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是把要点写在课本上实用,还是抄教案范例更实用?

逢时而生


从教以来,我感到最厌恶、最痛恨、最无可奈何而不得已为之、灵魂为之受苦最多的,便是——造假材料。

这些假材料名目繁多,惊人之至,被冠以“教学常规”的美名,但实则是一些浪费教师们时间与精力、将老师们变得越来越愚蠢的不干不行、干了白干的任务。 单是“备课本”,就非常苛刻。首要的要求就是“项目齐全”、“字数充足”,但备课本上却有许多毫无必要的项目,有好多不必要的书写内容,并且无论教龄多么长,一本书教过多少年,一样的教案写过多少遍,每次都是从头再来。这些东西对教学本身没多少帮助,然而老师们却不得不整天忙于编造这类东西,哪有工夫去搞研究,搞创造?

人们都说中小学教师的劳动量大,工作辛苦。他们辛苦在什么地方?我多年来在基层从事教学工作,对于教师工作的辛苦,自有深刻的体验,我认为,教师的工作头绪不管有多么多,劳动量多么大,划分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教师应该做而且需要做好的工作,这些工作多一点累一点都是正常现象,这是有效劳动。一是教师做了没有用却又不能不做的工作,这是无效劳动。教师的无效劳动有多少?有专家曾公布过调查统计结果,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经我多年来的观察发现,教师的无效劳动大多表现在七个方面:常规项目多,重复工作多,作业批改多,编造材料多,应付检查多,重复培训多。在这当中有“四多”都和教师的教案有关。如在教师的常规项目中,备课是牵扯老师们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项内容,其中包括计划、单元备课、课时教案。对教案的要求是课型齐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具、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时间分配等项目要填写齐全,每节课后要写教后记。课课都要填得那样全,并且,年年都要从头再来,年年做这些重复工作。老师们不想重复也没有办法,有些学校喜欢“周查月评”,所检查者当然是常规居多。这些材料,做不过来就补,就应付,就抄,就造。

无效劳动所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概括起来就是无用,无味,有害。其一,物极必反,其二,教师的无效劳动必然要转嫁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负担的加重。可以说,学生的负担过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无效劳动过多、负担过重造成的。其三,重负下的中小学教师无法“充电”,无法发展,更谈不上创造。教师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其四,造假劳动多,毒害师生心灵。 检查常规,教师忙于编造材料,这种所谓的“劳动”,已不仅仅是无效,而是骗人误己,贻害无穷。

学校管理中的因循守旧、呆板僵化、对教师不放心等因素带来了教师工作的大量的无效劳动。就备课而言,一个偏狭的认识造成了长期以来管理的误区。这种偏狭的认识就是:备课=写教案。许多教育管理者们大多把教师的备课盯在了写教案上,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谁在备课本上项目填得全、字写得密,谁就备课认真,谁就备得充分,谁就可以得高分。于是,在一些学校的教案检查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得分高的基本上是那些刚上岗的青年教师或者喜欢拿现成的《教案》就抄的教师。而那些一本书教过多年,教材滥熟于心,不在抄抄写写上下功夫的教师的备课却不见得得高分。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学校在期末要查教师教案,一位教师平时不写教案,此时的他仍不慌不忙,从他的同事中拿过一本,交给了他的一个字写得好的学生,经过几天的加班加点,教案交了上去。检查的结果是:由学生代抄的“新版”教案得了“优”,而被抄的教师的“原版”教案得了“良”。原因很简单,学生代抄的教案书写认真整齐清楚,比原版教案“好”多了。教案的检查能有这样的结果,一些学校的管理者也就有这样不解的疑惑:教案写得细得分高的老师课的效果不见得好,教案写得简略得分低的老师课的效果并不见得差。

事实上,对有些教案写得差的老师而言,不仅不存在课上得差的问题,而是这些老师的课是出奇的好。

国内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外讲学上课,他上课常让学生选上哪一课或者猜上哪一课,而他从来不带教案。怀着仰慕和好奇,我在1989年8月赴沈阳,看到他只拿一本课本就和学生们上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 他的教案没有拿在手上,而是装在肚子里的,他们的课走到哪儿准备到哪儿。后来我在市里面又听了钱梦龙 李镇西 程红兵这几位名家上课,他们无不如此。


慧敏君


当然是抄教案比较实用了,因为领导检查工作,只看你的备课本不看课本,你若不抄,就是违规!

