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今天(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同时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2011年,炎陵县被确定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2018年8月,炎陵县正式脱贫“摘帽”。这7年来,如何让山区的百姓们早日脱贫?是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他说,回顾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历程,我们一直在做脱“贫”、治“穷”、解“困”、担“责”这四个字的文章。此时的炎陵,也正在通过“产业+电商+旅游”的方式,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人物印象

从2011年赴炎陵履职至今,黄诗燕亲历与见证了炎陵县7年的发展脉络。彼时,恰逢炎陵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如何让罗霄山脉里的这片土地焕发新活力,成为摆在黄诗燕心间的一道难题。

通过“互联网+”拓宽扶贫路径、通过走进百姓家了解实实在在的需求。当黄诗燕回顾一路走来的脱贫攻坚历程时,“向外延伸、向内沉淀”成为扶贫中的特点,探索脱贫攻坚路径,实际上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向外延伸:

引入电商“桃”脱“困”境

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扶贫工作处于啃“硬骨头”的关键期。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扶贫新模式,拓宽了开放式扶贫的渠道。炎陵黄桃,可被视为是湖南本土电商+产业扶贫的样本。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通过多方位联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注册销售炎陵黄桃的个体电商达670余家,微商不计其数。2018年,炎陵黄桃被列为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陆续出口新加坡、迪拜,产量2.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2亿元。

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手”,在炎陵县脱贫“摘帽”前夕,炎陵累计4784户14152名贫困人口依靠黄桃产业“桃”脱“困”境,人均增收约8800元。“政府引导、科技创新、能人带动、品质保证、市场营销。”在黄诗燕看来,这20个字不仅是打造产业品牌的重要因素,更是如何做好产业扶贫要思考的关键词。

向内沉淀:

难忘老人家说扶贫队员像亲人

“ 记得有一次到联点帮扶的大源村,老人曾昭华拉着我的手说扶贫队工作队员经常来拉家常,又帮忙做家务活,感觉比自家人还亲。” 为了探寻适合当地的扶贫路子,这几年里,黄诗燕走遍了全县的村村寨寨,“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黄诗燕说,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要求“两个全覆盖”,即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帮扶干部全覆盖。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也正因此,炎陵县在脱贫摘帽“省检”中,群众认可度位居全省同期摘帽的5个县之首。

霞阳镇大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成运深有感触。廖成运家3口人均有智力残障,夫妻年老多病,儿子39岁尚未结婚。2016年,廖成运一家通过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入住了集中安置区内100平方米的新房。夫妻二人均纳入了低保救助,通过就业帮扶,一家人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如今,看着炎陵已顺利脱贫“摘帽”,黄诗燕又有了新期待: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以此为抓手,全力打造脱贫攻坚“升级版”。

对话

《文史博览·人物》(以下简称“人物”):炎陵的黄桃产业今年能收益5.2亿元成绩单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做法经验呢?

黄诗燕:炎陵黄桃1987年从上海农科院引进试种,经过30年的努力,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区域品牌向国家品牌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从经济现象向文化现象转变等“四个转变”,炎陵更是被授予“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称号。回顾发展历程,确实有不少体会。

先,政策引导是前提。2011年开始,我们出台了“一揽子”奖励扶持政策,扎实抓好“一带八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年的黄桃销售季,县委书记、县长均在一线调度指挥,研究解决疑难问题,为炎陵黄桃“站台”、助威。

其次,科技创新是基础。农产品栽培技术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在长期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了生产技术规范并予以推广,与炎陵黄桃的“娘家”——上海市农科院开展“院县共建”战略合作,不断改良品种。为了普及技术,建立520多个果农微信群、QQ群,实时推送农技专报、手册等资料,黄桃主产区乡镇栽培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

第三,能人带动是关键。在炎陵黄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能人大户,他们组织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生产和销售,解决了果农“单打独斗”极易出现的技术壁垒、销路狭窄、低价竞争等问题。比如,平乐乡洞子村村民邝卫华2008年从外地打工返乡后开始种植黄桃,10年间他的产业“版图”迅速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扩张到6个乡镇,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余亩。

人物:要想通过产业扶贫,除了要具备以上条件之外,农产品的品质、销售应该也是重中之重,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黄诗燕:品质保证是核心。因此,我们实现了统一生产规程、标准质量、认证标志、包装设计、宣传广告的“五个统一”。并且,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和使用,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为炎陵黄桃贴上二维码,让每一颗炎陵黄桃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可追溯。

市场营销是动力。我们综合运用各类市场营销手段,全方位宣传推介。其中包括突出媒体营销,比如说在主流媒体进行系列宣传,在公众场所投放广告,在央视等平台滚动播放广告;突出节会营销,每年在黄桃主产区举办“桃花节”“黄桃大会”“黄桃技能大赛”“桃花仙子选拔赛”等重大节会活动,2018年7月13日,“炎陵黄桃•两情湘粤”珠三角发布会当天收获订单100万斤;突出新渠道营销。炎陵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全市首个电商产业园和电商扶贫中心,设立12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注册电商企业670余家,电商微商销售比例高达70%。2018年顺利出口新加坡、迪拜等地,打入香港、澳门市场。

人物:炎陵是多年的贫困县,请问在脱贫攻坚方面,除了以炎陵黄桃为首的产业扶贫之外,还探索出了哪些特色和亮点?

黄诗燕:炎陵是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属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52户23858人,贫困村54个。目前已脱贫“摘帽”。回顾这些年来的脱贫攻坚历程,我们主要是围绕脱“贫”、治“穷”、解“困”、担“责”四个方面,精准对标发力,攻克“坚中之坚”。

精准脱“贫”。“贫”字从象形看,就是一分钱还得掰成两半花,主要就是收入不够,钱财不足。脱“贫”,关键是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其中就包含要精准发展产业、精准帮扶形式、精准理顺机制。

精准治“穷”。“穷”字从象形上看,就是劳“力”趴在洞“穴”下,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我们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群众素质,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腰直起来、手动起来。因此要“扶志”,让穷人不再志短;“扶技”,让群众不再苦熬;“扶智”,让贫困不再传递。

精准解“困”。“困”字从象形来看,苗木四面被束缚,始终无法长大成林。解“困”,关键要精准施策,定向发力,打破框框,解除束缚,让群众普遍受益。所以要精准保障住房安全、落实生态补偿、推进健康扶贫、落实兜底保障、保障“两个完善”。

精准担“责”。“责”字的本义,就是“用荆条抽打,逼迫归还钱贝”。可以说,贫困是发展的“欠账”,脱贫的责任就是抽打我们的“荆条”。要“明责”“尽责”“问责”。

人物:炎陵还拥有炎帝陵、神农谷、红色革命老区等优质文化、绿色资源,在旅游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旅游如何助力扶贫,是否可以分享一些特色经验?

黄诗燕:近年来,我们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紧密结合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脱贫增收、全县脱贫摘帽筑牢了产业根基。

尤其是在旅游的宣传营销上“更活”,形成了特色。除了打好炎帝牌、生态牌、红色牌、民俗牌,构建立体式宣传营销网,注重节会营销和精准化营销之外,也非常注重新媒体营销。拓宽了以“旅游+电商、旅游+农业”为主体的营销方式,加入微信、微博、旅游APP等新媒体,借助湖南电视台《直播大事件》栏目优势,全面宣传了炎陵的美食文化、炎帝文化和客家文化。

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617.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08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解决5600名群众就业,带动2112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8万元。

- END -

策划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唐静婷

往期精彩内容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黄诗燕:一颗黄桃“撬动”产业扶贫思考|问策湖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