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前言

大家好我是简丹,非常荣幸能在山脉有约的平台和大家分享我2017年登山的故事,在群里有很多很多的前辈和大咖,也通过这次分享会能跟大家相互学习和讨论。

五年之内登上珠峰

我只是一名外企的普通员工,平时负责销售的工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去登山,在2012年前我没有接触任何户外的活动,直到2012年以后,我开始接触一些自驾、徒步类似的活动,2015年开始我跟我的的三个伙伴一起去西藏线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冈仁波齐的转山。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当时处于一个户外小白的我甚至连头灯是什么都不知道,在整个转山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风险,当天我们四个人就去翻垭口,晚上就遇到了一些意外,我的下肢是处于麻木的状态,眼睛也看不清楚任何东西,所以当时是我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当时我就告自己我再也不玩户外了。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在转山之前我的工作性质就是制定目标、达成目标,而我本人却处于一个特别浮躁的状态,我认不清楚我自己到底是谁:

1.我是一个母亲还是一个孩子,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2.我现在所谓的有车有房,家庭美满,为什么我还是不开心?

3.我为什么不知足?甚至我问到我自己如果我马上就会死去,我最想要的东西又是什么?

通过这次转山以后,再加上后期15年年底的绝命海拔的播放以及天梯的播放,许多人都感觉到非常恐怖,而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五年之内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也成为了我五年之内最大的目标!

为了目标疯狂努力

当时就为了这个疯狂的目标开始努力,2016年年初,结识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旦僧,在他的指引下,我从2016年的五一开始,利用我的年假,分别完成了玉珠峰、四姑娘二峰以及慕士塔格峰的攀登。

当时我可以很快的速度登顶慕士塔格峰,下来之后又进行了阿里的转山。我认为我的状态还可以去接纳下一座雪山。我想要不要在2017年尝试去攀登一座8000米的雪山,于是当时把目标定在了马卡鲁峰

我当时是从电影里、包括朋友公司的名字是马卡鲁,但是我不知道马卡鲁峰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第一个了解的8000米+的山峰是马卡鲁峰

在同年我到达了尼泊尔,去了解马卡鲁峰和珠峰,但是一直有个潜意识告诉我:“我的人生中第一座8000米的山峰,一定要是珠峰!”

所以当时我下了一个对我来说非常疯狂的的决定,我报了马卡鲁峰和珠峰的连登。回来之后我纠结了很久,我在想如果在攀登马卡鲁峰遇到危险和困难的话我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完成珠峰。于是这个决定到后来就被改成了,珠峰和洛子峰的连登。

当时这个决定在很多人眼里都被认为是疯狂的,很多人在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不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尝试,我想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去完成更大的目标。

但是也有很多朋友非常的支持我,甚至送我到西藏拉萨陪我训练。在目标制定之后,因为周期短,给不了我充足的时间去训练,所以我自己开始进行了一个疯狂及强度大的训练。主要是下肢体力的核心力量训练及有氧训练。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开始正式珠峰攀登之前,我在网上去看一些攻略也在网上买了很多我认为又贵又对的装备,到尼泊尔的时候几乎是全部换了一遍,比如说安全带我可能买的是更适合攀岩的、冰爪更适合攀冰的。即便要走的时候旦僧劝我这些东西可能并不适合去攀登珠峰,但是我没有听他的劝告,那么在尼泊尔的时候整个就换了一套。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从尼加德满都出发往珠峰营地训练的15天,其实我每一天都特别特别想放弃,我认为我定的这个目标非常愚蠢,甚至在登6000多米的技术型雪山,我都登得非常吃力。

因为我之前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技术型登山训练,在罗波切峰下来的时候我问我的向导:“ 珠峰跟罗波切峰的难度究竟还有什么样的差别?” 我的向导告诉我根本就不是在一个层量级的。所以当时非常痛苦,我每天都能感觉自己都能瘦一两斤,因为每天不光要大量徒步,还会进行海拔上升,少的时候五六百米,长的时候一千多米的上升下降。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15天左右的时间我们到达了珠峰大本营,也需要有六到七天的攀冰训练,一切还算顺利,虽然很辛苦。由于我前期的在这方面的准备不充分,不像一个职业登山者可能从事很多年的攀冰、登山技巧性的训练,所以对于我来说非常非常吃力。开始正式的训练,从大本营拉练到C3-7300米的过程中对于我来说非常痛苦。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2017年在珠峰大本营营地里面,90%多的人都会得各种炎症,而我当时整个胃还有胆囊,甚至尿道全部发炎。在此之前我是坚决不吃任何抗生素的,在大本营的时候每天吃完阿莫西林再吃阿奇霉素再吃诺氟沙星,去试一下哪一种药能把哪种炎症能压下去。

