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哎呀!寶寶又尿牀了!

“哎呀!又尿床了!”

起床後,發現寶寶屁屁下面又是溼漉漉的一灘,

想到又要換床單、洗被褥,媽媽們瞬間沒了好心情。

寶寶為什麼總是“畫地圖”呢?

爸爸媽媽們怎麼防止寶寶尿床?

今天我們總結了一些內容,

希望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們有效應對這件煩心事。

科普:哎呀!寶寶又尿床了!

寶寶尿床正常嗎?

  3歲以上的寶寶,若在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排尿,輕者數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被稱作遺尿。

  與遺尿相關的各種原因包括:神經調節、膀胱功能發育延遲、尿道關閉不全、睡眠覺醒功能發育遲緩或覺醒障礙、激素分泌異常、精神、心理及行為異常,以及多系統器質性病變等因素。

  不過,有數據顯示,大約70%~80%的遺尿是功能性的,特別是3歲以內的寶寶,因為大腦發育不全、腦炎後遺症、尿路畸形等所發生的遺尿,不屬於病理性的。此外,寶寶因白天遊戲過度,精神疲勞,睡前多飲等原因而偶然發生遺尿,也不屬病態。所以,爸爸媽媽不必太擔心,大多數孩子通過適當的訓練和一定的藥物輔助都可以改善。

科普:哎呀!寶寶又尿床了!

寶寶尿床,爸媽“四不做”

  NO.1責罵寶寶愛尿床,媽媽忙昏頭。當寶寶尿床後,千萬不要責罵TA。除了給寶寶增加心理負擔外,責罵對幫助減少尿床毫無用處。要知道,尿床這件事,對每個寶寶來說都是無可避免的。這是寶寶成長中的必然,不會因為責罵而省略。

  NO.2過早排尿訓練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在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刻意地進行排尿訓練了。但這麼小的寶寶對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複雜的排尿訓練,刻意而為反而會讓寶寶因為排尿紊亂而尿床。

  NO.3讓寶寶長時間坐便盆有些粗心的媽媽晚上把寶寶喚醒後,讓寶寶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其實有時寶寶只是坐在便盆上玩,並沒有用心尿尿,這樣做就不容易讓寶寶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繫起來,形成條件反射。

  NO.4刻意起夜有些媽媽擔心寶寶尿床,會在夜裡反覆叫醒寶寶排尿。這時候,寶寶的膀胱往往不能充分擴張,很難產生明顯尿意。長期強迫寶寶排尿還會讓TA對尿尿這件事產生緊張和恐懼心理,對於寶寶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爸爸媽媽的正確反應:淡定

對寶寶保持冷靜和耐心,保護寶寶的自尊;

明白尿床這並不是寶寶的錯,並安慰TA;

迅速幫寶寶更換衣服和床單,並且讓TA儘快入睡;

跟往常一樣照顧寶寶起床穿衣服,就當沒發生尿床一樣。

科普:哎呀!寶寶又尿床了!

防止寶寶“畫地圖”的五大技能

  NO.1睡覺前一定要讓寶寶上廁所,睡前一個小時儘量不要給TA吃水果或喝太多的水,晚飯不宜過甜、過鹹。

  NO.2每隔一段時間叫醒寶寶上廁所,一定要叫醒,讓TA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正確的地方上廁所,而不是迷迷糊糊在床上。媽媽可以用心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寶寶在哪個時段最容易尿床,掌握規律後,每天夜裡就在這個時間範圍裡叫醒寶寶讓TA尿尿。次數為一夜1~2次,不可過多,否則就會影響寶寶睡眠。

  NO.3為尿床寶寶設置日程表,以便每天進行記錄。當尿床時,努力尋找可以導致尿床的因素,並記錄在日程表上,當寶寶無尿床時,便把1顆星畫在日程表上,並對寶寶進行口頭表揚或物質獎勵。

  NO.4有條件的家庭,儘可能在臨睡前給寶寶洗個澡,或者也可以在臨睡前用熱水給寶寶泡腳,這樣能減少尿床的產生。

  NO.5寶寶的被褥要乾淨、暖和,尿溼之後及時更換,潮溼的被褥會使寶寶更易尿床。

寶寶尿床,爸爸媽媽不必大驚小怪,應該鼓勵和幫助寶寶,找到一種更適合應對自家寶寶尿床的小妙招,讓TA更健康的生活,同時輕鬆化解日日給寶寶“曬地圖”的尷尬。

科普:哎呀!寶寶又尿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