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醫基礎的人可不可以從《黃帝內經》入門?有何建議?

傢俱幫幫棒


內經博大精深,借物喻彼,有無交加,抽象度極高,陰陽,四時,五行,藏象,運氣,撲朔迷離。有中醫基礎的也不一定入門學習。最好有師傳,然後入內經隨用取之為上。


橋頭O


我沒有看過黃帝內經,學過一點經方火神派和各家醫案。看過很多名醫,吃過很多中藥,才明白中醫理論很多錯誤。盲目的崇古和迷信科學都是錯誤的。我經過中醫誤治,肝腎損傷,吃喝拉撒睡都沒有了,後來艾灸一年,現在基本恢復了。我創立了自己的陰陽汽化灸理論,不是傳統的穴位灸。



艾灸堅持者


沒有中醫基礎的人,可不可以從《黃帝內經》入門?有何建議?

想學中醫,又沒中醫基礎,不知怎麼入手,這得先了解中醫。中醫結病理、醫理、藥理,綜合經驗對症下藥。病理即是疾病是如何形成,什麼程度,什麼方面的疾病和對這疾病的預估等。醫理即中醫者對中醫常識的認知和實行能力。藥理即是對其藥物、藥材的認知。學中醫第一步就是對其藥的認識。《本草綱目》結圖文、療法、配伍及用法用量都很詳盡的書籍,這是初學中醫者最好的初級教科書。學中醫最好跟有非常好經驗的老中醫親手親口傳授,選擇怎麼樣的老師決定你以後的路和對應的成就。光從書籍、教程或網絡知識來學中醫是遠遠不夠的,最多就學到點皮毛,是不能學到真正有價值,精湛的東西的。

中醫講究聽、聞、問、診。每處處方、量劑都得依據病人個體來開,生同樣病的幾個人,開出的處方是不一樣的,量劑也各大不同,這都是根據經驗總結得來的。書本上是沒法告訴你的,如果認為有什麼秘方的話,我認為這些提煉出來的經驗就是真正的秘方了。

有關中醫的書籍很多,《神農本草經》、《傷寒論》、《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等,至於可不可以從《黃帝內經》入門,也是可以的,《黃帝內經》是一部較為完整的有關診療的書籍。書籍是領進門的老師,修行如何就看自己了。


太楊之上


中醫真正的基礎就是黃帝內經,看懂了就是最好的基礎,要看懂它還得做課外的作業,一是古文,象形字本義,古代文化常識,如天文地理,思想哲學,宗教,器什,農林牧副漁及易經五行,結合難經,本草經,平行地閱讀,一定要區別西醫的邏輯思維,中醫是類比思維,其內涵小,外延寬泛,要求人望文生義,舉一返三,知此及彼,甚至無中生有,領悟真義,融匯貫通。比如陰陽二字,陰本義是太陽照不到的一面,代表著寒冷,收引,冰溼固封,受制約束,疼,結等等。一個陽字,本義太陽直射的地方,代表熱,張力,向外噴發,開張膨脹,躁動,有餘,興奮,充血等等。一個虛字,本義上一個荒涼的平地上,曠然無物,寸草不生。實字本義像個倉庫,裡面貨物碼至屋頂,再也塞不進了。表裡相當於大衣的面料與裡襯,內外相當於外套,內衣。古代思想離不開天人合一,陰陽轉化,五行生剋,所謂主司,就是生,所謂邪客就是克,內外出入升降,與日月偕行,調攝陰陽,和合上下,規避寒暑,七情有節,精神內守,是為祛病之圭臬。


霧風亭記


之所以西醫得到吹捧和流行,主要是與人們的崇洋媚外和醫生的急功近利有很大的關係!西衣有他的重在醫術,是表,見效快副作用大,但只是頭疼治頭腳疼治腳!中醫是根本,是醫術系統有強大的理論醫術文化基礎<易經>,中醫學起來比較難主要是沒有陰陽五行生剋思維模式,但中醫一旦學會了,醫治成本低,針灸推拿艾灸等就能治好病,幾毛錢草藥就能搞定的病,你能沒良心獅子大開口指望以此賺大錢嗎?這就是中醫不被現代推崇根本原因!大家認為呢?


大鈞按頻樂道


我勸你不要費那事了,學好中醫是不容易的,再說了,你應該在學習中醫之前好好鑽研一下我國的文言文,不然的話你就看不懂那些中醫古書。所以,沒有幾十年功夫你是捉摸不到中醫的實質的。中醫現在基本上就是理論探討,圍繞著一些幾百上千年的理論進行研究展開,不是實踐學,不切合實際了。不與時俱進。學了也用處不大。


王文錦


我不太建議直接從黃帝內經開始學習,學習黃帝內經不僅需要中醫的基礎,還需要有良好的古文功底,沒有這兩項基礎,很難學好黃帝內經的。不過你僅僅為了興趣去學習我感覺可以,但如果你想從事醫療行業,那是萬萬不可以的,醫學是非常嚴肅的,請您慎重!


覺勐


中醫不單是中國的醫生,中是任可,忠誠,中信,以理論治,簡單中實能去病的醫術醫生。只要肯學多學人的生理知識,從實踐中摸索身體與吃喝,勞作,溫度,心情相關的實例,向長壽人學生活方式,看想那些早病早拜人不良作為的原因,對照自己的行為感悟總結些點滴小經驗教訓,努力學知病得因,就能成防病少病的真實中醫。


快樂在於發現


學中醫絕對要有悟性,記性也要好,能融會貫通,古文底子要打好,不然古醫家著述你看起來象天書,根本看不懂。二是要記住幾百種草藥名稱及藥性,藥味,歸人身體哪個經,能治什麼病。三是要記住中醫經絡穴位,用中藥治病得記住六經辨治和疾病傳變規律。如用針灸治病更得記住穴位。四是中醫診斷四診合參,其中把脈是中醫診斷最重要的一環,但中醫診斷必須隨著看病人的比例數量增加,你的個人診病經驗和技術才能增長。這是學中醫最難的一關。也與西醫截然兩分的不同點。西醫看病靠儀器,而中醫看病全憑個人經驗,一箇中醫走了就把他的診病技術也帶走了,沒法複製。而現在的學校,中西醫在一起。兩種教授系統的東西硬綁在一起,這怎麼能行?這樣下去中醫會逐漸消亡成為歷史的傳說。


用戶4209684412847


中國中醫幾千年總結,醫藥方劑,當今青年不信任中醫,少數或個別人,連聖醫張仲景藥方無用,現在新冠病毒肺炎,他們不顯神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