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爸爸,你們法官怎麼能說話不算話?」——宣威市法院執行法官安敏側記

☝ 點擊上方“雲南高院”關注我們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面對熟人社會,長期在家鄉工作的曲靖宣威市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安敏說,作為基層法官,就是不在家鄉工作,也會面對各種友情親情的考驗。他的底線就是“不違背法律和良心。”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鬥智鬥勇追“狡兔”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多數當事人或協助執行人理解並配合執行,而有的被執行人卻總想靠小聰明和法官周旋。面對“狡兔”,不僅需要識破他們的伎倆,更要及時採取對策。在這方面,安敏深有感觸。

2014年11月,正值壯年的小王不幸在礦難中死亡。經協商,礦方賠償其家屬贍養、撫養等費80餘萬元,由其妻姬某領取。沒有見到兒子的死亡賠償,小王的父母起訴要求分割享有的份額。經審理,法庭判決小王的妻子給付老人應得份額21萬餘元。

因未履行生效判決,老王夫婦申請執行。經查詢,姬某名下沒有銀行存款和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雖然承辦法官多次傳喚,姬某均以種種理由推塞,並時常帶著2歲多的幼兒,致法院不便採取強制措施。為躲避執行,姬某還經常搬離租住地,拒絕接聽承辦法官電話。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接手案件後,安敏經過多次蹲、守、查、問,終於得知姬某回老家的消息。但是,雖然找到姬某並採取強制措施,其依然不說出案款去向。經過反覆做工作,得知姬某將全部賠償款借給他人經商。安敏第一時間聯繫上借款人,其籌措欠款幫姬某履行了判決。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執行工作“難”、執行工作“苦”,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像宣威這樣一個轄區面積大的貧困縣,境內自然條件差、人口分散、民眾法治意識相對淡薄的人口大縣,執行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村民老楊與小楊因瑣事吵打,小楊用鋼管打傷老楊,致輕傷並支付醫療費2萬餘元。因故意傷害罪,小楊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並附帶賠償老楊醫療等費3萬餘元。

..該案民事賠償案,小楊拒絕領取相關法律文書並明確表示不履行判決。經查詢,未發現其有可供執行財產。2017年4月5日,安敏接線索小楊購買了一輛汽車,決定對該車採取強制措施。當天,安敏依法該車扣押中,小楊的父母、妻子辱罵執行人員,其父親甚至公然用磚塊砸壞車輛玻璃,其妻子大哭大鬧並睡到車下,阻礙法院扣押車輛。

小楊的父母及妻子被採取強制措施後,主動承認錯誤,請求和申請人協商履行判決。經當事人自願協商,達成一次性賠償醫療費2萬元的和解協議,三人被提起解除拘留措施,案件得以執結。

“你乾脆和案子過了”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責任,所以拼搏。

“爸爸說話不算話,伯伯,你們法官怎麼能說話不算話?”

9月24日,中秋節,安敏如往常休息日一樣早早走進辦公室,開始整理桌上桌下那一摞摞小山似的卷宗。當天在醫院工作的妻子去上班,實在沒人帶的女兒到了老爸的辦公室,從堆滿各種法律文書的茶几上擠個角,鋪開了家庭作業。見我們說起她老爸,趴著做作業的孩子抬起了頭。

原來,2016年年初從鄉下法庭調回機關執行局,安敏就答應妻兒,一定利用五一或國慶節假,帶妻兒出去放鬆一下,結果都因執行,已經記不清放棄了多少個週末團聚,記不清幾次陪同妻女半途折返。一句“脫不開身”或“又走不成”,安敏在妻兒中失了信。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真的嗎?線索可靠嗎?好,先辦好相關手續,我馬上回來就出發,這次不能讓他再跑了!”記得那是去年家中買了新車,安敏和妻兒決定在一個週末到曲靖給新車常規車檢,這本來是挺高興的一件事,一家人乘坐新車,商量著車檢後的“曲靖一日遊”,沒有料車行至曲靖不到10多公里時,安敏的手機響了起來。

“之前一個案子的被執行人,現在有線索稱其在大理,我們小組決定今天趕去,不能耽擱!”剛才還和女兒談著去公園看猴子的妻子嘟囔著:“執行局也不是隻有你一人,少了你也可以辦案呀,我們馬上就到曲靖了,又是週末!”

