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 点击上方“云南高院”关注我们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面对熟人社会,长期在家乡工作的曲靖宣威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安敏说,作为基层法官,就是不在家乡工作,也会面对各种友情亲情的考验。他的底线就是“不违背法律和良心。”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斗智斗勇追“狡兔”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多数当事人或协助执行人理解并配合执行,而有的被执行人却总想靠小聪明和法官周旋。面对“狡兔”,不仅需要识破他们的伎俩,更要及时采取对策。在这方面,安敏深有感触。

2014年11月,正值壮年的小王不幸在矿难中死亡。经协商,矿方赔偿其家属赡养、抚养等费80余万元,由其妻姬某领取。没有见到儿子的死亡赔偿,小王的父母起诉要求分割享有的份额。经审理,法庭判决小王的妻子给付老人应得份额21万余元。

因未履行生效判决,老王夫妇申请执行。经查询,姬某名下没有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虽然承办法官多次传唤,姬某均以种种理由推塞,并时常带着2岁多的幼儿,致法院不便采取强制措施。为躲避执行,姬某还经常搬离租住地,拒绝接听承办法官电话。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接手案件后,安敏经过多次蹲、守、查、问,终于得知姬某回老家的消息。但是,虽然找到姬某并采取强制措施,其依然不说出案款去向。经过反复做工作,得知姬某将全部赔偿款借给他人经商。安敏第一时间联系上借款人,其筹措欠款帮姬某履行了判决。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执行工作“难”、执行工作“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像宣威这样一个辖区面积大的贫困县,境内自然条件差、人口分散、民众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的人口大县,执行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村民老杨与小杨因琐事吵打,小杨用钢管打伤老杨,致轻伤并支付医疗费2万余元。因故意伤害罪,小杨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附带赔偿老杨医疗等费3万余元。

..该案民事赔偿案,小杨拒绝领取相关法律文书并明确表示不履行判决。经查询,未发现其有可供执行财产。2017年4月5日,安敏接线索小杨购买了一辆汽车,决定对该车采取强制措施。当天,安敏依法该车扣押中,小杨的父母、妻子辱骂执行人员,其父亲甚至公然用砖块砸坏车辆玻璃,其妻子大哭大闹并睡到车下,阻碍法院扣押车辆。

小杨的父母及妻子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承认错误,请求和申请人协商履行判决。经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一次性赔偿医疗费2万元的和解协议,三人被提起解除拘留措施,案件得以执结。

“你干脆和案子过了”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因为责任,所以拼搏。

“爸爸说话不算话,伯伯,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

9月24日,中秋节,安敏如往常休息日一样早早走进办公室,开始整理桌上桌下那一摞摞小山似的卷宗。当天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去上班,实在没人带的女儿到了老爸的办公室,从堆满各种法律文书的茶几上挤个角,铺开了家庭作业。见我们说起她老爸,趴着做作业的孩子抬起了头。

原来,2016年年初从乡下法庭调回机关执行局,安敏就答应妻儿,一定利用五一或国庆节假,带妻儿出去放松一下,结果都因执行,已经记不清放弃了多少个周末团聚,记不清几次陪同妻女半途折返。一句“脱不开身”或“又走不成”,安敏在妻儿中失了信。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真的吗?线索可靠吗?好,先办好相关手续,我马上回来就出发,这次不能让他再跑了!”记得那是去年家中买了新车,安敏和妻儿决定在一个周末到曲靖给新车常规车检,这本来是挺高兴的一件事,一家人乘坐新车,商量着车检后的“曲靖一日游”,没有料车行至曲靖不到10多公里时,安敏的手机响了起来。

“之前一个案子的被执行人,现在有线索称其在大理,我们小组决定今天赶去,不能耽搁!”刚才还和女儿谈着去公园看猴子的妻子嘟囔着:“执行局也不是只有你一人,少了你也可以办案呀,我们马上就到曲靖了,又是周末!”

