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有黄帝和炎帝这两个人吗?起源是什么?

我叫官宣


有,黄帝是一个人,炎帝不止一个。要说这两个伟人,得从距今9000年女娲说起。

女娲生活在湖南会同县连山乡的连山洞,山洞天花板有缝隙,后人称“不周山”(《山海经》说“有山不合曰不周山”)。女娲用石灰浆修补天花板缝隙,人称“女娲补天”;用柱子顶住天花板薄弱处,这叫“天柱”(所以会同西边邻县叫天柱县,古人西迁后把历史记忆带过去了);为防止柱子陷入泥土,用乌龟做柱子垫脚,为防它乱爬就砍掉四足,这叫“断鳌足以立四极”。传统建筑特别是湖南的建筑,以柱为骨架,柱下垫磉盘岩,房檐用石灰刷屋檐线的建筑文化就出自女娲补天。

女娲去世后,按母系社会的传统,应当由女性优秀人物、女娲的助手、专门负责取水和泥做泥水活的共工接位。由于女娲能力太强,经过几十年发展,早已不是几十口人的小部落了,方圆百里皆归女娲一族,部落首领拥有无上的权利和荣耀。于是女娲的另一助手、专门负责打柴烧火的祝融通过内部战争打败了共工,取得了帝位。共工怨恨祝融破坏政治规矩却又无可耐何,使用女人小家子脾气,把“圣地”连山洞砸了个稀巴烂,撞断了柱子导致天花板垮塌,这叫“共工怒触不周山”。由于洞顶垮塌,应力改变,旁侧一小洞的天窗发生位移,在洞内看日月星辰均不在原位了,所以史书说“故日月星辰移焉”。

祝融接过女娲的帝位后,看山洞已无法居住,于是搬到附有三块巨石的地方搭棚子居住。从此开启了屋居时代、父系时代和权利争夺时代。祝融因火得位,视火为图腾,人称炎帝。距今8000多年。他以连山地形地貌为依据,总结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写了一部“书”以指导农事活动,人称《连山易》,那时没有啥记录书写工具,只能靠记忆传承,后来有了纸笔人们才将它写在书上,唯一的一本保存在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随着气候变暖,北方冰雪逐渐消融,人们逐渐向北迁移,炎帝文化也逐渐向北传播。首先沿着沅水向下游传播,距今约7800年创造了辉煌的高庙文化,出现了“火““凤凰”“高楼″等图腾。传到洞庭湖又创造了辉煌的城头山文化距今约6000年。然后沿长江向下游、向北传播,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炎帝文化的传播不一定是家族的迁移,主要还是文化接力。炎帝文化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势力大的部落首领都自称炎帝,到后期开始出现部落联盟,只有联盟首领才称炎帝。

随着北方冰雪消融,草原生态形成,游牧民族得以发展壮大,与炎帝集团发生冲突。大约距今4600年,北方领袖黄帝率领军队与炎帝军队大战一场,炎帝失败,当时的炎帝叫罔榆,被追至洞庭以南。炎帝失败后放弃政治,专攻医药,留下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后来炎帝遇断肠草,死后葬在今炎陵县。炎帝去世后,他的属下蚩尤率部反抗,兵败被杀,族人被赶至西南一带,就是现在的苗族。

从此,中国的政治中心传到了北方,南方逐渐沦为荒蛮。

黄帝为了防止炎帝族人造反,派儿子昌意带兵驻扎在今会同县若水镇,所以史书记载“昌意降居若水”,原因之一是会同乃炎帝发祥地,之二是监视苗民。

黄帝去世后,帝位又传了几代,都是在黄帝族内部争夺。由于交通不便,远离政治中心的部落常造反而中央又难以应付。到尧帝时,山东一带原属炎帝族的十个部落有不臣之心,尧帝派后羿去解决,后羿想开战又找不到借口,于是说:“你们的祖先不是很懂医药吗?请献长生不老药来!”这十个部落首领一合计,造了一毒丸献上。后羿拿到药后,不敢吃担心被放毒,又不甘送别人吃怕真是长生药,于是给老婆姮娥吃,结果一命呜呼。第二天,旁人问:“大将军你老婆呢?”后羿气乎乎地说:“吃药升天了!”(傻瓜不懂以为成仙了)。后羿命人抓来十首领,唰唰唰射了九个,留下一个种以防医药失传,也怕自己控制不了山东一带出动乱。由于这些部落拜日,部落首领人称红太阳,所以就留下了后羿射日的传说。

会同女娲故里尚未开发,不收门票,有兴趣前来研究者本人免费陪同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