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接着来说这本《洪业:清朝开国史》。说到明朝“死亡时刻”的到来,其实不光是因为经济上的通货膨胀、资金断流,还有一个雪上加霜的原因,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困局:挨不过的天灾。

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天灾为什么挨不过呢?现代的气象学研究表明,在1615年到1675年这段时间,全球气温下降了2到3摄氏度。别小看这点降温,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当时北方的农作物生长,比往年短了两周左右。同时,水旱灾害频发,人口大量死亡,而当时的卫生条件下,这又导致了瘟疫。从1626年至1640年,明帝国发生了连续性的自然灾害和瘟疫,人口大量减少。而这个现象,不只是明朝,当时的欧洲和印度也有发生。

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在同时期稍后,1645年到1715年间,出现了太阳能量最小时期,地球表面温度降到了公元100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段时间在欧洲被称为“路易十四小冰河时代”,因为它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的时间基本重合。而明朝遭遇的天灾,可能就是路易十四小冰河时代的前奏。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加剧了欧洲和中国的政局动荡,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来看都很糟糕,身陷其中的明朝,终于没能幸免。

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说到这可能你会有一个疑问:既然说气候环境和全球经济环境都是一种系统性的灾难,那为什么同一时间段的女真人没事呢?他们没受影响,反而还不断强大起来?

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没错,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很悖论的解释,那就是,明朝已经是全球贸易体系的一份子,有超前的货币化薪酬制度,而这种先进、超前,决定了明朝对全球经贸体系的高度依赖。而女真部落呢?别说全球贸易体系,他们连货币化还没实现呢。

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努尔哈赤崛起之前,女真部族的经济来源是用人参、貂皮之类的土产,换取明朝的铁器等物品,这种非常初级的经济,跟全球经贸体系和结算体系不沾边,所以受的影响就小。而小冰河期气候,虽然也对东北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影响,但农作物不是女真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他们还有畜牧、渔猎、采摘,受的影响相对也小。至于瘟疫,东北地区的严寒气候阻止了瘟疫的扩散。这样看来,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冰天雪地的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在这个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反而成了一种保护。

明朝灭亡三大困局,这次来说说第二个,挨不过的天灾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