这么多年我记着我第一次流泪就是在珠峰大本营尿道炎发作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该吃什么药,然后看着同伴有从大本营因为病痛被救援出去的时候,我就非常难过,我想我可能要放弃这次的攀登了。

从c2到c3的过程中是洛子壁的攀登,大家都知道珠峰和洛子峰c1c2c3的大本营都是一个营地,只有到c4才分开,在攀登珠峰c2到c3的洛子壁的时候可能有一个四五十度的坡度,对我当时的状态来说很困难,它是一个冰壁面,我记得当时摔了七次。我后面的这些国际队友拖着我的屁股把我拖起来。甚至到了C3的时候,我的血氧已经到了35.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训练结束之后大家回到大本营,会有一个周期的休息时间,第一轮休息我们是到海拔比较低的地方进行身体调养,但大部分队员是去找地方吃药看病让自己的炎症迅速消失,然后来迎接新的正式攀登。

在正式攀登过程中我的状态我个人认为非常好,每次我都可以走到队伍的第一个,技巧掌握的也非常快,我觉得我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身体上的炎症始终非常的严重,每个队员都是这样。

我们每天早上从帐篷出来到大帐篷的时候我们都四目相向,都会问对方:“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来这个地方?”其实我们当时已经对自己的目标开始怀疑、开始不相信我们能够到达终极目标。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到达c4营地7900米的时候,原本认为当天晚上就可以冲顶,没想到天气突变,我们在c4营地又度过了一个晚上,我记着第二天所有的帐篷传出来都是咳嗽的声音,那是我在攀登珠峰第二次掉眼泪——因为我的上呼吸道也得了非常严重的炎症,基本抗生素已经压不下去了。

如果我把氧气开到“1”的话我就会咳嗽的非常厉害,甚至会吐出血丝。甚至到最后开到“0.5”我的嗓子也会非常非常不舒服,在夜里根本无法入睡,但把氧气取掉的话,我的头会马上眩晕。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尤其在c4营地的时候,其实水源污染是非常厉害的,那么在你今年扎营的地方,可能是去年别人大小便的地方或者是有尸体的地方。所以我在c4营地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腹泻,在第二天夜里我们开始正式的冲顶。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我在冲顶的过程中虽然刚开始非常痛苦,但是一旦摸到路绳我觉得我的状态相对来说比较好,走在队伍的前面,直到我遇到第一具尸体。

在我们出发前的时候我们会写遗书并且买保险,包括跟朋友聊到的时候还都很潇洒的说到珠峰上挺不错的,死在珠峰上会永垂不朽。

但当我看到第一具尸体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的就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孩子,我在想如果我也躺在这里了,她们会怎么样?他们一定会非常难过。我也会想他会不会感觉到非常的冷。

我当时非常紧张,整个后背寒毛全部竖起来,甚至没有办法用手打开主锁,然后我就大喊我的向导。

最后虽然还是我自己完成,但我整个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冲顶已经不是我当时的最终目标,我只想平安家。

直到我遇到了第二具尸体,我看得更清楚了,我能看见他的手是半蜷缩状的甚至能看到他的脸,并不是像我之前想的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或者是没有任何痛苦下死去,而他的脸还是狰狞的状态。

我的心理状态瞬间比第一次还要差了:当时我回头望了一下,此时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没有想冲顶,没有想达成目标,我就是想回去,于是我前进的速度非常的快。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在走没多久,在8500米左右就遇着了我们从各个媒体上看到的被救援的向导和客户。当时遇到他的时候,向导已经没有了氧气,手套也不在。我们前面的两个队友小强拿出自己的手套给到了夏尔巴,同时把自己多的那一瓶氧气给了他。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力帮助他下撤到营地。