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谁会拿着教案一句一句的照本宣科?所以,把重点,要点,写在课本上实用,而抄教案大多是为了应付捡查!

第三,对于老教师来说,随意一个简案就足够,因为很多东西都已经熟记于心,写的太详细,反而影响课堂发挥!

至于年轻教师,我建议还是还是规规矩矩,认真写教案吧!并且多听老教师的课!

最后,看看一位老师的切身体会:


我喜欢把重点写在课本上,并且是画成表格的。时间地点分类。每个年代一一对比。教案就是随便写写。说实在的,课本上的啰啰嗦嗦一大堆,学生看不懂,并且也不会总结。还是给他们分分类好些,我上课几乎不用课本。学生只要用心听,再把我总结的背背,基本可以了。对了,我教的是历史。

结束语:最实用的方法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否则一切无用。


游戏大咖王


二十多年前,我从师专毕业回到本乡中学,第一年没有教语文,而是教地理和生物。

那时候我玩心重,少不更事,教副科真是毫无压力,快活得不要不要的。每天都是上课前才翻一翻教参和课本,随便在书上画几处重点,就到班上即兴发挥去了。

期中考试刚过,孙老师就找我谈话了。他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年近退休的老教师,我是他当年教过的得意弟子,所以说话毫不客气。他狠狠地训了我一顿,说我是在混光阴。我嘴上很诚恳,心里可不大买账,什么呀?都是同事了,还这么凶巴巴的!不高兴根本不甩你!

孙老师看出了我的不快,说:“别不高兴,我明年退休,你肯定要接手教语文了。你这一年不多准备准备,用点心,语文怎么能教好?我这里有些材料,你有空多翻翻,凭你的悟性,应该能看出点名堂。”

孙老师走后,我打开包裹,里面是初一到初三的六本语文课本和六本教学笔记。书和笔记都已经旧了,却很平整。随意翻开课本来,我顿时傻了眼!

只见课本上的所有空白处,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字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就的,有些墨迹已经很淡,一看就是几年前写的;有的色泽还很鲜艳,写的时间还不长。

我便挑了几处细细地看,惊出一头冷汗!

课本上的每一个重点、一处疑问都作了详细的备注,很明显,每一次有了不同的体会和感悟孙老师都会把它记在书上,为了区分,他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和字体。

看得出来,对于某些知识点,他是经过不断的“相信—否定—相信—否定”循环过程的,而每一次相较前一次都是一种修改和完善,这才叫常教常新啊!课文内容不变,而教者的认识、经验、体会在变,思考在变,切入点在变,与教学有关的突破方式、案例统统在变,这不就是与时俱进?

我赶紧打开教学笔记来,每一课都是两个组成部分:前半部分是教学设计,包括重难点及其突破(备教材)、学情分析(备学生)、导入过渡互动小结等教学流程(备教法)、作业设计含解答(备作业);后半部分是教学思考与总结,前面写对课本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不止一种,还不断更新),后面写教学过程复盘和得失反思。

我的天!难怪听他讲课如沐春风!我掩卷长叹,瘦小的孙老师在我心中立即高大起来,真是惭愧啊,还腹诽学校50岁以上老教师不用写教案呢,人家比我们那种不动脑筋应付检查的抄用心何止百倍啊!

后来我教语文很快上手,在学校里脱颖而出,当了教研组长,真心得益于孙老师的无私提携、不吝赐教,再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与他相比,我还是很有欠缺,少了“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勤勉与踏实,教学上灵动有余、沉稳不足,近两年开始学习舍弃,逐渐往简洁的路子上走了。

不懂教学的管理者才看重教师一丝不苟的手抄教案,教育行家更尊重教师切合心性的创造精神!


