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占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一對泰興夫妻汆了二十多年蘇州人的獨家薯片,來買的都是吃了至少十幾年的“忠粉”,女神劉嘉玲回蘇的時候都專程來找過。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油氽茨菇片止咳,化痰,鬆脆,噴香,這麼功能齊全的零嘴,不知“治好了”多少蘇州小囡的病。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彩一茨菇片

【招牌】茨菇片

【地址】彩香一村農貿市場M49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五德居的白斬雞屬蘇州人愛到骨子裡的夏令美食之一,每天限供200只,且只賣6個月,買上半隻雞還送一盒鹽水花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五德居的白斬雞勝在外皮Q彈、肉質鮮嫩、肥瘦適中,無論是作為下酒菜還是搭配清粥,都能碰撞出平凡中的真滋味。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五德居

【招牌】白斬雞

【地址】西中市135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新莊新村裡一家老蘇州常去的飲食店,半發酵麵皮的鮮肉小籠很是為人津津樂道,外皮韌性,湯汁飽滿,不少蘇州人吃了十幾年都吃不膩。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鮮肉小籠和爆魚面是這裡的早餐標配,海珍家的澆頭是出了名的量足,不管是爆魚還是大排,都足足能蓋住大半碗麵,早上能享用到這樣一頓蘇式早餐真的很幸福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海珍飲食

【招牌】鮮肉小籠、大排面、爆魚面

【地址】西環路新莊新村(新莊小學旁)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雙塔一家開了27年的老店,店裡的韭菜蛋餅是招牌,簡單的手法,不簡單的美味,除了招牌韭菜蛋餅,老於(店主)做的油酥餅也是一絕,香脆可口,回味悠長。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老客滿的豆腐花也是一絕,新鮮燙嘴的豆腐花,配上鹹鮮的紫菜蝦仁,口感水嫩絲滑,怪不得每天早上門口都排滿了前來買蛋餅豆花的食客。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老客滿煎餅店

【招牌】韭菜蛋餅、油酥餅、豆腐花

【地址】望星橋北堍鐘樓新村底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陳記餛飩是蘇州的老牌點心店,至於味道想必不少吃貨早已爛熟於心。皮薄湯鮮,泡泡出奇得多,早上來能吃到現包的,每張餛飩皮,都要用擀麵杖壓到很薄。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裡的肉湯圓,外皮軟糯Q彈,一口下去,滿滿湯汁,2塊錢一隻的肉湯圓也是很良心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陳記餛飩

【招牌】泡泡餛飩、鮮肉湯圓

【地址】吳趨坊106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一片餅心,這怕是雞蛋灌餅裡很文藝的店名了。但凡在蘇大本部求過學的,很少有不知道這家店的。在許多個不知道吃什麼的飯點,這家店的雞蛋灌餅成了不少學生的調味劑。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學生時代的美味很簡單,一塊裹著雞蛋的酥餅,撒上蔥花、蘿蔔乾,再配上香腸、培根、裡脊肉、肉餅,就已心滿意足。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一片餅心

【招牌】雞蛋灌餅

【地址】十梓街聖約翰堂南門旁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螺螄粉是近幾年來,美食圈裡“臭”名昭著的小吃,有人對他用情至深,也有人嗤之以鼻,不管口味究竟如何,敢於嘗試新鮮事物才是真正的吃貨呀。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柳州的虎皮鴨掌不用去皮,要先熱油炸,再放進滷湯裡煮。這樣做出來的鴨掌外皮有韌性,啃起來噴香無比。嗦粉時建議可以搭配兩隻鴨掌,味道更佳。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柳州螺螄粉

【招牌】螺螄粉、虎皮鴨掌

【地址】石路金座大廈1樓1063室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主從韓料店辭職下來後,就和老婆一起開了這家『小夥子』韓式料理店,做起了小生意,而這一做就是十個年頭。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小夥子的烤物做得都還不錯,烤五花肉、烤杏鮑菇都是店裡的招牌。因為開在蘇大附近,所以不少客人都是學生,時不時還能看到韓國學生在這裡聚餐。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小夥子韓料