很多文章在说为什么攀登到8000米以上的人如此冷漠或怎样。其实后面就两条路绳全部排的是当天的登山者,我们当天的能力我能保证自己不死,已经是不给别人添麻烦了。但当时我的队友拿出手套和氧气给他的时候我们也非常敬佩。因为氧气在8000米以上的时候都是半瓶甚至更少了。

于是我们继续前行,不到100米的直线距离,遇着了那位夏尔巴的巴基斯坦的客户,当时他的锁是挂在保护绳上,腰是半弯着。当时我处于在冰岩混合的路面。他见着我的向导,就用非常微弱、奄奄一息的声音说“救我”,我的向导通知营地来救援他,但是我们没有去给他氧气。就像我刚才所说,即便放弃了攀登给了他氧气我也不能保证我可以安全下撤。

于是我们继续上升,但整个上升过程中我的心态非常不好,我一直在问我自己为什么要来登山?我为什么变的如此冷漠?

但是我又在问自己: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把我的氧气给他?我的答案是还是不会。因为我也要活着回去见我的女儿以及我的母亲,我也要好好的活着。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虽然登到了顶峰,但并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我站到了最高处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之所以那么快的到达了顶峰,因为我当时告诉我自己登山是一件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让人变得冷漠,看见这么多生死,我已经彻底对我的行为是一种否定。

于是我选择了快速下撤,下撤的时候我就一直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还会遇到他,如果遇到他他已经死了我该怎么办,我估计一辈子我的心都不会安定下来。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我在下撤过程中看见了他,看见他的第一反应:完了,这个人已经死了。我当时非常沮丧并且束手无策,当我们在他旁边站着的时候他突然抽动一下时我赶紧告诉我的向导把我的那瓶氧气给他。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情况是可控的,毕竟我是在下撤,并且我还没有遇到风险,我可以把氧气关小慢慢去走。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向导也非常伟大,把他的面罩也摘下来给了他,并且我的夏尔巴找了四个夏尔巴进行营救。我们要让救援先上升,其次才是我们下降,在原地站一个小时的时间,我的十个脚趾全部冻伤。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两张脚趾图片)

最后很幸运,两个人被顺利的营救到了c4营地。通过这次事件我想说:我们既然选择这项运动,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话,会造成其他人面临风险,因为我们的夏尔巴去营救的时候,我们就要自己下撤,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滑坠等一系列的这样的风险。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我们返回营地开始准备洛子峰的冲顶,但当时我的脚非常的疼,已经没有办法穿进鞋里。我的向导告诉我们第二天必须下撤,氧气已不足够支撑我们等到26号再次冲顶,所以他让我们23号下撤,26号再上来。对于我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正常从c2到c4需要十五六个小时,再加上冲顶以及我脚部的受伤。

中间思想挣扎过无数次我要不要放弃。但开始准备下撤的时候刚好路过通往洛子峰c4营地的梯形线路,非常巧也非常幸运的是我能看到洛子峰有人在冲顶有人在下撤,而并不是像提前预估天气非常不好的状况。

当时我就告诉我的向导:我现在就要冲顶,明天我们下撤到c2营地。如果现在冲顶,我们四个队员加上一个协作氧气是够用的,然后向导告诉我食品不够了,我说我兜里还装了一些应急的食物。他再次跟我确认的时候,我没有再跟他多说我直接将我的主锁扣在了通往洛子峰的主绳上。

当然我每走一步都非常的扎心,但是很幸运的是当天晚上天气非常好,夜里两点开始冲顶,很顺利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成功冲顶洛子的顶峰,洛子峰的难度在它有落石和滑坠的风险,是在两个山涧中行走的冰岩混合的路面。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就这样我完成了珠峰和洛子峰的连登,洛子峰在此之前三年没有人成功登顶。很多人说我是幸运,或是鲁莽。我觉得我只是尽我最大努力及能力完成我的目标,中间付出了什么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从c4营地撤回珠峰的二号营地也是我最痛苦的一个阶段,整个的脚要冲着下,所以我的脚指头每走一步都非常扎心。我就开始倒着走甚至有一个阶段我掉进不是很深的裂缝,刚好能挂到边上我又从里面继续踢着上来,最后索性把鞋带全部取掉,硬扛到了c2营地后我开始发烧几乎是一种瘫倒的状态。我在想我明天能否顺利从昆布冰川下撤回去。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这样子我回到了我生活的地方,又开始了以前的生活,但跟以前不一样的是我学会了放下用另种心态衡量自己,很多东西不愿意去争。生活的状态也非常的健康,会有定期去训练室来保证自己身体能够保持非常好的状态。