剑客谈教育



教了20多年的语文,对于写教案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曾经经历了手写教案,打印教案,而今年我们有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把教案写在书上。

很早以前我上课经常就会备两套教案。教案本上要写,因为要检查,当然上课的时候偶尔也会用,然后再在书上把需要讲的重点批注出来。我觉得那样上课比较方便、实用。

但是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来了,在书上我们应该备些什么?我有以下一些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1、可以简单的备一下流程。

对于年轻老师,流程一定要要。你上课的时候才知道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如果是头脑里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应该备一下流程。

2、备对重点段落的讲解。

一篇文章他有重点段落,而重点段落会出现很多的考点,那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需要重点对待。我在备课时我会把重点段落的大致流程给写出来。课时不可能拿着教案本上课,重点穿多的。讲解步骤写出来,有助于孩子更好的理解重要内容。


3、备学生。

这个对于年轻老师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了,那么我们在备课时就要想到哪些孩子容易在哪些地方出现问题,需要老师重点提醒。在书上简单的标注一下,哦,就可以提醒孩子需要特别的注意。

还可以备学生的疑问。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疑惑,我们在备课时也可以把它罗列出来。

4、备对重点句段的感悟。

课文里有许多句子需要我们理解感悟。作为老师就像牧羊人一样,我们得把孩子们带到什么地方,吃什么样的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我们不能带着这一群小羊羔到处乱撞。

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老师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然后才能指引学上。去理解感悟。虽然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在阅读时,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5、备自己的思考。

书要常读常新,每一次教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收获,会有一些思考,在备课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做上批注。

思考为包括也是课后反思。

因为书上篇幅有限,不可能写长篇大论,家长可以把这节课孩子的表现写一下,还可以写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以后在教学中不犯同样的错误。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孩子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备课讲究的是实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

教师的备课在教师的量化成绩中占很大一个比例,影响着教师的职称评审。

现在很多学校在检评教师备课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谁写的多,谁写的认真谁的得分就高。这样一些教师就只追求数量的多少,而忽视了备课的实用性。


我们学校出台的办法就很好,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备课的实用性。

首先,年轻教师要备详案。这对一个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人来说是一种督促与提高。备课要有课件,要有二次备课。

第二,老教师可以备简案,但是要有书头备课。这样极大的释放了老教师的一些时间,从而更多的把心思放在教学上。

尊重每位教师的能力和方法。学校还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对实用性强的方法给予 大力的支持。备课要是只留于形势,对教师和学生百害而无一利。


兔子侃大山


要点的要写错了。

你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啊!备课就备课,跟抄教案有什么关系?

一般教师备课前都会参考教参,教参上会提供本课中的重点,或者说要点,这些重点其实说白了,老师不看教参,单看教材也应当知道,因此在课本上进行标注,会对上课更加适用,这是针对上课拿书的老师的。



还有些老师,上课都不喜欢参照书本的,比如说我,英语课一般一节课重点也就那么几个,备课的时候研究教材,参考教参,重点已经烂熟于心了,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写教案,教师的心中早已经有一套上课流程了,最多就是上课时如果卡壳了就瞄一眼备课本,你说写在书上实用还是备课本上实用?

还有一些科目的老师,经验非常丰富,比如说文科历史老师,他们都是带着故事来上课的,不用书不用备课本,用他们的故事征服学生,你说要点该写哪里?

另一个问题,抄教案范例,这个我不发表意见,因为很多老师对手写教案都很排斥,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备好课是对学生的尊重,如果对自己上课没有把握,在备课本上写一下教学流程即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老师本身负责,而且流程这种东西,完全可以简要写,每节课都写一次,积少成多也不必等到检查时猛补,对不对?

因此,你得转变观念,老老实实备课,假以时日,一定会对这方面更熟练的!

