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真的有利于数学思维吗?

虹一法师


奥数真的有利于数学思维吗?在当前奥数比赛全面停止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反映出家长的对数学的外行和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

按照统计学正态分布的规律,大部分人学习数学注定效果一般,只有极少比例的人数学学得很好,也会有很少的人一点都搞不懂数学。这样看来,我国的数学课本在编写时按照减负的思路来进行是有道理的,因为按照统计规律,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只能是小修小补而已。

但是谁甘愿平庸呢?各种奥数的学习班争相出现,有些中小学的招生也参考了奥数的学习情况。然而,这样就只能是少数人得益,必定招来大多数家长的强力抵制,终于导致了奥数类比赛的全面叫停。

实际上很多家长所说的奥数,只是奥数培训班而已,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还是不同的。这些培训班或者比赛,都是补充了很多课内见不到的内容,小孩学完能否完全吸收见仁见智,只能说是一种社会风行的东西而已。

提高数学水平的方法很多,不见得非要跟“奥数”两字扯上关系不可。现在书店里经常可见的数学游戏类书籍也可以买来看看,名校中的重点班也会补充很多超出课本的内容去满足数学尖子的要求。能够钻研进去的学生,各种相关的信息收集得越来越多,就会知道从何处着手学习数学知识对自己帮助最大。一些数学能力极强的学生,可能以自学为主,不用参加任何培训班,当然如果遇到数学竞赛,最好还是要参加的。

对于那些适应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奥数课程甚至是奥数类比赛肯定有益于提高数学思维,但也不能只限于奥数,因为补充数学营养的方法太多了,只盯紧奥数说明很外行甚至有点可笑。但这种灵活的课外训练带有智力测验的性质,不适应的孩子明白了自己的真实状况后,大部分会一蹶不振,课内的数学学习也没劲了;只有极少数能靠坚强的意志以勤补拙,逆袭成功。

高考之前,高中生们刻苦训练了三年,很多人才勉强能顺利做一些数学题。考上大学后,除了名校的学生外,可以说大部分大学生都不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这里面就关乎真正数学能力的养成,可能高中那样的无效率长时间的训练,只能让人死记硬背类型题的解题过程而已,无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活用知识的能力。这也促使家长们寻求类似“奥数”这样的课外培训,但是数学高手的成长是多方面机缘巧合的结果,不是“奥数”一参加就能简单解决的。


JohnTim2018


我觉得小孩学点逻辑学、演绎法和归纳法,对提高数学思维很有好处。至于奥数可学可不学,但小升初要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