【招牌】烤五花、烤杏鮑菇

【地址】莊先灣路16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沿西環路拐進三元三村東門,進去右轉就可以看到不起眼的石記。老新村人的一日三餐都可在這裡解決,日子過得簡單卻不囫圇。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裡的牛肉牛雜都是自己家滷的,牛黃喉、牛百葉、牛肋排應有盡有,吃多少稱多少,可以說是真正的味道好價格便宜。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石記蹺腳牛肉

【招牌】蹺腳牛肉、酸菜魚

【地址】三元三村郵儲蓄銀行對面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越是傳奇的小店,也就越難找,在找小芳羊肉店的時候,要不發揮吃貨的毅力,可能找到一半就放棄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小芳傳到現在已經是第三代了,小區裡很多人都是從小喝他們家羊湯長大的,白菜粉絲羊湯和紅燒羊肉都是店裡的招牌。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小芳羊肉店

【招牌】羊湯、羊羔

【地址】盤溪新村北門老菜場內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要說正宗的蘇幫菜,肯定非得月樓莫屬了。但是尋常蘇州人家還是會選擇那些性價比更高的蘇幫菜館,說要性價比,那一定要提到交通技校餐廳了。雖然店面裝修不怎麼樣,但是味道和價格確實不錯。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清溜蝦仁、響油鱔糊、香酥鴨都是每桌必點,來吃的幾乎都是老蘇州,店裡根本見不著年輕人的影兒。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交通技校餐廳

【招牌】清炒蝦仁、咕咾肉、香酥鴨

【地址】虎丘路28號(近桐涇北路)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皮市街上一碗記憶中的蘇式綠豆湯,赤小豆從上到下都是老闆家里人,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家族企業”了。店面不大,總共就3張桌子,銷量比較好的是綠豆湯。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除了綠豆湯,赤小豆的雞爪和椒糟鴨舌也做得不錯。且鴨舌都是用的真空包裝,無論是寄給朋友,還是親友,都很方便美味。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赤小豆飲食店

【招牌】綠豆湯、椒糟鴨舌

【地址】皮市街325號(敬文小學南20米)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吉慶街上一家開了10年的夜宵老江湖,各種餐飲類大獎評選基本也不會涉及這樣的館子,因為“不夠上檔次”。這5個字看起來有點氣人,但很多時候這種不起眼的店,總是能有不錯的味道。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小北的蛙肉格外誘人,會因突出的鮮而動心,忽視若隱若現的辣。直到伸出舌頭,靠冷空氣來讓自己降溫的時候才會發現,先前的美味是為了給之後的辣打掩護。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小北味道

【招牌】舌尖稻香蛙

【地址】吉慶街266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之前太湖邊上那家出了名的太湖面館賺得了好多吃貨的口水,無奈只做夜市,距離又遠,不少吃貨只能望而卻步。幸好十梓街上也開了家太湖十八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澆頭完全不輸太湖面館,且店裡的牛蛙面也是一絕,吃了蘇州好幾家牛蛙面,個人覺得這家的牛蛙面算是姑蘇區首屈一指的,小編已經去光顧過多次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太湖十八澆

【招牌】蘇面、牛蛙面

【地址】十梓街司法局正對面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在距新加坡4000多公里的蘇州,一個安徽大叔開的小破店,讓許多在蘇的新馬人找到了家鄉的味道。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好彩頭做得都是新馬菜,雖然開的時間不長,但口味確實征服了不少吃貨。海南雞飯、椰漿飯、沙爹,每一道都是新馬人愛吃的小吃經典。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好彩頭食閣

【招牌】海南雞飯、叻沙、椰漿飯、沙爹

【地址】珠涇路6-8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山西姐弟開的家鄉特色風味小店,店裡的老主顧大多是山西人,每次來必點的就是這農家熗碗禿和蛋炒撥爛子,不少人都說味道做得真心不錯。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莜麵栲栳栳、農家熗碗禿、平望牛肉,豪邁的山西風情在這頓飯裡能體現的極為深刻,想吃的記得避開飯點,附近白領多,飯點時小店經常爆滿。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晉府麵坊

