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漣水方言」

一方水土養一方“漣水方言”

漣水五島湖4A景區

  • 為“漣水方言”正名

上次說到,有位方言研究專家把 “二尾子”說成是“二姨子”,蓋因不懂“尾”有兩個讀音兩種意思之故。這位專家還談了一個觀點,就是 “漣水方言”這個概念不能成立,認為“漣水方言”的說法“透著一種可笑的狂妄”,應該把“漣水方言”歸到“淮安方言”裡。而且,據他透露,他的沒有“漣水方言”而只能有“淮安方言”的這個觀點得到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同志的贊同。竊以為“二姨子”先受點委屈並無大礙,但是要說 “漣水方言”這個概念不能成立,這個就是大問題了,很有商榷一番的必要。

一方水土養一方“漣水方言”

漣水五島湖4A景區

1、“漣水方言”概念成立

要問“漣水方言”這個概念到底能不能成立,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什麼是方言。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所謂方言,就是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在一個地區使用的話。百度百科載明,方言有社會方言和地域方言之分。人們通常所說的方言,指的就是地域性方言。根據方言的地域特性,現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和贛方言等方言區。同時,在複雜的方言區內,有的還可以再分列為若干個方言片(又稱為次方言),甚至可以再分為“方言小片”,可以小到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總而言之,各地皆有各地的地方方言,可謂天賦“地”權、地賦 “言”權,本是天經地義、毋庸置疑、習以為常而不在書中交代的事。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縣,漣水當然也自有其方言。199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組織出版《江蘇縣邑風物叢書》,按照出版計劃,省內每個縣都要出一個分冊,而且裡面有個“指定動作”,要有一個篇目介紹當地方言,筆者恭逢其盛,恰好就分到了介紹漣水方言這個題目。而如果按照這位同志的意見,這套風物叢書將見不到任何一篇談方言的文章了,因為這位同志認為,要獲得地方方言的名分,“起步價”是起碼要有地級市一級的頭銜,所有縣級區劃都不夠資格。

事實上,不僅江蘇人民出版社包容、整理縣級方言,江蘇省委、省政府也持同樣的立場,於2008年12月正式批准立項,對江蘇方言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組織編撰《江蘇方言研究叢書》30部,委託中華書局出版,原國家語委專家胡士雲同志的專著《漣水方言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部。

一方水土養一方“漣水方言”

漣水五島湖4A景區

2、駁否定“漣水方言”論

那位方言研究專家不讓“漣水方言”出頭的一個最硬的理由是:“漣水人稱青蛙為‘wai’子,好,你說這是漣水方言,那麼,人家山東有些地方也這麼叫,你怎麼解釋?”這其實表明了這位同志對方言的基本特性尚缺乏瞭解,他的那個理由當然是不能成立的。

語言學界普遍認為,漢語方言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方言之間相似的程度和互異的程度不盡相同。大致說來,漢語方言中差異較大,情況較複雜的地區多集中在長江以南各省,特別是江蘇(蘇南地區)、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皖南地區)、福建、廣東、廣西等地;長江以北廣大地區,尤其是華北、東北地區,漢語方言的一致性比南方要大得多。總的格局是:北方各方言一致性大、差異性小;南方各方言差異性大,一致性小。就七大方言比較來說,閩、粵兩大方言和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差別最大,吳方言次之,客家、贛、湘等方言和普通話的差別要小一些,官話方言作為民族共同語的基礎,各地官話和普通話之間的差別自然要小得多。各個方言之間本身就有一定的共同性,還會產生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情況。比如說,普通話裡聲母為j、q、x的字,在全國很多方言裡聲母都分別發成g、k、h(如“街”說成“該”)。方言是相對於標準語而言的,把“街”說成“該”絕對是方言,因而可以說許多地方的方言把“街”說成“該”,而不能說這些地方把“街”說成“該”不屬於方言。還有許多地方把“人”說成 “銀”,還有許多地方把“牛”說成“歐(讀第二聲)”,只能說這些地方在這些字的發音上方音相同,不能說這些地方這樣發音不算方言。

一方水土養一方“漣水方言”

漣水五島湖4A景區

而且,那位方言研究專家皓首窮經、孜孜以求、專精講習,以為完全有資格獲得名分的“淮安方言”裡,不是有大把大把的外地方言甚至標準語都在運用的詞彙嗎?例如,這位同志在《淮海晚報》的《淮安方言趣談》系列裡就“趣談”了下列“淮安方言”——

呆頭呆腦 丟人現眼 丟三落四 東跑西顛 多嘴多舌 倒打一耙 打馬虎眼 吊兒郎當 隔三差五 隔鍋飯香

這些明顯不是淮安方言所特有的語彙,按照這位專家自己的意見來看,這些是不能稱為“淮安方言”的,因而“淮安方言”這個說法也“不科學”了,而且“淮安方言”這個說法也“透著一種可笑的狂妄”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位同志可能沒意識到這些詞彙在別的地方也在使用,所以就沒發現自己的自相矛盾之舉。而這個猜測是不合事實的,因為在《淮安方言趣談》裡,這位同志還特地在這些“淮安方言”後面加了註釋,說某詞彙見於某部著作,但其實某部著作並非淮安人所著。如——

21 隔三差五:意指時常發生。萬國儒《踩電鈴》:“踩電鈴……經常上班遲到,~他就得來上這麼一兩手。”李大我《戰士之家》:“光吃豆腐還不算,陣地生活來改善,餃子饅頭刀切面,~換一換!”王朔《過把癮就死》:“從此我和賈玲~就要會戰一番。”
19 隔鍋飯香:感覺別人的東西總比自己的好。《紅樓夢》第六二回:“襲人笑道:‘我說你是貓兒食,聞見了香就好,隔鍋飯兒香。’”《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與《漢語方言大辭典》收錄此語。
134 多事有事:做不是分內之事而引起了麻煩或糾紛,多含貶義,其語義與淮安俗語“多管閒事多吃屁”義同。例句:人家小兩口子吵嘴關你什麼屁事啊?你頭上也不知道,腳上也不知道,偏要跑去~。結果怎麼樣啊?被人一呲。活該!《揚州方言詞典》收錄此語。

這些《淮安方言趣談》似乎確實真夠“有趣”的,作者明明知道這些話王朔會用、襲人會用、揚州人會用,卻居然違背自己定下的標準,那這些都當作“淮安方言”,而且並不因為這些話外地人也在用而“引頸就戮”取消“淮安方言”,而是若無其事地繼續“趣談”其“淮安方言”。

一方水土養一方“漣水方言”

漣水五島湖4A景區

其實,就是那位方言研究專家本人,也難以繞開“漣水方言”這個概念,他在專訪裡就向記者說過:“我編著的《淮安方言詞典》達200多萬字,裡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漣水方言——或者說是我們江淮官話方言區的方言。”

另外,上文提到的《江蘇方言研究叢書》,除了《漣水方言研究》,裡面還有好多部專著,都是冠以縣級單位的名稱的,如《崑山方言研究》《贛榆方言研究》《海門方言研究》《泰興方言研究》等。由此可見,“漣水方言”這個概念能夠成立、也應該成立,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文:萬洪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