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燕:一顆黃桃「撬動」產業扶貧思考|問策湖湘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今天(10月17日)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同時也是第26個國際消除貧困日。2011年,炎陵縣被確定為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2018年8月,炎陵縣正式脫貧“摘帽”。這7年來,如何讓山區的百姓們早日脫貧?是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他說,回顧這些年的脫貧攻堅歷程,我們一直在做脫“貧”、治“窮”、解“困”、擔“責”這四個字的文章。此時的炎陵,也正在通過“產業+電商+旅遊”的方式,打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經驗。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人物印象

從2011年赴炎陵履職至今,黃詩燕親歷與見證了炎陵縣7年的發展脈絡。彼時,恰逢炎陵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如何讓羅霄山脈裡的這片土地煥發新活力,成為擺在黃詩燕心間的一道難題。

通過“互聯網+”拓寬扶貧路徑、通過走進百姓家瞭解實實在在的需求。當黃詩燕回顧一路走來的脫貧攻堅歷程時,“向外延伸、向內沉澱”成為扶貧中的特點,探索脫貧攻堅路徑,實際上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向外延伸:

引入電商“桃”脫“困”境

位於中部地區的湖南,扶貧工作處於啃“硬骨頭”的關鍵期。以電商為代表的互聯網+扶貧新模式,拓寬了開放式扶貧的渠道。炎陵黃桃,可被視為是湖南本土電商+產業扶貧的樣本。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通過多方位聯動,線上線下齊發力,註冊銷售炎陵黃桃的個體電商達670餘家,微商不計其數。2018年,炎陵黃桃被列為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陸續出口新加坡、迪拜,產量2.3萬噸,實現綜合產值5.2億元。

作為脫貧攻堅“主攻手”,在炎陵縣脫貧“摘帽”前夕,炎陵累計4784戶14152名貧困人口依靠黃桃產業“桃”脫“困”境,人均增收約8800元。“政府引導、科技創新、能人帶動、品質保證、市場營銷。”在黃詩燕看來,這20個字不僅是打造產業品牌的重要因素,更是如何做好產業扶貧要思考的關鍵詞。

向內沉澱:

難忘老人家說扶貧隊員像親人

“ 記得有一次到聯點幫扶的大源村,老人曾昭華拉著我的手說扶貧隊工作隊員經常來拉家常,又幫忙做家務活,感覺比自家人還親。” 為了探尋適合當地的扶貧路子,這幾年裡,黃詩燕走遍了全縣的村村寨寨,“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黃詩燕說,在結對幫扶工作中要求“兩個全覆蓋”,即行政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全覆蓋、貧困戶結對幫扶幹部全覆蓋。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也正因此,炎陵縣在脫貧摘帽“省檢”中,群眾認可度位居全省同期摘帽的5個縣之首。

霞陽鎮大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廖成運深有感觸。廖成運家3口人均有智力殘障,夫妻年老多病,兒子39歲尚未結婚。2016年,廖成運一家通過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入住了集中安置區內100平方米的新房。夫妻二人均納入了低保救助,通過就業幫扶,一家人也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如今,看著炎陵已順利脫貧“摘帽”,黃詩燕又有了新期待: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以此為抓手,全力打造脫貧攻堅“升級版”。

對話

《文史博覽·人物》(以下簡稱“人物”):炎陵的黃桃產業今年能收益5.2億元成績單的背後,有哪些值得推廣的做法經驗呢?

黃詩燕:炎陵黃桃1987年從上海農科院引進試種,經過30年的努力,實現了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從區域品牌向國家品牌轉變,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轉變,從經濟現象向文化現象轉變等“四個轉變”,炎陵更是被授予“中國優質黃桃之鄉”稱號。回顧發展歷程,確實有不少體會。

先,政策引導是前提。2011年開始,我們出臺了“一攬子”獎勵扶持政策,紮實抓好“一帶八基地”建設,大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每年的黃桃銷售季,縣委書記、縣長均在一線調度指揮,研究解決疑難問題,為炎陵黃桃“站臺”、助威。

其次,科技創新是基礎。農產品栽培技術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在長期實踐與探索的基礎上制定了生產技術規範並予以推廣,與炎陵黃桃的“孃家”——上海市農科院開展“院縣共建”戰略合作,不斷改良品種。為了普及技術,建立520多個果農微信群、QQ群,實時推送農技專報、手冊等資料,黃桃主產區鄉鎮栽培技術普及率達90%以上。