【招牌】招牌手工面、農家熗碗禿

【地址】曼哈頓廣場1樓(君地大廈)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獅山路上一家值得打卡的臺灣滷味店,店主老K是個不折不扣的臺灣人,雖然店裡主打滷味,但是吸引吃貨的是他家的臺北酥炸雞腿,雞腿個頭大,且鮮嫩多汁,雞皮薄如蟬翼。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滷肉飯也是臺灣小吃的一大經典,滷肉的量大約是一滿勺,每一塊滷肉都煮到酥爛,且滷味濃郁。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大滷國

【招牌】臺北酥炸雞腿、滷肉飯

【地址】獅山路58號匯豪國際大廈1幢2單元107室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雁城湘菜館算是吳中區久負盛名的館子,吃貨們對這家的評價都是清一色的被口味驚豔到,可惜環境比較簡陋,真真沒辜負“蒼蠅館子”的名稱。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裡的農家小炒肉、剁椒魚頭都是響噹噹的招牌,不僅分量實在,價格也相當可愛,大概店老闆都把裝修的錢拿來買好的食材、僱優秀的廚師身上了吧。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雁城湘菜館

【招牌】剁椒魚頭、雁城香辣雞、農家小炒肉

【地址】龍西路256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臨湖鎮浦莊的浦鎮街141號,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麵館,很多當地人是吃著這家面長大的,在浦莊乃至臨湖鎮名氣很大,算是浦莊有名的老店。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靠著口口相傳的好味道吸引著各路面痴,有不少蘇州人會驅車幾十公里來吃這碗麵。店裡的鱔絲拌麵相當銷魂,是這家店的招牌,很多人正是因為這碗鱔絲拌麵而慕名前往,每張桌子都有鱔糊死忠粉。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西湖面館

【招牌】鱔糊拌麵、酸菜魚蝦仁湯麵

【地址】臨湖鎮浦莊的浦鎮街141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黃阿妹爊鵝,在相城算是家小有名氣的滷味店,有人不惜驅車40多公里,只為吃上一口她家的爊鵝和滷雞爪。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主說,黃阿妹爊鵝已經開了幾十年了,能夠經營這麼多年,全靠實實在在的味道。店裡素菜葷菜都有,主打葷菜,熱銷的有爊鵝、鹽水鵝、炸雞腿、醬雞爪、爊雞爪等等。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黃阿妹爊鵝

【招牌】爊鵝、醬鵝、炸雞

【地址】城中路36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藏書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餛飩店,門面相當簡單,沒有招牌,也沒有門牌號,只有“餛飩”“湯糰”兩個大字,在告知著過路客,這是家飲食店。一碗鮮肉餛飩外加兩隻鮮肉湯圓是常客們的常見搭配。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裡只要是餛飩,不管大小,都是5元,只要是湯圓,不管餡料,全部1元。傳統的蘇式綠豆湯,超大一碗也只要4元,這麼親民的價格真的沒誰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藏書餛飩店

【招牌】鮮肉餛飩、鮮肉湯圓、蘇式綠豆湯

【地址】藏書善人橋公交站附近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餛飩店旁邊還有一家饅頭店——光福聾蚌饅頭。這家店不光有饅頭賣,還有很特別的鮮肉、糯米餃子。餃子都是每天下午現包現炸的,一到了下午,店外就排起了長龍。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每隻鮮肉餃子比iPhone8還要來的大,咬一口,口感十分酥脆。餃子雖然是油炸的,但吃起來不油膩,不但不油膩,嚼起來還很香,這樣大一隻才1.5元,真的很划算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光福聾蚌饅頭

【招牌】鮮肉餃子、鮮肉饅頭

【地址】藏書善人橋公交站附近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黃埭鎮康陽路165號的冰點涼品,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從門面來看,就是一家環境非常普通的小店,裝修類似於隨處可見的餛飩店。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就目前蘇州絕大多數芒果綿綿冰而言,基本都是二三十元起步,有些店裡還能賣到四五十,而冰點的綿綿冰大多控制在18元以內,價格實惠不說,關鍵用料特別實在,每一盤的牛奶綿綿冰都像是要撲出來似的。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冰點刨冰店