祝你成功!


shagua1011


备课对于我们来说,像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备吧,好像也就那么点东西,没什么好备的;不备吧,好像心里又空荡荡的,感觉不踏实。

记得刚出来工作时,我就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白天忙完各种工作琐事,晚上回到宿舍后,花上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备课。怎么备呢?就是打开课本,对照着教参,逐个字地阅读,跟着一笔一划地写教案。每天如此,不到十二点压根睡不了觉。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小感动。

尽管现在对这样的做法不认同,但依然感谢当初的勤奋。因为想要成长,首先就需要接受刚开始的不完美,只要不违反原则,就先做起来,在行动中快速迭代升级;如果你是完美主义,希望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动手,那就相当于希望等每个路口都亮绿灯才上路,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比起过去,我们现在要应对的工作琐事的确变得更多了,有些教师甚至多到没时间备课。网上也有不少应景的文章,呼吁让教师能够安静地教书。只是呼吁归呼吁,我们更需要的,或许是如果在现状中寻求突破。备课可以说是工作的一件分内之事,既然时间变得稀缺,那么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提高备课的效率。

问题来了,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率呢?

先来看看效率的公式:

效率=有效工作量÷花费的时间

从公式看,提高备课的效率,有两个基本思路,一个是

增加有效的工作量,另一个是减少花费的时间

1、增加有效的工足量

要想增加有效的工作量,需要先了解备课是用来干什么的。

通常的理解,备课是针对课堂的准备,但是我搜了百度百科后,发现从上面的解释来看,备课的“课”并没有局限于课堂,而是包含一切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首选需要把对象放大,除了课堂,还有作业、培辅和测验,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更大的格局,来规划自己的教学。

试想一下,假如每个学期给学生发一本新的数学课本,让他们自学,结果会如何?有的学生天资聪颖,或许能学得很好;但是对于当前我面对的学生来说,更大的可能,要么是根本看不懂,进度推不起来;要么是能了解个大概,但是进度缓慢,一个学期估计也学不完。

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就有两个存在的价值,一个是帮助学生推动学习进度,二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课的本质就是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这两件事情。

另外,无论是课堂、作业、培辅还是测验,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的效率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效率。

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件是掌控沟通的方向,让教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点并不容易,有时你想让学生关注题目,但是学生揪着题目中的某个字眼想入非非,这时沟通的效率很难起来。另一件是调整沟通的方式,让教学持续得到优化。这点也不简单,有时你辛辛苦苦设计一个活动,学生探索了半天还不知所以,最后发现只要用一个类比就明白了,这时沟通的效率也高不起来。

可以看出,学生的不确定性,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最大的挑战。备课的价值,就是让我们制定预案,更好地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有的教师备课时,总是纠结于课本中的某些细节,其实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很强,纠结过久也未必能得到更多的收获;而制定教学预案,能帮助我们不断地适应学生,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效的工作量。

比如在讲《用频率估计概率》时,课本上提到了一个例子:50个同学中,很可能有2个同学生日相同。在集体备课时,有的同事想到让学生举手的方式来验证这一点。我试过的做法是直接和学生打赌:“来打个赌,我敢保证咱们班一定有两个人同月同日生日!”当时学生异常激动地相互问生日,不到10秒就找出这样的两个人。

有的人可能要问:“如果全班都没有这样的两个学生,你怎么办?”不难,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学生表示惊讶:“你们怎么都不按套路出牌的啊,不好玩!”另一个是向学生表示赞叹:“你们绝对创造了历史,赶紧申请吉尼斯纪录!”两个选择都能帮助我让课堂迅速回归正轨,这就是预案的价值。

2、减少花费的时间

不要误会,减少花费的时间,不是让你选择偷懒不备课,而是让你在备课的过程中,少做重复的无用功。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以课时为中心。他们会精打细算地规划,未来的哪几节上新课,哪几节上练习课,哪几节上复习课。如果进展顺利,就开心一下;如果进展不顺利,他们会重新规划接下来的课时。我也有过一段时间这样操作,常常会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在规划课时的过程中,需要对任务的完成时间有个预设,而实际的时间很难和预设的时间匹配,结果有时多出了一截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有时时间不够,只能拿后面的时间来补。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以教学资源为中心。有教材,他们会严格按教材中的流程来开展教学;有学案,他们会以让学生做完和自己讲完为荣。很荣幸,我也有过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结果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严守教材的流程和学案的任务,需要对学生的回应有个预设,而学生实际的回应很难和预设的回应匹配,结果很多时候,学生让我感觉“不按套路出牌”,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多次对比发现,在备课时,最好的做法,是以知识点为中心

