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上最奇葩的一难,妖精没干坏事,神仙却干了,这一难太牵强

在《西游记》的世界观中“善”与“恶”是如何定义的呢?有人可能会说凡人是有善也有恶,而神仙则是绝对的善,那些妖怪则毫无疑问是绝对的恶,这种说法准确吗?至少蠢哥是不敢苟同的!在原著中,唐僧师徒一行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够修成正果,从他唐僧一行的角度来看,这八十一难的确是困难重重,而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看,则是又另一种考量标准,不光这八十一难的数量得凑齐,还必须精彩,不能过于雷同,于是原著中出现了最为奇葩的一难,在这一难中,妖精没做啥坏事,神仙却干了,简直不要太牵强,也让《西游记》中的是非对错的标准变得模糊起来,这位神仙也没高尚到哪去。

取经路上最奇葩的一难,妖精没干坏事,神仙却干了,这一难太牵强

(唐僧师徒剧照)

话说在原著的第三十六回至四十回中,唐僧师徒一行是到了这乌鸡国,经过一番曲折离奇的故事之后,读者们了解到了一个比较奇葩的故事,这一难居然是文殊菩萨故意安排的,与其说是安排,不如说是他私心造成的。

在这一难的故事中,乌鸡国的现任国王乃是由一只狮猁怪变的,真正的乌鸡国国王早就已经死在井里了,可是狮猁怪可恶吗?这家伙虽然冒充国王,但是一直都是致力于治理乌鸡国的国事,若不是那乌鸡国国王托梦给唐僧,只怕狮猁怪这国王还会继续当下去,后来咱们也知道,狮猁怪乃是一只被阉掉的狮子精,他自然也是没有祸害那国王的后宫的,这么一位励精图治的妖精,你在原著中应该是找不到第二个了,可以说他是啥坏事都没干。

取经路上最奇葩的一难,妖精没干坏事,神仙却干了,这一难太牵强

(乌鸡国国王剧照)

那么这狮猁怪为啥要给自己找麻烦呢?文殊菩萨自己说出了答案,原因就是文殊菩萨想要度乌鸡国国王归西,让他成为金身罗汉,可那乌鸡国国王不识好歹,与文殊菩萨(变身为普通僧人)起了言语冲突,还将文殊菩萨泡在河里三天三夜,文殊菩萨因为私愤而让狮猁怪下界惩罚乌鸡国国王(杀国王那坏事应该算在文殊菩萨头上,反倒是他在乌鸡国治理国家的这几年算是做了很多好事)。

取经路上最奇葩的一难,妖精没干坏事,神仙却干了,这一难太牵强

(狮猁怪)

真相大白后让人不禁感叹:“这特么,算什么理啊?”文殊菩萨怎么说也是四大菩萨之一,一点儿慈悲之心都没有,与一个凡人斗气,还有了私愤,让自己的坐骑下界为妖,可以说狮猁怪是没有错的,他做的一切都是菩萨的指使,而且这家伙把乌鸡国治理得风调雨顺,乃是个好妖,也就是说狮猁怪不仅不算作了坏事,无论是从菩萨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乌鸡国国民的角度来看,狮猁怪反而是立了大功,而这文殊菩萨丝毫没有一点儿慈悲的意思,做了这么件坏事,他还挺理直气壮的。

取经路上最奇葩的一难,妖精没干坏事,神仙却干了,这一难太牵强

(文殊菩萨剧照)

要说这九九八十一难之中最为奇葩的就数这一难了,简直有些是非黑白不分的感觉,文殊菩萨居然也会为了私仇报复凡人,作为反派而存在的狮猁怪则是做了好事,那仙与妖的区别又在哪呢?若是不能克制内心的愤恨,神仙也不见得高尚,若是能够积德行善,妖也不见得都该死,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