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这株水稻单株有22支穗,每穗有283粒,算是高产的啦!今年预计收成可以达到320万元左右。”

近日,在浦城县临江镇种粮大户马芳华的稻田里,他一边查看待收割的水稻生长情况,一边乐呵呵地盘算着今年的收成。就在三年前,谁也不相信那个成天穿着皮鞋,开着轿车的“马总”真能变成眼前这挽着裤腿、穿着拖鞋、满身泥土的地道农民,脚踏实地扎根在流转来的1800多亩土地上,把种好粮当成一份值得努力奋斗的事业。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马芳华在田间数穗

“选择当农民,等于把钱埋在土里,每次看到收成的时候都特别开心!”马芳华说,2016年以前,他和种粮基本不沾边,可以算是个“农盲”。

那时,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的马芳华面临着丹桂市场走向低迷、工程款难结的困境,于是准备转型另谋出路。

“原本准备把培育丹桂苗木流转来的200亩田腾出来还给农户,可是他们担心土里根系残留太多影响种粮,要求我复耕一年后再还给他们。”马芳华说,没办法,那就学种田吧,浦城大米在福州等地一直很受欢迎,既然已经要种200多亩地,何不多租些田来种?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查看长势

说干就干

2017年春节假期一过,他便来到了临江镇三农服务中心了解土地流转及再生稻项目。

“农村很多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少量种点粮食自给自足,像他这样主动提出要大面积种植的人很少了。”临江镇三农服务中心主任潘日明说,如果有个能手能带头科学种田,更能保证粮食的稳定。

当年,由于来不及种再生稻,马芳华在潘日明的指导下种起了单季稻,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严格控制有机肥、复合肥等施用比例,尝到了亩赚一两百元的甜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种粮的决心,今年,他的1800多亩水稻成为了我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收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马芳华种粮不仅在数量上下功夫,更在质量上做文章。当天,在他的万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烘干房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安装提升机。今年,马芳华投资近200万元引进8台技术水平领先的稻谷烘干机并建设烘干房。据介绍,该套设备采用水磨除尘技术,通过电脑控温,利用蒸汽烘干,将大米水分严格控制在13.5%的国家标准,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浦城大米的原始口感,也解决了人工晾晒效率低且晾晒不均匀等问题。

“这些大家伙一天能烘干140吨大米,而且烘干一批只要14个小时。”马芳华说,明年一月,他还准备建设年可育秧10万盘的育秧大棚,为培苗做好准备。

此外,他还投入了70余万元购置高速插秧机、大型旋耕机、收割机,推动全程机械化服务,并带动农民合作经营,增收创收。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装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从对农业知之甚少的“农盲”到成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农忙”,离不开马芳华刨根问底的韧性。为什么机插秧龄要比手插秧龄早十天?为什么种子要进行暗化处理?防虫网和地膜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只要一遇到问题,马芳华立即向高级农艺师潘日明请教。

“打从种粮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肯学肯钻,看到他对种好优质稻的决心,他的妻子也从最初的反对变为全力支持。”潘日明笑着说。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工人正在安装提升机

“现在国家政策好,对农民发展粮食种植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粮食产能区项目补贴。我就想踏踏实实种好优质稻,带动周边农民推广种植再生稻,为打响浦城大米的绿色品牌出一份绵薄之力。”马芳华说,秋收之后,他又将为如何打开粮食销路忙碌起来……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邱春静 柳志勇)

往期回顾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制 作: 中 共 浦 城 县 委 宣 传 部

策 划:王树瑜

值班主任:吴勇君

编 辑:练军强 刘莉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浦城种粮大户马芳华:“只要肯干,土里总能刨出‘金子’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