从课程开设的角度看,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简单讲,就是通过问题的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另一个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简单讲,就是运用逻辑,从条件出发向结论靠拢,或者从结论向条件靠拢,最终解决问题。为了训练这两个能力,学生需要学习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

也就是说,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工具,而课时和教学资源是为知识点的学习服务的手段。如果以课时和教学资源为中心,就好比我们纠结于出门旅游到底是坐飞机还是搭客车,却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去旅游一样。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知识点为中心来备课。

那么,如何减少重复的无用功呢?方法是,搞清楚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可变的。

备课中不变的,是知识点的底层逻辑

,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情,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既然是不变的,我们就可以集中时间一次研究,然后偶尔做细微的修补就好了。

初中数学所有的知识点,从宏观看,分布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中;从微观看,分布在每一个章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初中的六本教材中。

要想弄懂知识点的底层逻辑,最好的方式是以章为单位研读教材。有的人可能提倡要多看课程标准,我亲身对比后,还是感觉像我这样平凡的教师,还是从研读教材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容易接受。对于教材,尽管教了多年的北师大版,但是自从看了人教版后,感觉人教版的逻辑性更强,更适合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的底层逻辑。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可以理清知识点底层逻辑的两个组成部分。

一个组成部分是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对应事物的本质,从定义可以得到,比如平行四边形、概率、方程等等。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背后体现的是初中的数学知识体系。比如有个同事形象地描述了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菱形,另一个是矩形。它们在继承了平行四边形所有性格的同时,还有自己个性,比如菱形四边相等和对角线垂直,矩形四角为直角和对角线相等。菱形和矩形又有一个共同的孩子,叫正方形(听着感觉怪怪的),正方形继承了它们的所有性格。”

另一个组成部分是知识点的方法论,包括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界定了知识点的能力圈,告诉了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使用方法就像说明书,帮助我们切实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勾股定理的方法论包括两点,它的适用范围是直角三角形和三条边,想用就需要先证明有直角三角形存在;它的使用条件是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关系列出方程,解决许多相关的应用题。

备课中可变的,是知识点的学习方式,这是战术层面的事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既然是可变的,我们就不必拘泥于一套执行方案,而应该快速搭建一个行动框架,然后准备多套应对的预案。

行动框架的搭建,需要围绕学生学习的五个核心环节:明确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新知、巩固新知和新知迁移

第一个环节是

明确问题。学生学习数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明确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花时间向学生解释问题的来源和本质

数学学习中的问题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我们可以提醒学生先做好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比如学生在接触概率之前,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就是新问题,在开讲之间,我会选择先和学生解释:“前面我们学的知识可以分为代数和几何两类,现在请大家换一个头脑,我们准备学一个新的东西,概率。”简单的解释,能帮助学生主动从心理上摆脱旧知识的惯性,同时引入了“概率”的概念,尽管学生不明白什么是概率,但他们会潜意识地带着这个问题来进入新课。

