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有“中國牛奶”之稱的豆漿是在距今差不多兩千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們的古人淮南王劉安發明製作的,他還在母親患病期間堅持每天給母親喝新鮮的豆漿。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眼看著母親的病情一天一天好轉,豆漿的神奇也被流傳至民間,因此從那之後,豆漿就成了國人最喜歡的飲品,也是我國具有相當久遠歷史的傳統飲品。

但是在豆漿出現了的一千多年之後的某一天,開著一家豆腐小作坊的一對小夫妻在豆漿煮沸之後卻因為起了爭執就一直在吵架打架,這時候又忽然颳起了大風,可是兩個人都沒有去理會鍋裡的豆漿,大風將鍋裡的豆漿的豆泡吹走了, 並且露出一層薄薄的皮狀物。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夫妻倆看見這有趣的現象就顧不上吵架了,趕緊試著將這層薄皮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又起了一層薄皮,又挑了起來。他們心想著都是豆漿裡來的東西,應該可以吃,於是就將薄皮晾曬乾了之後煮來吃了,沒想到還挺可口,從此“腐皮”就出現了。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後來由於晾曬工藝的進步,將“腐皮”晾曬成了現在我們見到的那樣,再因為晾曬出來的“腐皮”中空像竹子,於是就稱了為“腐竹”。

因為腐竹是從豆漿而來的,加上煮沸之後的豆漿再凝結成皮,裡面富含了比豆漿更多的蛋白質,所以總的來說腐竹的營養價值是比豆漿更豐富的!而顏色越淡的腐竹,質量就越上乘。

雖然腐竹本身有很香的豆香味,但是其實腐竹非常容易吸收其他食物的味道,所以在現如今的吃法也很多。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冷水浸泡之後的腐竹拿去焯水,然後切成段,再加上切成薄片的胡蘿蔔片和黃瓜再將切碎的泡椒和蔥炒香,加入適量的醋和其他調味料做成醬汁,澆到攪拌好的上面材料中,一道清涼美味簡單的涼拌腐竹就做好了!

除了做菜,腐竹也可以用來煮粥。上火的時候來一碗白果腐竹瑤柱粥,既鮮美又解毒,肺氣、咳喘都可以得到緩解。而且做法也不復雜,將去殼的白果、洗乾淨的適量餓腐竹和 用油鹽醃一下就可以下鍋和米一起煲,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白果腐竹瑤柱粥了。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雞蛋腐竹糖水同樣是廣東人最喜歡吃的糖水,無論是作為晚飯後的甜品,還是作為宵夜,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冷水加入薑片煮沸之後,放入洗乾淨的腐竹絲煮軟,再打入雞蛋攪拌成蛋花,最後加入冰糖,一道同樣簡單但美味的腐竹雞蛋糖水就這樣做好了,大人小孩都特別喜歡吃。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而在日本,他們對腐竹的吃法更有意思,確切的說他們吃的是腐皮。日本人喜歡將豆漿端到桌上,直接將煮沸的豆漿最上面一層凝結成膜之後,整張挑起來吃,這也是最新鮮更是最嫩的腐皮了。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不知道你們在家做的腐竹家常菜又是什麼呢?

它從豆漿而來,但是卻比豆漿營養更豐富!日本的吃法更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