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中弘股份終止上市程序啓動,退市路上不孤單,還有16隻股低於1.5元

定了!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程序启动,退市路上不孤单,还有16只股低于1.5元

資本市場的邏輯變了,以前埋下的坑需要現在來填。

中弘股份(000979.SZ)連續19個交易日以“仙股”身份掙扎後,10月18日以一字板跌停收盤,最終達到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中弘股份或成觸發此規定而退市的第一隻股票,25萬股民或為此買單。

定了!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程序启动,退市路上不孤单,还有16只股低于1.5元

今日晚間,深交所發佈公告稱,深交所已啟動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程序,將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定了!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程序启动,退市路上不孤单,还有16只股低于1.5元

有意思的是,中弘股份上市後合計經歷了4次送轉+2次增發,股本從2010年底的5.6億猛增到83.91億,股本膨脹高達16倍!由於無法填權的送轉股,中弘股份慢慢陷入了低價股的泥坑裡。有私募人士指出,實際上是高送轉把中弘股份送走上了退市路。

禍起高送轉

今日A股大盤繼續慣性下探,備受市場關注的中弘股份一字跌停,報0.74元,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第(十八)項規定,公司股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深交所有權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另外還規定,出現上述情況,公司應當在事實發生的次一交易日披露。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自公告之日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10月18日晚間,中弘股份發佈公告,將於10月19日起停牌。

定了!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程序启动,退市路上不孤单,还有16只股低于1.5元

中弘股份何以淪落到這個地步?除了基本面經營不善,加槓桿債務重重,陷入鉅額虧損之外,中弘股份此次觸及面值低於1元的退市規則,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於公司多年來熱衷使用高送轉炒作股價。

多年來股民一直熱衷於高送轉,基於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在這個消息的反映期,股價往往能夠上攻賺錢。很少人注意到,用高送轉炒高股價其實是有代價的。

定了!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程序启动,退市路上不孤单,还有16只股低于1.5元

中弘股份開發的樓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弘股份是一家位於北京的地產商,2010年借殼*ST科苑上市。此後,公司進行4次送轉,分別為:

2011年2月24日,每10股轉8股;

2013年8月28日,每10股送9股;

2015年5月29日,每10股轉6股;

2017年7月17日,每10股轉4股。

另外,中弘股份還進行了兩次定增募資。

2014年3月29日,公司發佈定增預案,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9.595億股,募集資金30億元;

2016年4月26日公司發佈定增募資預案,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14億股,募集資金36億元。

中弘股份合計經歷了4次送轉+2次增發,股本從2010年底的5.6億猛增到如今的83.91億,股本膨脹高達16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本膨脹的同時,利潤卻沒有跟上。中弘股份2015年的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為2.87億元,淨利潤增長率下降1.5%。到了2016年,公司淨利潤為1.57億元,淨利潤增長率下降45.27%;到了2017年,公司財務狀況更是惡化,淨利潤為虧損25.11億元,淨利潤增長率暴跌1699%,並被出具保留意見。到了今年半年報,公司淨利潤虧損13.26億元,淨利潤增長率暴跌4625%。

還有16只股票股價低於1.5元

中弘股份如今的遭遇也給A股不少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

統計數據顯示,隨著近一段時間A股市場的深幅下跌,“1元股”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截至10月18日,除去中弘股份之外,股價低於2元的上市公司還有67家,剔除23家ST公司之後,還有44家非ST公司股價低於2元。另外股價低於1.5元的公司合計16家,包括華東科技、大康農業、堅瑞沃能、龐大集團、包鋼股份等公司。

與中弘股份相似,這些公司都是高送轉的常客。比如華東科技,目前股價1.26元,而公司總股本達到了45.3億股,其中有16億股沒有解禁,公司上市至今合計5次送轉;另一家公司大康農業,目前股價1.27元,總股本高達54.9億股,上市至今合計5次送轉,其中有一次還是每10股送12股。

對此有私募表示,這次中弘股份的教訓,給高送轉這種A股的經典題材敲響警鐘。公司一味高送轉以及非公開發行,尋求的都是概念對股價的短期刺激,大多數都沒有改變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公司的盈利能力。頻頻高送轉導致的結果是,公司股價無法走出填權行情,慢慢陷入低價股的泥坑裡。一些股票跌破1元面值,固然有經營不善的因素,但公司多年來依靠高送轉打雞血,實際上是給自己挖坑。

蘭度基金總經理張波告訴記者,市場炒作的邏輯下,大家喜歡去追逐填權效應的股票,以前有高送轉的股票股價都能有較好的表現,上市公司在業績增長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增加市值樂意進行高送轉。結果是,那些長期玩概念而業績一般的公司,在幾次高送轉後股價已經變成了絕對的低價股,在目前市場普跌的情況下必然遭受資金的拋售。

張波表示,現在市場越來越注重有真正業績驅動的個股,沒有業績的股票在下跌時沒有資金買入止跌,一旦股價到了2元以下下跌的速度就會加快,所以投資人不能因為絕對股價低,就認為有投資價值。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