回来后,按理来说我就应该消停了,但是公司又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让我选择去瑞士攀登,当时我就问公司我可不可以去马纳斯鲁峰去攀登。

我当时可能比较迷恋整个登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思考很多问题,我觉得那种向死而生,把生命当成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感觉非常好。我不像以前那么浮躁,我比较珍惜这样的机会。当时公司答应给我赞助。

非常幸运当时有一个马卡鲁队伍组成,我的向导知道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去马卡鲁。他问我愿不愿意马纳斯鲁和马卡鲁继续连登?第一从珠峰和洛子峰下来的时候我8000米的适应力比较好。第二连登费用也会少一点,并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承认当时连登又再次吸引了我。所以做了一次评估之后跟公司谈完我就准备了连登,马卡鲁被安排在马纳斯鲁的前面。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马卡鲁的大本营是一座非常难接近的山,我没有过多的时间徒步到马卡鲁大本营,这需要十几天的时间,所以当时我们就商量坐直升机直接飞到6000米高营。

当时从2000多米直接飞到6000米的时候是我第一次高反,下来后头疼的状态持续了三天左右才慢慢开始适应。

当法国队员陆续到达营在跟我们的向导聊天聊到K2攀登时无意问我们中国队员有没有携带氧气,有个夏尔巴说中国的攀登者攀登基本都要用氧气。

当时的个人英雄主义作祟我就在想:为什么中国人就一定要有氧气,为什么你可以不用氧气,我能不能尝试不用氧气?当时这个想法和决定让我的向导对我嗤之以鼻,说:“你不用尝试了,因为是技术型山峰,海拔又相对比较高,很危险。”

当时为了这个决定自己纠结了很久,我想去尝试一下,我跟他继续商量我们把氧气背着,如果我不适应就可以随时去吸氧。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之后就开始了正式的训练。从大本营要到c2的拉练,马卡鲁拉练对我而言也是非常痛苦的,这条线路比较长,而且已经过了攀登季,雪也非常厚,再加上我前期没有做好非常充分的徒步适应训练,当时我对无氧的决定在训练的时候基本放弃了。

回到了大本营,继续在修养的过程中,无氧这个想法又开始点燃,我开始对自己进行强化训练,我不能像上次一样,再对神山不尊重或是不了解,进行了训练,于是我回到了低营。

我万万没有想到马卡鲁的这个高营到低营的线路是这么难走,全部都是石块儿,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而且有很多落石,我从马卡鲁的高营到低营6000米到5000米的过程中走了八个小时。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到了低营之后就是两三间比较简陋的房子。在低营的时候我进行了一些调整训练后又重新回到了马卡鲁的营地,同样上升也用了八个小时。

到达营地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正式的攀登,马卡鲁的攀登我们总共加起来就用了十几天的时间。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因为在马卡鲁的线路跟珠峰和马纳斯鲁的不太一样,因为珠峰马纳斯鲁的后勤相对比较好,攀登者比较多,在马卡鲁就一个队伍,夏尔巴要跟客人一块攀登,他们还要修路,边修路我们边攀登,于是这样的战线就拉得非常长。

比较好的是在前面大本营到c1和c2的线路的过程是非常平缓的,从c2到c3是我认为难度系数最大的,它几乎是七八十度垂直的一个冰壁,其中一段是冰岩混合,我从C2到C3用了18个小时也是非常的痛苦,体力耗费也非常大。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c3营地非常高是7300米,到c3营地的时候我没有用氧气(曾一度想放弃无氧,因为没有过多的高原反应,但是整个身体非常疲惫。)

当然c3的景色非常漂亮,大家可以从上一张图上可以看到珠峰和洛子峰,当时我的心里也是非常舒服,在那两座山我非常幸运,这么远远的看着他,也非常开心。

从C3到c4,是上面倒数第二张图,写我名字的地方是需要有一段横切的路,c3到c4海拔提升,只有三四百米,但是一路上都是横切,我们都是一脚深一角浅,根本就没有办法非常轻松的从这个横切面度过。

