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我爱的良苦用心?

熊玲: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我爱的良苦用心?

我们常听到有的孩子感言:每当看到某某同学,有无微不至爱他们、懂他们的父母亲,他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让我好生羡慕。我从没感觉到父母对我的爱,我也对父母没啥感情。我讨厌我的父母,他们只会对我说“必须,一定要,不然,就会”。我恨他们总是否定我,责备我…

我们也常听到有的父母叹到:我的孩子咋不像我?我们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那样(不好)?

这是一个原因何在的疑问,属于“我(他)是谁”范畴的话题。读懂我们自己是谁,是怎样成了现在这样的我,或许会知到你的孩子怎么是那样;或许你的父母是好样的,他们教导出的你也是好样的。可你想不通,到了自己的孩子,无论你按照或不按照父母教你的方式,也无论你怎么对他,他总是不能如你所愿的样子,为什么?这的确是个难解的疑问。

或许正是你执意要求他成为,你想他成为的“好模样”,他才抗拒你。他抗拒的不是“好样”,而是你们的执意。

熊玲: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我爱的良苦用心?

我们知道,人不会讨厌好东西,犹如人不会跟钱过不去一样。一个人若执意拒绝“好样”,那意味着这个“好样”有问题。理论上,我们承认,父母的为人和行为是好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好样的父母生养出“不好”的子女,那养育者的好,未必是好。我们发现,在许多好父母的做法里,混进了“坏人坏法”——他们讨厌孩子不听话、怀恨孩子没出息、轻视孩子的好奇心、强迫孩子学奥术、埋怨孩子贪玩、蔑视孩子的好胜心......

人成长的过程中,其自尊心能承受“责任与付出”之重,却不能承受“否定与藐视”之轻。

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呢?

“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

孩子,是上帝送给父母的礼物。不管她像什么,都请你接受。或许,这份礼物不好,有残缺,甚至她带给你的是刺伤你的剑,但只有你的韧性能化解她持剑的愤恨;也或许她捎来的是绝情,但只有你的容纳,可以冰释她冷酷的心。

熊玲: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我爱的良苦用心?

如果你真正的爱一个人,那么你是不会嫌弃对方有不好,甚至不会感觉对方有不好。

你对孩子的坚持不懈的真实的接受,他会收到的。

天下没有不对的父母,也没有有错的孩子。无论我们是成年的父母,还是未成年的孩子,都需要善待自己,爱你的存在,让自己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