【招牌】芒果綿綿冰、巧克力綿綿冰

【地址】黃埭鎮康陽路165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這家麵館叫『黃橋面館』,面界一直有它的傳說,“黃橋面霸”、“上海人常熟人也趕來吃”。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之所以說深夜,是因為這家店營業時間與眾不同,想要吃上一口必須在每天晚上18:00到次日上午10:00之間前去,可以說是黃橋人的深夜食堂了。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黃橋面館

【招牌】蘇面(推薦糖醋小排澆頭)

【地址】黃橋街道黃橋實驗小學(蘇埭路)黃橋社區服務中心108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蘇州人自小便是吃小餛飩長大的,吃的多了自然就不稀奇了,但要是在小餛飩前加上鐵棍二字,是不是就很特別了呢~在干將東路811號,有一家乾蘇飲食,這裡的鐵棍餛飩有100多年曆史。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用不帶一丁點肥肉的豬前腿肉,用鐵棍一棍一棍地打。咬上一口小餛飩,與小編想象的很不同,原以為肉餡極為Q彈,但沒想到小餛飩竟然入口即化。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乾蘇飲食

【招牌】鐵棍餛飩

【地址】干將東路811號(玄妙觀對面)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移民的蘇州小哥,在平江路開了家有點特別的日料店,折騰了蘇州第一碗奧巴馬愛的“poke bowl”(即“總統碗”),順便創作了一些新式壽司。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在這家小店裡,沒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花頭,無非就是有些新鮮勁兒的總統碗和新式壽司,但蘇州人口味花樣雖多,終極追求還就“好吃”兩個字一般簡單呀。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其實是壽司

【招牌】總統碗

【地址】平江路285號(平江路北段)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康熙爺在安徽績溪村的時候,迷戀一碗尋常人家的“鍋面”。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解放前,錢萬興是蘇州赫赫有名的徽派小點鼻祖。去年,錢萬興老店新開,帶來一碗“蘇式鍋面”,雖說沒有達到預期的驚豔感,但食材與湯底單獨拎出來都不錯。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錢萬興

【招牌】鍋面

【地址】塔園路192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崑山正儀小鎮上的“文魁齋”,是蘇州第一家把漿麥草青糰子進行售賣的店鋪。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他們家的青團火爆到至少需要提前一週預定,可見蘇州乃至周邊城市居民對青團的喜愛。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文魁齋

【招牌】青團

【地址】崑山正儀古鎮上塘街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花了2個小時,趕了50公里路終於到達盛澤,只為嘗一嘗蟹肉飯,據說還有人從深圳趕來吃。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一碗蟹肉及米飯便是正題了。每天新鮮炒制好的蟹肉煨在爐子上,來一客便小碗盛上,底下汪汪的蟹油煞是引誘人。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弄堂鯉

【招牌】蟹肉飯

【地址】地址:盛澤鎮蠶花路86號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十全街solo cafe的醬油冰淇淋絕對算是一次新奇嘗試,不得不說,蘇州人對美食的接受度真的很廣。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乍一聽醬油冰淇淋時,你們可能會覺得它是棕色的,但到手發現是奶白色,這款醬青加冰淇淋配方是經過店主無數次的調配得來的。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除了入口熟悉的香甜味道之外,它又加入了一種淡淡的鹹味,並且巧妙地達成了二者之間的平衡,從而創造出酸酸甜甜有點鹹的獨特口感,沒嘗過的建議一試。

這些其貌不揚的“小破店”,常年佔據蘇州美食圈半壁江山!

【店名】solo cafe

【招牌】Gelato

【地址】地址:盛家巷1號

真心把“吃”當成興趣愛好的人,總會做出一些常人眼中極為瘋狂的舉動,驅車幾十公里跑去太湖面館吃碗麵,坐兩個小時公交專門去陽澄湖鎮上買只爊鵝。

各種花式追求美食的道路上,都暗藏著對美食深深的愛。有時候,美食無關環境,更重要的是當下的感受,蘇州那些美味的小破店的背後都藏著一份特別的情懷與不可替代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