到了c4,夏尔巴向导要去修路(后来只修了一半),这也正好让我有了休整的时间,在7000多米的海拔上整体感觉身体还可以,好玩的是,外国的山友过来问我有没有吸氧,(其实我没觉得吸氧有什么丢脸的),我告诉他们我还没有呀。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正式的冲顶,正式的冲顶是两点钟出发,在刚开始一段路程上七八千米还是比较顺利的,在8000米左右的位置我感觉到了不舒服,有些眩晕,就跟喝多了酒一样,看着这个脚点要落到这儿,但实际上会有偏差,心里是非常恐惧的,我担心会有什么身体的突发状况——脑水肿、肺水肿或者心脏一系列的问题发生。

当时吃了几粒速效救心丸,在出发之前也告诉了我的向导: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无氧,我的四个兜里分别放了不同的药,有治疗眼睛的,有速效救心丸,还有一些其他的肌肉药。经过了十几分钟的缓冲,整个状态又调整到正常继续前行。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上面图片就是我们到达了8100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路面是比较平坦的,我们就在这个大平台进行了一些修整。在这个平台之上的路是没有修的,所以夏尔巴开始继续修路。夏尔巴修路修了一截之后我们继续攀登的时候,法国队友就突然放弃了,可能体力不支不想继续攀登。

当时雪也非常厚,在往上一截路的时候雪到了小腿的位置,于是跟着法国队伍的三个夏尔巴和法国队伍就整个下撤了,只留下我跟印度队友还有印度的夏尔巴。印度队友和她的夏尔巴是在吸氧,我和我的夏尔巴是没有吸氧的。

再继续修路的时候夏尔巴也非常的痛苦,要穿过一段的裂缝,还要往冰岩混合上面的路修路,所以我们拖延的时间非常长。

到达我们停留的位置8400米左右的时候,夏尔巴通知我要我下撤,当时是下午的两点不到的时间,我记得在那个位置夏尔巴修路的时候我还在跟印度队友说今天肯定能登顶,天气非常好,而且就差看上去非常短的一条路,再做一个横切基本就能登顶了。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夏尔巴让我下撤,所以当时在8400米也跟夏尔巴发生了一些小争执,我就一直在质问他:为什么这个路不修好?为什么路没修好叫我们上来?为什么让我在这儿放弃?我还想继续坚持攀登,但是我的夏尔巴说我上去肯定没问题,但是肯定下不来。

所以下来之后我理智地分析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我也幸亏跟他下来了。因为我们下撤用了很长时间,在无氧的状态下体能会感觉下降的非常快,到四号营地的时候我几乎累瘫了一样的的状态。

在下撤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插曲,就是在我刚才写名字的那个横切布上面的雪坍塌下来把我和向导弹出去20多米。我们两个从雪地里爬上来,再回到了原路面几乎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除此之外其他的路面下撤还是比较顺利。

中间天气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也都是可以克服的,整个马卡鲁的登顶的线路也是非常长,下撤的路,包括我刚才提到的大本营到c2的这个线路也很长,但对我来说最难的还是c2到c3的那段。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在马卡鲁结束的时候,在我的心里基本已经到达了一种崩溃的边缘,已经超过当时在珠峰脚受伤的一个边缘,因为在下撤的过程中还被一个落石砸到脚部,同时也感冒了,虽然没有在珠峰上那么严重,但是我已经想放弃了马纳斯鲁,第一次觉得登山非常疲惫,突然找不到自己的乐趣,但当时我的夏尔巴也非常坚持,我们就又来到了马纳斯鲁。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我们到达马纳斯鲁的时候,已经完全过了攀登马纳斯鲁的季节,所有的队员都在撤回,我们在玛纳斯鲁的时候大本营在下雪,而且我还有比较严重的感冒,所以我们在萨码沟休整了有四天的时间,土豆对于我们就是非常奢侈的下午茶了。

停留了四天后,我们开始看我们冲顶的时间,当时17、18、19号是相对比较好的窗口期,20号就开始有大风和暴雪,所以我们想尽量在17号和18号登顶,然后给自己一个非常充足的下撤时间。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马卡鲁大本营在我看来是所有我待过最漂亮的大本营,但是我们刚去的第二天就开始下大雪,非常巧的是有一个意大利的队伍也在这儿,就我们俩支队伍,在我们前面有一个瑞士的队伍攀登到5000多米下撤了。我们的队伍就我跟两名向导,因为所有的后勤都没有了,只有我们三个来独立完成。

