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1119(韋皋,出自《雲溪友議》)

韋皋

範據《云溪友議》:唐朝四川節度使韋皋,年輕時曾到江夏雲遊,住在姜刺史的府上。姜刺史有個兒子叫荊寶。年紀不大,但熟讀經書。雖與韋皋以兄相稱,卻行恭敬之禮一如事父。

荊寶的貼身丫環名叫玉簫,剛過十歲。荊寶常令玉簫去恭敬地服侍韋兄,玉簫也很乖,殷勤侍候,把什麼事都做得很妥貼。

兩年後,姜刺史人關求官,家屬仍留在江夏。韋皋覺得刺史不在家,住在這裡不大方便,就搬到頭陀寺中去祝荊寶也時常派玉簫到寺裡給韋皋送些吃的用的,做些雜務。隨著年齡的增長,玉簫慢慢地對韋皋產生了感情。此時,陳廉使收到韋皋叔父的信,信中說:“我的侄兒韋皋久居貴州,希望你見信後,勿必送他歸鄉。”陳廉使讀罷信,便為韋皋僱了一隻船,準備了途中用品,送他啟程。陳廉使知道韋皋已與玉簫關係密切,為此而戀戀不捨。廉使怕韋皋再拖延不走,就不讓他和玉簫當面辭行。將船停泊在江邊,叫撐船者催促韋皋快走。韋皋淚眼迷茫,和淚寫信向荊寶道別。荊寶見到信,即刻與玉簫一起來到江邊,彼此相見,又悲又喜。荊寶讓丫環玉簫隨船侍候,韋皋認為離家日久,不敢同行,一再推辭,但與他們約好,少則五年,多則七載,來娶玉簫姑娘。臨登船時,留下一枚玉石戒指贈給玉簫,還賦詩一首留作紀念。一晃五年已過,韋皋還沒來,玉簫每天到鸚鵡州祈求禱告,期望韋皋早日來江夏。又過了二年,到了第八個年頭的春季,玉簫百思無望,嘆息著說:“韋公子一別七年,只怕不會再來了!”遂絕食而死。姜家憐惜她的節操,把玉石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然後將她安葬了。

後來,韋皋到四川做主帥,上任僅三天,就查出沒什麼大罪而被判重刑的三百多人。這些人中,有一個身戴五種刑具的犯人,偷偷抬頭看了看堂上,自言自語地說:“這老爺是當年的韋兄。”於是,就大聲喊道:“相爺、相爺,還記得姜家的荊寶嗎?”韋皋答道:“我怎麼能忘了他呢?”犯人說:“我就是荊寶。”韋皋一聽很吃驚,忙問:“你犯了什麼罪而被判了這麼重的刑?”荊寶說:“您離開江夏後不久,我就以明經科及第,並擔任了四川青城縣縣令,因家人不小心將官府弄失了火,燒掉了衙門,毀壞了牌印,便把我判了重刑。”韋皋說:“家人犯的罪,並不是你的過錯。我現在就為你平冤雪恥,讓你官復原職。”荊寶非常高興,趕忙謝恩。隨後,韋皋便上奏朝廷,請求授予荊寶眉州牧之職,朝廷沒有批准韋皋的請求,韋皋只好讓荊寶留在自己手下做事。

此時,戰爭剛剛結束,好多事情需要忙著處理,韋皋無暇問及玉簫的事。幾個月後,韋皋才問起她來。姜荊寶告訴韋皋:“您啟程時與她約好,五年或七年來接她,她苦苦等了七年,見您逾時不來,便絕食而死。死前還以您所贈玉石戒指為題吟了一首詩。詩云: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遺相思夢入秦。

韋皋聽了這首詩,更增悽楚,連連嘆息。便廣修經像,以報夙願。然而日夜思念,無由再會。當時,有位祖山道士會招魂之術,他能讓逝者返回陽間,與親人相會。韋皋便把他請了來,懇請他幫忙。道士讓韋皋齋戒七天,夜晚,玉簫竟飄然而至。她對韋皋說:“承蒙相公繪像誦經之力,十天後我便會託生。再過十三年,又能作您的侍妾,來感謝您的大恩大德。”

臨走時,玉簫微笑著說:“只因您薄情,才讓我們死生相隔。”

後來,韋皋因隴右之功,終事德宗皇帝之朝,治蜀二十一年,僚屬不願其歸朝。因此,年紀很大時,才升為中書令。

其後,天下太平,外族歸服。韋皋做壽時,各地都獻奇珍異寶,唯有東川盧八座送給他一位漂亮的歌妓。這歌妓剛剛十三歲,也以玉簫為名。一看,與姜家的玉簫一模一樣。而她的中指隱隱有戒指形,很像韋皋當年所贈的玉戒。韋皋為此感嘆道:“我由此始知生死之分,一來一往。玉簫的話,還真應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