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窯:如脂似玉,收藏者心中的那一抹白!

德化窯位於今福建德化,故名。作為著名的漢族瓷窯,是福建沿海地區古外銷瓷重要產地之一。發現由宋到清歷代窯址達一百八十處,重點發掘了屈鬥宮、碗坪侖兩處窯址。

德化瓷器是漢族陶瓷燒造中的藝術珍品,始於宋代,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白瓷塑佛像聞名。其製作細膩,雕刻精美,造型生動,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德化窯種類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負盛名。瓷塑胎質優異,別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鮮明,造型優美,神態逼真,風格洗練,有一種單純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質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都稱其為“善塑瓷像,為僧伽、大士,天下共寶之”。德化窯所制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中所稱“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合則聲悽朗,遠出竹上。”

德化窯:如脂似玉,收藏者心中的那一抹白!

德化窯自宋元時起,就始終以市場為導向,以瓷為媒,漂洋過海,把優秀的中國陶瓷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到達泉州港,在遊記中提到“並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音譯為德化戴雲),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東南亞,精美實用的德化瓷改變了當地“多以葵葉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習俗;在歐洲,德化瓷引發了當地的廚房革命,所生產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銀廚具,甚至引發了當地仿製德化瓷的熱潮;在非洲,基爾瓦島的大清真寺遺址、蘇丹墓地都出土過德化窯瓷,有些還被寺院鑲嵌在廟宇建築或墓柱上作裝飾……潔白如玉、精巧雅緻的德化白瓷被推為中國白瓷的代表,稱之為“中國白”(Blancdechina)。

德化窯:如脂似玉,收藏者心中的那一抹白!

德化古瓷的外銷,在中國製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但是,由於德化瓷大量的產品都是專供外銷而特製的,在國內市場和博物館很難見到,而在國外卻大量發現。從遺存的實物看,來樣加工古即有之,這類產品是根據客商的需要專門燒製的,都是專門為外國人定製的,極富異域風情。

清代德化白瓷的生產在明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清代的白瓷生產,已經改變了明代瓷雕以仙佛和供器為主的局面,而以生產日用器物為主,如八枝四足酒杯、瓶、壺、碗、洗等等,釉由明代的象牙變為白中泛青。德化白瓷產品是我國曆代外銷瓷的重要品種之一,在海外很有影響,享有“東方藝術”之譽。

德化窯:如脂似玉,收藏者心中的那一抹白!

早在原始社會,中國人就會製作陶器,燒製陶瓷的窯工,希望窯神福佑禳災,建窯神廟奉祀。各地奉祀的窯神不同。

寧封子,原為神話人物,是黃帝的陶正,主管制陶,後為道教吸收,民間敬為陶神。

後來又將老子、雷公也作為窯神。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號太上老君。道教信奉者煉丹,尊老子為爐神,窯工也尊老子為窯神。而雷公是司雷之神,窯工供奉雷公為窯神是希望得到自然神的恩惠。(馬書田《華夏諸神》)

也有供奉山神、土地、牛、馬為窯神。山和土地是燒製陶瓷的原料,窯工要感謝和祈求山神和土地神保佑。牛、馬是燒製陶瓷的重要工具,將它們奉為窯神是對勞動工具的崇拜。

泉州德化窯工奉祀窯坊公——林炳為窯神。

北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德化有個叫林炳的拱窯師傅,成功地將小窯拱成大窯,為德化陶瓷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瓷都人把他奉為窯神———窯坊公。

陳麗芳《德化窯神崇拜與祖龍宮·窯坊公傳奇》載:林炳,德化潯中鎮寶美村楓林人,出生於宋·哲宗時某年五月十六日。時瓷窯窯形體小,燒成率低,林炳立志改窯,三番兩次嘗試難得成功。祖龍宮玄女顯應,現露雙乳指點迷津,林炳受到啟發,創新雙窯,一試成功。德化窯業從此興盛,後來窯工尊林炳為窯坊公,侍奉於寶美村祖龍宮,每年農曆五月十六日在此舉行隆重的祭窯神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