另一个来源是解决旧问题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问题,我们可以先和学生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了解问题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可以进一步想平行四边形能否进一步特殊化,由此得到菱形和矩形。在开讲之前,我会选择和学生解释:“上学期我们第一次学习了四边形,把一个普通的四边形进化到了平行四边形,现在有个问题,平行四边形还能不能继续进化呢?”这样解释,能帮助学生理解,菱形和矩形并非新生的概念,而是与前面的知识紧密关联,同时也暗示了学生可以用进化的眼光来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明确问题之后,是获取新知。遇到问题,我们通常会从记忆中搜索答案,看看过去有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成功经验,如果有,就直接拿来再用一次;如果没有,才开始尝试动脑筋思考。思考的本质,就是把头脑中的旧知识重新组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新问题而言,思考通常遇到的障碍,一个是用旧知识解决不了,另一个是用旧知识解决太过麻烦,因此新知识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资源和环境,让学生能够探索和思考,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比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条件时,课本的开篇是一个工人钉木条的例子。例子是很形象,但是对学生来讲,他们搞不懂为什么突然要关注夹角,为什么夹角和平行在一起了。我的选择,是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线段,然后和学生提问:“现在有两条直线,你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它们平行?”学生当时就开始纷纷议论,轮流到黑板上进行各种尝试,基本上是以失败或麻烦告终。尝试完毕,学生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我就开始介绍课本提供的方法,引入新的思路,三线八角。有了前面失败的尝试,学生都很关心三线八角到底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获取新知后,就到了形成新知。问题解决后,我们需要对新的思路进行梳理,保留有用的,剔除多余的,把它封装成一个新的知识点。这样,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能更精确地提取出来解决。

比如在讲平行线的判定时,当学生得出了所有结论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最终得出一个知识点: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

1、同为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知识点后,学生就能抛开先前探索的束缚,再次轻装上阵学习新知识。如果遇到类似问题,他只要把这个知识点提取出来就行,并不需要重新回想过去的思考过程。

形成新知后,是巩固新知。新知识的提取方式,其实就是“if...then...”

。不过,形成新知并不意味着能够轻松地提取出来,因为新的知识点在头脑中的印象毕竟太浅,无法产生强烈的刺激。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刻意练习,帮助学生反复强化知识点的提取,从而实现知识点的巩固。

比如平行线判定条件的提取方式,其实就是:

if 需要判定平行,then 寻找相等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互补的同旁内角

学生刚学完时,都能把知识点背得溜溜的,一到做题的时候又懵了,半天动不了笔。尽管安排了一节练习课和复习课,但显然还不够。我的选择是利用课前小测、作业和培辅三个时间,高频提供判定直线平行的题目,帮助学生反复提取这个知识点。慢慢地,学生的速度跟上来,这就说明他们越来越熟练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新知迁移。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当一个知识点得到巩固时,学生就需要学会用它来解决更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变式。变式通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结合生活情境,学生需要通过题目的表面看出题目的本质;另一个是综合其他知识,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分工。我们能做的,就是

带领学生阅读问题,培养寻找关键词和关系的意识,理解问题的本质,明确知识点在问题解决中的分工

比如在讲解题目时,如果看到“在菱形ABCD中”,我通常会问学生:“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时底下会响声一片:“四边相等,对角线垂直!”如果看到“在RT△ABC中,∠C=90°,D为AB中点”,我会问学生:“直角、中点、直角、中点,你能想到什么知识点?”这时会有学生反应过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如果遇到了握手问题,我会问学生:“题目给出握手次数,要我们求人数,那人数和握手次数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时学生会一边笑一边想,我就顺着往下讲。

有了寻找关键词和关系的意识,学生就能够更有方向地锻炼阅读理解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在多次反复的练习后,我会发现,有时测验中出到平时压根没见过的题目,学生还是可以找到解题的思路。而过去的我,曾经热衷于归纳各种题型,结果常常发现,在测验中只要出现平时没练过的题型,学生几乎都是空白一片。其实,题型是为解题能力服务的,后者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我是尾巴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备课其实并非一件轻松的活,但幸运的是,如果能够正确地备课,对我们的教学思路的积累会产生复利效应,起初可能增长缓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对教学会越来越轻车驾熟,而且效益匪浅。


- End -


蓝色winds


这是一个很实用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高级教师,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按规定写教案,是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教师备课,是有固定的要求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每个学校都有教学常规检查吧,教学常规检查所依据的往往都是“教学六认真(也有七认真)”的,在这个“六认真”或者“七认真”中,第一条就是“认真备课”。你总不能说,我的教案在书上吧?备课,一般通俗的说是“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考试,每一个“备”,都需要认真思考乃至研究,你想,抄一本别人的教案,能起到这个作用吗?但教案的范例,可以借鉴。就以教学目标来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坦度与价值观,看起来容易,抄也容易,可真正落实到一节课上,那都是大学问!