“执行有很多难题,其中当事人难找就是个大难,这个案子的申请人一直在等着执行,没有线索是没办法,有了线索怎么能错过。我必须得回去!”边给妻女解释,安敏迅速从最近的高速路口调了车头。当天晚上,安敏和他的执行小组,连夜赶到大理找到了那“失踪”了几年的被执行人。

“一年没日没夜的工作,老婆儿女也不要了,嘴上除了案子还是案子,干脆和案子过了!”说起丈夫,妻子总是气嘟嘟的。

“执行工作不是单打独斗,最需要的就是团队意识。”安敏说面对艰巨的执行,想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强化团队意识,加强同事、部门乃至政府相关部门的团结协作,才能做好。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其实,安敏到执行岗位,其实还是个新兵。2006年1月,怀揣法学、经济学“双学位”的安敏,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宣威市人民法院,经简短培训后分配到离家很远的田坝法庭,在书记员岗位顺利通过司法考试,2009年被任命为法官。2016年1月,为加强执行工作,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调解办法多的安敏被组织选调到执行岗位,很快成长为执行战线“行家里手”。

2016年结案100多件;2017年结案130多件,执行到位金额1000余万元;今年截至9月,执行案件182件。近三年结案数及执行到位金额均居首位。

“安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除分内事情外,其他同事需要支援时,总是随喊随到、从不推脱。”宣威法院执行局局长宁德云说。

“不违背法律和良心”

老百姓眼中,只认可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老百姓心中,任何一丝的瑕疵折扣,都会损坏法律的权威,法院的形象。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谢谢法院,谢谢法官,今年的春节舒心了。”今年春节前,从安敏手中接过数额不等的“救命款”30多位已经不抱希望的农民工真诚地说。

老余、老崔等31人,都系当地一家煤矿农民工,后因煤矿效益低下,长期停产,欠下不少“辛苦钱”。2016年6月,老余等起诉后,经承办法官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因煤矿关闭停产,协议一直没有得到履行。

煤矿欠下巨额外债,除了一些陈旧落后,锈迹斑斑的厂房设备,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没有进展,部分农民工先后到相关部门反映,甚至准备集体上访。

案件到了安敏手上,他主动走访申请人,向他们反馈执行进程,做好劝导安抚。同时,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协调中得知,外地一家企业有意收购该煤矿并达成初步意向。与收购企业联系后,该企业在未正式签订收购合同的前提下,自愿先优先出资2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工资。

「人物志」“爸爸,你们法官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宣威市法院执行法官安敏侧记

“我是张某,非常感谢您帮我讨回债,过节了给您带点土特产。”短信后,一个电话又打了过来,“安法官吗?我是张某,请把您的地址发给我?”“谢谢您的好意!执行生效裁判是我的职责,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的规定我必须遵守,这个东西要了就害了我。”作为执行人员,安敏说这种执行前或执行后表示送钱送物的过去真的不少。

一个合格的法官,不仅是多办案、办好案,最关键的,就是能顶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权的压力。

执行案件多涉及经济利益,安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廉洁自律作为护身符,绝不触碰廉洁的高压线。面对因请托说情带来的不理解,安敏这样说:“讲了道理,说了法规,能理解的感到幸运,可如果理解不了因此离我远去,那这份情谊失去了也并不会觉得可惜。”

安敏是土生土长的宣威人,家人、朋友、同学等人脉网多在本地,这就难免在案件办理中遇到熟人、朋友托请帮忙,也曾有申请人或者被执行人,表示送条香烟或瓶好酒的情况,面对这些熟人社会中的“常规”,他始终坚守着“不违背法律和良心”的底线,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私情所惑。

刚接触执行,安敏说当时觉得执行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有人力物力就行。没有料到“需要较高综合素养,懂心理善于克制,懂法律不少道德,需要全方面、多元化的能力,更需要守住底线的清廉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