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裝備 之 格魯達衛星

“格魯達”衛星系統是由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建立起來的一個區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該系統由一顆靜止軌道衛星、衛星控制設施、網絡控制中心和若干個地面通信關口站及廣大用戶終端構成。該衛星定點於123°(E),覆蓋整個亞洲地區。星上共有140個L頻段點波束,覆蓋我國的約45個點波束。該星可支持11000條話音信道及200萬用戶應用。可向用戶提供雙模的話音、傳真、低速數據服務以及區域性漫遊等項目服務。我國已經在部分地區根據“村村通”項目的需要開展了此項業務應用。

太空裝備 之 格魯達衛星

2006年,“格魯達”系統與國際移動衛星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到2011年,該公司實際上已經破產並停止運營,其資產被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接管。

亞洲蜂窩衛星是世界上第一顆區域性地球靜止軌道個人移動通信衛星,又名格魯達-1號(Garuda-1),於2000年2月12日發射,定點在東經123度。衛星高6m,質量4500kg,壽命初期電源功率為14kW,是美國洛馬通信公司採用最新的A2100-AXX平臺製造的。星上裝有兩副直徑12m的收發大型傘狀天線,工作在L頻段,產生150個點波束,覆蓋佔世界人口60%的亞太地區,整星具有10000路同時通話的容量。地面用的手機由愛立信公司製造。

自衛星工作以來,平均每天每個手持機用戶使用此衛星系統的時間還不到3分鐘。為此,在印度尼西亞農村各地安裝了許多固定電話,因話費相對便宜,平均每天每個終端使用衛星時間達到了45分鐘,比移動電話業務效益好得多。

太空裝備 之 格魯達衛星

最早問世的移動通信衛星是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至今已發展了四代。第一代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採用全球波束,容量較小;第二代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開始採用區域波束,並通過頻率複用技術增加容量;第三代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能形成上百個點波束,載荷採用數字化,可實現用戶間的直接通信以及靈活分配衛星的功率、帶寬和波束;第四代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採用輔助地面組件(ATC)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天地融合的衛星-地面移動通信系統,提供4G服務。

目前,在軌提供業務的主要是第三代、第四代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其中,第三代衛星的主要技術特徵是採用多波束形成技術、大型通信衛星平臺技術、大型可展開天線技術、星上處理和交換技術,其典型衛星是國際移動衛星-4(Inmarsat-4)、阿聯酋的“瑟拉亞”(Thuraya)衛星和印尼的“格魯達”(Gaurda)衛星;第四代衛星的主要技術特徵是採用地基波束成形技術(GBBF)、大型可展開天線技術、輔助地面組件技術等,其典型衛星是美國第三代、第四代靜止軌道移動通信衛星之所以都採用大型可展開天線技術,是為了增強衛星性能,縮小用戶終端的尺寸,其中第四代衛星的天線更大。未來,衛星通信終端與地面通信終端的兼容性還將進一步提高,從而能大大增加衛星通信業務進軍地面無線通信市場的競爭力。

太空裝備 之 格魯達衛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