意大利队伍除了一个队员是有攀登过7000米的经验,另外两名队员都是没有特别高海拔的经验,所以我们也把他们拉到帐篷,他们也非常友善,我们就在商量是不是可以一起出发,我是第一次感觉到登山是这么孤独、这么无助,整个山体就我们两个队伍,但意大利队伍也非常友善的答应我们可以一块儿攀登。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有一段路的雪甚至到了腰部,最浅的雪也是在我的膝盖以上,整个攀登过程中就我们三个人在结组,在头里的夏尔巴是用铁锨把积雪划开再去试探裂缝,很多梯子由于裂缝的变动,梯子都是悬在裂缝的中间,根本没办法使用,所以大部分路都是我们三个结组去试路线到底有没有裂缝。

整个意大利队伍在不到6000米的时候就彻底放弃继续攀登了,因为他们评估整个风险非常大而且积雪非常厚,有的是在膝盖,有的是在腰部,所以当时整个山体就我们三个人。

上面那张图片的时候,两个夏尔巴去修路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小时都没有回来,这是我所有攀登过程中,心里最痛苦的一个阶段。

我的上面还有冰柱子往下掉,旁边也发生了非常小型的冰封,我看着下撤的这条路,非常孤独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就在想:如果我们三个真的死到这个山上可能明年才会有人知道吧,所以心里非常恐惧。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回顾丨20180202四座8000+海拔连登的女人,不简单的简丹

我们到达每个营地都不是非常顺利,甚至没有到一号营地的位置住了两天,到二号营地也没有到达二号营地的位置住了一个晚上,每条线路我们都要用非常长的时间,不是像正常你有绳结组就好了,都要去试探去开路。

甚至只因为两个夏尔巴,包括我们背负很多的的东西,所有后勤的东西全要靠我们三个人来去解决,很不容易到达了四号营地,我的向导告诉我三号营地的风很大,就不会有这么多积雪,我也非常感谢他们一直在鼓励着我,让我能撑到了四号营地。

到达四号营地之后开始了冲顶,我记得已经是18号了,第二天19号,也就是我们冲顶的那天是最后一个窗口期,冲顶的过程中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前期的无氧可能对我自己的体能消耗非常大,在冲顶的过程中继续无氧的话非常的疲惫,我记着我的频率以前在珠峰带氧气的话会走20步,然后会喘息十几秒到20秒的时间。

当天我其实可能最多能走17步,然后要喘很长很长时间,鼻涕一把、眼泪一把也很痛苦,在这种状态下一直坚持到了海拔8000米,已经能看到顶峰8000米的时候,也是出现了像上次在马卡鲁一样的眩晕状态,我的向导跟我说能不能走快一点,我当时非常生气,我跟他说:我说你要不然就给我氧气,要不然我现在就要下撤,我不想在继续攀登了。

这是我第一次登山不想冲顶,我甚至连下撤的体力都没有,非常非常的疲惫,向导告诉我坚持坚持还有十分钟就到了。从后面的8100多米到冲顶的那段距离是我用的时间最长的一段距离,甚至到最后走五六步就得喘息下。

终于到达了顶峰之后开始起了很大风,在那根本就没有办法再停留,冲完顶之后我们就遇见了意外——跟着我们一起的另外一个夏尔巴冲完顶之后,他在我前面走就已经开始左右摇摆,当时比较危险的是他摔到了路绳的左边,然后把我从他身边甩了出去,是另外一个向导做了紧急制动才没有出现更大的意外。

我心里非常恐惧,我觉得他可能已经出问题了,我过去之后把剩下速效救心丸就给他吃了,但吃完之后并没有缓解,他到达四号营地的时候已经完全的不能走路瘫倒在地下呕吐,可以判断他有脑水肿的症状,我们当时是没有办法下撤了,本来原计划是当天一定要下撤到一号营地或是大本营。

所以我在跟夏尔巴说:必须要叫直升机马上来营救他,当时给宋队打电话,因为七峰公司是比较大的直升机公司,看是否能派个直升机上来,最后确认费用非常高,当时要求要有三万美金才能去营救夏尔巴,而且已经到了中午的时间,可能当天上来人的可能性不大,我的夏尔巴坚持想把受伤的夏尔巴带到三号营地再进行营救,但是看他目前的状态完全不可能,当天晚上我一夜都没有睡。