“執行有很多難題,其中當事人難找就是個大難,這個案子的申請人一直在等著執行,沒有線索是沒辦法,有了線索怎麼能錯過。我必須得回去!”邊給妻女解釋,安敏迅速從最近的高速路口調了車頭。當天晚上,安敏和他的執行小組,連夜趕到大理找到了那“失蹤”了幾年的被執行人。

“一年沒日沒夜的工作,老婆兒女也不要了,嘴上除了案子還是案子,乾脆和案子過了!”說起丈夫,妻子總是氣嘟嘟的。

“執行工作不是單打獨鬥,最需要的就是團隊意識。”安敏說面對艱鉅的執行,想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強化團隊意識,加強同事、部門乃至政府相關部門的團結協作,才能做好。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其實,安敏到執行崗位,其實還是個新兵。2006年1月,懷揣法學、經濟學“雙學位”的安敏,通過公開招考進入宣威市人民法院,經簡短培訓後分配到離家很遠的田壩法庭,在書記員崗位順利通過司法考試,2009年被任命為法官。2016年1月,為加強執行工作,農村工作經驗豐富、調解辦法多的安敏被組織選調到執行崗位,很快成長為執行戰線“行家裡手”。

2016年結案100多件;2017年結案130多件,執行到位金額1000餘萬元;今年截至9月,執行案件182件。近三年結案數及執行到位金額均居首位。

“安敏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任勞任怨,除分內事情外,其他同事需要支援時,總是隨喊隨到、從不推脫。”宣威法院執行局局長寧德雲說。

“不違背法律和良心”

老百姓眼中,只認可公正執法,文明執法;老百姓心中,任何一絲的瑕疵折扣,都會損壞法律的權威,法院的形象。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謝謝法院,謝謝法官,今年的春節舒心了。”今年春節前,從安敏手中接過數額不等的“救命款”30多位已經不抱希望的農民工真誠地說。

老餘、老崔等31人,都系當地一家煤礦農民工,後因煤礦效益低下,長期停產,欠下不少“辛苦錢”。2016年6月,老餘等起訴後,經承辦法官主持調解,雙方達成還款協議。因煤礦關閉停產,協議一直沒有得到履行。

煤礦欠下鉅額外債,除了一些陳舊落後,鏽跡斑斑的廠房設備,沒有任何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沒有進展,部分農民工先後到相關部門反映,甚至準備集體上訪。

案件到了安敏手上,他主動走訪申請人,向他們反饋執行進程,做好勸導安撫。同時,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溝通協調中得知,外地一家企業有意收購該煤礦並達成初步意向。與收購企業聯繫後,該企業在未正式簽訂收購合同的前提下,自願先優先出資20餘萬元解決農民工工資。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我是張某,非常感謝您幫我討回債,過節了給您帶點土特產。”短信後,一個電話又打了過來,“安法官嗎?我是張某,請把您的地址發給我?”“謝謝您的好意!執行生效裁判是我的職責,嚴禁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的規定我必須遵守,這個東西要了就害了我。”作為執行人員,安敏說這種執行前或執行後表示送錢送物的過去真的不少。

一個合格的法官,不僅是多辦案、辦好案,最關鍵的,就是能頂住金錢和物質的誘惑,權的壓力。

執行案件多涉及經濟利益,安敏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將廉潔自律作為護身符,絕不觸碰廉潔的高壓線。面對因請託說情帶來的不理解,安敏這樣說:“講了道理,說了法規,能理解的感到幸運,可如果理解不了因此離我遠去,那這份情誼失去了也並不會覺得可惜。”

安敏是土生土長的宣威人,家人、朋友、同學等人脈網多在本地,這就難免在案件辦理中遇到熟人、朋友託請幫忙,也曾有申請人或者被執行人,表示送條香菸或瓶好酒的情況,面對這些熟人社會中的“常規”,他始終堅守著“不違背法律和良心”的底線,不為權勢所屈,不為金錢所動,不為私情所惑。

剛接觸執行,安敏說當時覺得執行沒有技術含量,只要有人力物力就行。沒有料到“需要較高綜合素養,懂心理善於剋制,懂法律不少道德,需要全方面、多元化的能力,更需要守住底線的清廉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