第三,能人帶動是關鍵。在炎陵黃桃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湧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能人大戶,他們組織種植戶成立專業合作社,抱團生產和銷售,解決了果農“單打獨鬥”極易出現的技術壁壘、銷路狹窄、低價競爭等問題。比如,平樂鄉洞子村村民鄺衛華2008年從外地打工返鄉後開始種植黃桃,10年間他的產業“版圖”迅速從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擴張到6個鄉鎮,種植規模從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現在的1萬餘畝。

人物:要想通過產業扶貧,除了要具備以上條件之外,農產品的品質、銷售應該也是重中之重,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黃詩燕:品質保證是核心。因此,我們實現了統一生產規程、標準質量、認證標誌、包裝設計、宣傳廣告的“五個統一”。並且,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和使用,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管控。為炎陵黃桃貼上二維碼,讓每一顆炎陵黃桃都擁有自己的“身份證”,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源頭可追溯。

市場營銷是動力。我們綜合運用各類市場營銷手段,全方位宣傳推介。其中包括突出媒體營銷,比如說在主流媒體進行系列宣傳,在公眾場所投放廣告,在央視等平臺滾動播放廣告;突出節會營銷,每年在黃桃主產區舉辦“桃花節”“黃桃大會”“黃桃技能大賽”“桃花仙子選拔賽”等重大節會活動,2018年7月13日,“炎陵黃桃•兩情湘粵”珠三角發佈會當天收穫訂單100萬斤;突出新渠道營銷。炎陵入選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成全市首個電商產業園和電商扶貧中心,設立128個農村電商服務站,註冊電商企業670餘家,電商微商銷售比例高達70%。2018年順利出口新加坡、迪拜等地,打入香港、澳門市場。

人物:炎陵是多年的貧困縣,請問在脫貧攻堅方面,除了以炎陵黃桃為首的產業扶貧之外,還探索出了哪些特色和亮點?

黃詩燕:炎陵是革命老區、偏遠山區,屬於羅霄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52戶23858人,貧困村54個。目前已脫貧“摘帽”。回顧這些年來的脫貧攻堅歷程,我們主要是圍繞脫“貧”、治“窮”、解“困”、擔“責”四個方面,精準對標發力,攻克“堅中之堅”。

精準脫“貧”。“貧”字從象形看,就是一分錢還得掰成兩半花,主要就是收入不夠,錢財不足。脫“貧”,關鍵是發展產業,增加收入,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其中就包含要精準發展產業、精準幫扶形式、精準理順機制。

精準治“窮”。“窮”字從象形上看,就是勞“力”趴在洞“穴”下,直不起腰、抬不起頭。我們注重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提升群眾素質,讓群眾的心熱起來、腰直起來、手動起來。因此要“扶志”,讓窮人不再志短;“扶技”,讓群眾不再苦熬;“扶智”,讓貧困不再傳遞。

精準解“困”。“困”字從象形來看,苗木四面被束縛,始終無法長大成林。解“困”,關鍵要精準施策,定向發力,打破框框,解除束縛,讓群眾普遍受益。所以要精準保障住房安全、落實生態補償、推進健康扶貧、落實兜底保障、保障“兩個完善”。

精準擔“責”。“責”字的本義,就是“用荊條抽打,逼迫歸還錢貝”。可以說,貧困是發展的“欠賬”,脫貧的責任就是抽打我們的“荊條”。要“明責”“盡責”“問責”。

人物:炎陵還擁有炎帝陵、神農谷、紅色革命老區等優質文化、綠色資源,在旅遊方面擁有獨特優勢。旅遊如何助力扶貧,是否可以分享一些特色經驗?

黃詩燕:近年來,我們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契機,緊密結合脫貧攻堅,深入推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民脫貧增收、全縣脫貧摘帽築牢了產業根基。

尤其是在旅遊的宣傳營銷上“更活”,形成了特色。除了打好炎帝牌、生態牌、紅色牌、民俗牌,構建立體式宣傳營銷網,注重節會營銷和精準化營銷之外,也非常注重新媒體營銷。拓寬了以“旅遊+電商、旅遊+農業”為主體的營銷方式,加入微信、微博、旅遊APP等新媒體,藉助湖南電視臺《直播大事件》欄目優勢,全面宣傳了炎陵的美食文化、炎帝文化和客家文化。

2017年,全縣接待遊客617.6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7.08億元。其中,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解決5600名群眾就業,帶動2112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8萬元。

- END -

策劃 | 楊天兵

統籌 | 黃琪晨

文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唐靜婷

往期精彩內容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