其次,不照着教案念,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室上课,是不能照着教案念的。一般在中小学,教师拿着一本教案,三五分钟念完了,学生云山雾罩,啥都不知道,你说是不?我当年实习的时候,同组有个同学,一节课的教案,写了好几周,好几千字,稿纸都用了十多篇。上课的时候,10分钟,念完了,剩下30分钟,大眼瞪小眼。再说了,拿着教案讲,小学的孩子可以糊弄,到中学,你就糊弄不了了,学生会看不起你的——你都搞不清楚还给我们讲?不然,为什么还要照着念呢?

学生都看不起你了,你还教什么教?

再次,将两者结合,是可以收到好效果的。那么,既需要认真地写教案,又不能照着念,那不是多此一举吗?那还不如直接写到书上呢?我的观点是,先在教案本上写一遍,把各个环节想清楚,把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的方法想清楚,之后,再把有些重要的内容,写到课本上,这样,就两全其美了。再说,这不就相当于“二次备课”吗?备了两次,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不是更清晰?你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不是更得心应手?你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不是更手到擒来?

(我是三水三心,

语文高级教师,

资深教育人,

一起讨论教育问题。)


三水三心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明确两点:

其一,抄教案除了应付检查,一点意义都没有,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

题主的问题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拿“把重点写在课本上”与“抄教案”比较,这很不妥,如果要比较,应该是拿“把重点写在课本上”与“写教案”比较,写教案是教师自己在备课,而“抄教案”不是!

其二,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备课除了写教案外,还要备学生,某知识点,哪些学生可能有难度,哪些学生需要多给一点才能吃饱,都是备课的内容。

明确了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得出哪种方法更实用一点的答案了。哪种方法更实用一点呢?应该是因人而异,因习惯而异。

一般的,年轻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面还没有什么经验,应该写教案,写的详细一点,注意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一下,起到上课时提醒自己的作用。这是一个新教师教学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你让一个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写在课本的空白处,结果是密密麻麻,不上课在那里看都吃力,还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吗?还能让他很好的实施这一课的计划吗?能完成教学任务吗?都是不可能的。

而对于成熟的教师,对教材体系了然于心,对需要突出的重点和突破的难点,都有丰富的经验,他们需要的,是上课时不要因为管理学生等其它因素忘记了,所以写在课本空白处作为提醒。他们写的不仅仅是上课内容,还有学生情况。

如一位教师在空白处写:王1、李3、赵3简算4,张3、赵4、王2应2,这样的文字别人看不懂,但是老师很清楚,1组的王同学、3组的李同学、3组的赵同学、简便运算的第四题重点关注,可能有难度,3组的张同学、4组的赵同学、2组的王同学应用题的第二题要关注一下。等等,你能说这个不实用吗?恐怕比抄一百遍教案都实用吧!

在备课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学管理者一直没有解决好,检查把教案抄写是否工整、环节是否齐全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不是把实用实效作为重要标准,导致把备课庸俗化成为抄教案,目的纯粹变成了应付检查。

此风不可长,此风可休矣!


教师妹子一枝花


我是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我感觉把重点写在课本上比抄在教案上更实用。现在老师的备课有两种,一是真真实实的备课,就是把教材吃透,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在课本上都显现出来。另一种备课,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抄录别人的现成教案。很明显这两种备课,第一种备课才是真正的备课,第二种备课为了上级检查而进行的备课,所以不可取。把教学重点写在课本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翻阅方便非常便于查看,无论是教学,复习只要一打开课本,就一目了然,非常便于教学。所以我的主张是重点写在课本上不是只图形式的写在教案上。同时我也主张取消教师写教案的这个只讲形式不讲实际的无谓工作,让教师把精力真正



在教学研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