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你想当什么?” “孩子”

昨晚跟我妈打了个电话,诉了一下近来的衷肠。

我妈问我是不是想家了,我倔强地说“才没有”。

我妈笑着说我,都这么大了,还和小时候一样,喜欢“说反话”。

“长大以后你想当什么?” “孩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碰到别的小孩的时候,孩子妈妈不再让孩子叫我姐姐,而是叫阿姨。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妈开始关心我的终身大事,甚至还半真半假地说要给我相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越来越喜欢蹭儿童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不想变化,逃避责任,讨厌交际,只想活在自己认为的单纯美好的世界里......

我的确已经“这么大了”,可是我就是从心底里不愿承认,不肯面对,不想长大。

“长大以后你想当什么?” “孩子”

我去知乎上搜了一下,发现这世上,不想长大的人,不止我一个。

我才知道,我们这群“不想长大”的人,其实得了一种病——

彼得·潘综合征。

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

在他的世界里,有仙子,有海盗,甚至还有美丽的人鱼。

因为一切轻松美好且难得,所以他永远也不想长大。

别说,这种描述,还真是一针见血。

我承认,我不想长大,是因为想借助逃避的方式,暂缓承担一些必须承担的东西。

我一直暗示自己说,时间还早,时间还早,我可以等等再长大。

其实,时间已经不早了。

“长大以后你想当什么?” “孩子”

这种逃避不但可耻,而且无用。

不愿长大的人,最后都极大可能会陷入这样一种两手空空的境地里:

既没能永远躲在自己的童真世界里,又被迫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踏入成人世界。

我在逃避成长的时候,总是抱着“这种事肯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然后固步自封。

如果真有契机降临的一天,以我现在的心智是否能应付得来,我真没把握。

所以,与其被动地被推着往前,倒不如选择主动成长。

“长大以后你想当什么?” “孩子”

童话世界永远只是童话世界。

真实生活里,有欢乐,也有苦痛。

我们希望永远沉溺在童话世界里,这种美梦想来也是懦弱自私的。

懦弱体现为,还没开始踏入成人世界,就主动认输。

自私表现在,自在留给自己,压力和现实让别人替我们承担面对。

或许有的人不愿长大是想坚守童真,不甘堕入复杂“成人世界”的深渊。

可明知道成人世界不怎么美丽却依旧甘愿“以身犯险”的大人们,也一样伟大。

蔡康永曾说:“长大是一个扫兴的过程。”

扫兴的事,我们自然都不愿去做。

可扫兴的事,也总需要有人去做。

我看来,成长也是一个不断传递的过程。

大人以前也都是孩子。

因为有了想要守护的人,大人才成为了大人。

自己做扫兴的事,守护后来者的童真与欢乐。

这就是成长,也是勇气和担当。

我们只有在天塌下来之前,练好自己的肩膀。

才能换下之前那个为我们顶天立地的人。

才能让天一直不塌下来,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

如果不喜现在的世界,就快点长大,创造你所愿的世界。

然后老了之后,可以骄傲地跟后来者们说:

看,这是老子们为你们打下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