晚上已经开始起风,把一个圆形的帐篷吹成一个三角形的帐篷,帐篷就压在我身上,在夜里夏尔巴的氧气也只剩下两个,我就在想如果第二天在营救队伍没来之前,如果氧气不够?如果他没了氧气?我应该怎么办,如果第二天我们没办法下撤,如果他死了我是应该把他拖出帐篷,还是应该再继续在帐篷里跟他一块儿等死,因为过了第二天直升机上不来我们一定会死在马纳斯鲁的四号营地。

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思想斗争,甚至在第二天,我们的卫星电话也没有电了,整个充电板也被吹出去,修好充电板充好卫星电话,我就给家人打电话,那个电话是估计是我这辈子记忆最深的一个电话,边捡着地下的牛肉干和奶酪充饥,根本没有心情再去做饭、再去烧水,就想着我能不能撑下去,还是以一种比较幽默风趣的方式告诉家里人我这会儿可能下不来,等会儿就能下去了。

也是非常幸运觉得得到了老天的眷顾,虽然c4的风非常大,我出来根本就站不住,在12点的时候直升机确认可以到达C3营地,营救的两个夏尔巴也到达了c4营地,我们就开始下撤,我在下撤过程中由于绕过那个冰壁面,我就让夏尔巴把我带到了冰壁面,他们三个人来进行这个夏尔巴的营救。

当时也能看出来一些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在当时的状况下就我一个人从c4下撤到了c3,我感觉当时跟拍大片一模一样,直升机很难降落一直在天上徘徊,找脚点飞下去飞上来,然后我就跟拍大片儿一样从山上拼命的往下冲,因为根本站不稳,风非常大,但我每走一步换一步主锁都非常的痛苦,就这样子顺利地营救了夏尔巴回到了加德满都进行救助,完成了这两次的攀登。

登山的思考与体会

这两次的攀登对我的体会不光是一些攀登上的经验,包括对夏尔巴这个行业的认识,包括对这个职业的尊重,真觉得这个行业是非常伟大的。他们没有一个非常好的保障,甚至可能没有保险,出来的时候,上到山上都不一定能不能下来,在中间遇到危险的时候谁会去救他?

这就是我两次攀登的分享,也不应该叫分享吧,应该更多的是经验教训,很多人说我是幸运,很多人说我是鲁莽,但我觉的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大山,有一个目标,登山对于我来说仅仅就是一种旅行,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可以去思考、可以去体会。

关于登山,每个人的身体差异,包括各方面的差异都不尽相同,没有一种方式是完全可以去借鉴的,我觉得只能是不断的去尝试、去改进。希望大家,还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去达到我们心中的那座高峰。

问答环节

问题一:攀登8000米以上,体能方面应该做哪些训练?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补充呢?

其实为8000米为珠峰准备的时候,我的训练只有三个月,这三个月的强度是非常大的,由于我的下肢力量不太好,在以前下山时间比较长的话会感觉到腿很吃力,膝盖会很不舒服,在这段时间我都会每天加强一个腿部力量的训练,再加上核心的训练,这是每天都会有的训练,每周会有一到两次有氧训练来增强体能的长跑。

问题二:是什么的力量让简丹女神一联攀登四座8000米以上的山呢?

我本身的计划没有4座,甚至没有连登,大家知道我是在外企工作,我们请假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甚至是为了珠峰准备要辞职,我当时是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我从珠峰下来的话,我不用再进行再一次拉练我就可以直接去登洛子峰,它的大本营到c3又是重合的,我可能可以从c4切换到c4,虽然这种想法在最后是被否定了很多次,都说是不可能C4切到c4,但也是经过努力成功了。

后面两座山完全是回来的时候,就刚好有这样的机会公司又提供这样的时间,所以我就还是初衷:能用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能达成更大的目标,尽力就好,不一定非要登顶。

问题三:2018即将到来的登山季,简丹女神有什么计划吗?

2018年跟2017年其实是一样的,我初步的计划是马卡鲁西夏邦马,还有一个更过分的可能会是K2,但也是要经过各方面精力、财力、时间都能到位,自己的训练也能跟上的前提下我会去尝试,当然这个计划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只是暂定这样子的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