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兴平:送九月九


家在兴平:送九月九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送九月九与重阳节到底有什么联系,不是很清楚。南韩村人在重阳节好象没有特别的活动,对送九月九却非常重视。

家在兴平:送九月九

送九月九,也叫“追节”或“追姐”,是舅舅家的一项责任,送的可以是枣糕、花糕、柿子等,取走高、人往高处走、事事如意的意思。

家在兴平:送九月九

我小时候见的最多的却是送“大(音duo)馍”,在“提货笼笼”里装12个,可能跟十二属相有关。“大馍”用发面蒸成,取一块发面,擀成厚不足半寸、直径4-5寸的圆饼,在一边抹上一点棉籽油,对折,再弯成马蹄形,用梳子在顶上扎几排小眼,上笼蒸出来。可能因为比一般的馒头要大一些,故名,也可能寓意着祝愿亲戚家比一般人家要大而殷实一些。

家在兴平:送九月九

送九月九的时间大约在忙罢略靠后一些,但必须在九月九日之前,送的人可以是舅舅,也可以是舅舅家的其他人。两家人见面也无非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戚见面说说话,联络感情。

送九月九还有一项特殊的意义,“不追九月九,亲戚两丢手”。亲戚始于婚配,而结束于不再送九月九。联姻的一辈百年之后,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子孙关系渐疏,老舅舅家不再有人来送九月九,亲戚关系即告结束,不用再每年走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