度民主的作風有縱容孩子之嫌。爸爸則認為孩子的學習有障礙是事實,現在他們的管教方法已經調整,仍然無法改變小杰的學習態度,這其中一定有關鍵的問題,需要專家的指導。

孩子具備學習能力了嗎

建築房子前要先打好基樁,同樣的,孩子要具備學習的基礎能力後,才能順利愉快地學習。那麼,怎樣判斷孩子是否已具備學習的基礎能力呢?首先,父母、老師要有正確的觀念,就是:孩子的學習不是從6歲入小學時才開始,而是自出生與環境互動時,學習就在進行。細心的父母可以從平日生活中就觀察出孩子的學習力到底如何,孩子是否已經準備接受課業學習。下列三種簡易的觀察法,可以幫助老師家長對此做初步的瞭解。

1.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是否常常表現初出專注的觀察力。以及想要模仿的興趣?

2.在活動中,孩子是否會主動從嘗試錯誤中學習?摸索不出來時,是否會主動尋求指導?

3.在遊戲中遇到挫折,孩子是否不退縮?學習的興趣是否不會減退?是否能愈挫愈勇?經過指導後是否會私下反覆練習?多次練習之後,是否有明顯進步?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看專家如何指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說平日專注力差,觀察力遲鈍,缺乏模仿學習的動機,很少自己動腦,不習慣從錯誤中獲取經驗,也不主動尋求指導;同時挫折忍受力很低,即使有人指點,自己也不願反覆練習;即使多次練習,也不見什麼進步。這表示孩子尚未達到可接受正式教育的程度。此時要求他強行入學,不僅浪費時間及精力,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和找藉口的習慣。除了老師和家長平日的觀察法,還可利用篩選測驗,在簡短的時間(也就是20~30分鐘)內,大致瞭解孩子各方面的發展與同伴相較是否有出入。如果父母要更精確地探知孩子各方面發展的水平,就必須通過標準化、具有預測效力的測驗,如感覺統合測驗、智力測驗、兒童發展測驗等。如此即能客觀地告訴父母,孩子哪方面資優、哪方面表現合乎年齡、哪些方面又發展不足;更重要的是,能辨出孩子的問題是生理(感覺統合)因素造成,還是心理、社會因素影響所致。

是學習向題,還是情緒問題

情緒會影響學習,是不爭的事實;反過來說,學不好當然也會影響情結。何者是因,何者是果,就有待推敲了。例如,孩子如果平常情緒穩定,只有在學習認字、寫字或做算術時才出現情緒問題,而且孩子所表現的學習能力確實比他的智力差時,則其問題應是學習障礙而非情緒障礙,因為後者僅是前者的續發問題而已。也就是因為孩子有學習上的困難,所以附帶產生情緒上的拒絕。正因為他們的智慧潛力與學業成就不成比例,孩子長久飽受挫折與壓力。所以在教導有學習困難的孩子時,最忌諱父母老師家長的苛求與打罵,因為如此會更加重孩子的自卑感及情緒困擾,使學習益發困難。

防微杜漸之道

密切觀察孩子的成長,孩子出生後應定期赴健兒門診,瞭解身高、體重、頭圍的成長,並接受疫苗注射。同樣地,孩子腦功能、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的發展合宜與否,父母也應該在平日生活中密切注意,仔細觀察,並常常參閱兒童發展書籍,核對發展進度。如果一切發展順利,可在孩子入小學前就接受感覺統合測驗,以便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腦功能。如果在4歲前已發現孩子某些方面的發展較慢,應該及時讓孩子接受感覺統合測驗,從專家那兒學習教養這類孩子的方法,必要時則請專業人員來訓練孩子。因為孩子入小學前,一方面由於年齡小,神經可塑性高;另一方面還沒有課業壓力,團體紀律的要求也較有彈性,是接受訓練的最佳時機。

均衡發展

有的家長過分重視智育,孩子的時間排滿了和智育相關的才藝課程,以致最根本的發展被忽略。也有的家長強調民主式的養育方式,凡事以孩子的意見為主,孩子喜歡學什麼就上什麼課,不喜歡的就放棄。殊不知人都有“獻寶藏拙”的本性,如此強的地方更強,弱的地方更弱,看不到長輩引導孩子成長的影子,徒然強化孩子的任性。凡此種種,都容易導致孩子的發展不均衡,或使原本腦功能強弱不均的孩子失去後天調整的機會。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看專家如何指導

不要揠苗助長

現代社會中小家庭數量很多,因此許多小孩在托幼班中就開始接受學前教育;當孩子5歲多時,父母就急急忙忙想辦法讓孩子入小學,理由常常是一怕孩子幼兒園讀久了變成老油條。事實上,家長應該十分慎重地看待“提早入學這件事。因為提早入學就好像資優生跳級一般,孩子被安置在比自己年長的孩孑當中,除非心智、體能都能超越生理年齡,否則真是揠苗助長。只因為父母錯誤的一念,孩子就必須面對長年累月的挫折與壓力。另一種情形是,雖然孩子的年齡已經可以入學了,但是種種跡象顯示這個孩子的發展較為遲緩。為了保障他能順利成功地適應小學生活,甚至可考慮讓他緩一年入學。多一年的時間先把他的腦功能基礎打穩,以免因暫時性的學習緩慢而被誤判為智能不足,未來一生貼上智障的標籤而不得翻身。

雖然兒童成長的軌跡相同,但是成長的速度有快有慢。我們的義務教育固然給資優兒提供諸如跳級之類快速通關的權利,卻尚未對學習遲緩者提供緩入學或學習中的自願留級制度,這往往會迫使晚熟的孩子趕鴨子上架,在學習中措手不及。

給父母的話

家長應具備“防微杜漸“的警覺性.不要以為低年級功課簡單,父母多教教就可以幫助孩子過關。殊不知如此養成孩子被動學習的態度再加上填鴨式教育,孩子無暇從事提升腦功能的活動,到了中、高年級,更應付不了繁重的課業成績只會每況愈下。換言之,讓孩子踏出正確的第一步,需要父母容智的熱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