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引言

到了明朝,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步入尾声了,封建程度到达顶峰,即将衰落,在明朝末年,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进入历史寒冷期,气温骤降,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经济和政治的衰败,对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鼠疫、瘟疫爆发,水灾、饥荒和瘟疫的爆发接连不断形成恶性循环,不利的自然环境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明朝末年,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经济衰败,政府下令增加税收,人民生活极其困苦,阶级矛盾不断被激化,最终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最终忍无可忍,农民起义爆发,原本就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社会更加动荡,是明朝的国力逐渐衰微,经济衰退,政局动荡,官员贪腐严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由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水旱灾害频繁,导致农业难以正常发展,粮食生产不足,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经济衰落,政府为了维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开始横征暴敛,政党之间的斗争激烈,官场腐败,民心涣散,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明朝疆域地图

明朝后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灾害频发,导致政治经济的衰退,政治上,官员为了谋生,无难之下走上贪腐之路,党政严重,经济上,受到灾害影响的程度更甚,农牧业减产,经济衰败,税收增加,百姓的正常生活难以维持。

明朝的自然环境状况

明朝末年,灾荒瘟疫频繁,百姓流亡,其后进入寒冷期,温度跌入有史以来的最低点,那个时期被称为小冰河时期,因为酷寒,北方的降雨、降雪开始难移,原本气候温和的南方温度也有所降低,气温极低的条件下,粮食产量也大大缩减。

明朝中后期,降水量极其不稳定,多次出现暴雨天气,洪涝灾害频发,由于明朝中后期气候突变,温度降低,致使温暖的南方地区降雨量增加,北方的降雨范围南移,由于当时的水利工程和排水体系并不是很健全,大片农田被淹没,大雨和洪水摧毁了许多房屋和道路,交通几乎瘫痪,许多灾民没有了家,流离失所。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明朝街景图

《明史》中记载:“秋七月癸酉,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副之,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讨本雅失里。八月甲寅,丘福败绩于胪朐河,福及聪、真、忠、远皆战死。庚申,张辅败贼于咸子关。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明朝中期以后,降雨量大大下降,出现全国性的旱灾,旱灾的频率也不断增加,旱灾次数增多,明朝疆域面积辽阔,北方地区面积较大,受旱灾影响明显,面积较小的南方地区虽然气候湿润,但是也受到了旱灾的影响,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减少,更不能维持幅员那么辽阔元朝的水资源的需求了。

明朝末年,蝗灾、鼠疫频发,北方地区较为严重,北京、陕西等北方地区爆发多次鼠疫等各种瘟疫,导致大量人口伤亡,明朝中后期,人口数量锐减,劳动力减少,农业耕作效率降低,原本受灾严重的农业更是难以恢复和发展,农业作为经济的基础,境况窘迫。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明朝冰川雪景图

明朝的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明朝末期自然灾害频发,而且灾害爆发的频率高,种类多,如水灾、旱灾、鼠疫、蝗灾等等,每当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都需要政府去救助,开仓赈济,但是明朝末年,政府的救灾能力并不强,每出动一次,就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更何况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加上明朝疆域面积辽阔,就在成本更大,损失更大,经济入不敷出。

因为鼠疫、蝗灾等瘟疫总是爆发,而且大都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开始,次数多了之后,一个地区的承受能力达到顶峰,逐渐崩溃,鼠疫和蝗灾,这一动物类的灾害,对生态圈的影响巨大,粮食减产,草地覆盖面积缩小,牲畜的实物没有了来源,农牧业受到严重的打击,经济衰败,生活的基本需求难以维持,农业发展陷入困境。

水灾和旱灾的爆发,造成水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均,对农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旱灾爆发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难以对抗自然灾害,水利灌溉体系尚未健全,在原本产量就不高的时代,产量衰减,百姓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水灾爆发后,政府的救助体系并不健全,水资源过多,淹没大量农田,道路和房屋,众多百姓流亡,社会一片动荡。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明朝末年瘟疫图

自然灾害爆发频繁,导致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民不聊生,政府官员的生活也难以保持原来的状态,官员和统治者为了达到以前的生活水平,便开始搜刮百姓油脂,横征暴敛,增加税收,原本来温饱都难以解决的百姓又被沉重的赋税给压倒了,生活甚至性命都难以维持,众多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政府统治,农民起义爆发。

《明史》中记载:“夏四月甲午朔,以灾异数见求直言。乙未,免浙江被灾税粮。丁酉,方瑛攻铜彭藕洞苗,悉平之。丁未,录囚。癸丑,罢团营。乙卯,孛来寇宁夏,参将种兴战死。五月辛未,安远侯柳溥备宣、大边。是月,以石亨言下御史杨瑄、张鹏狱。”

经济衰败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经济上出现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到政治统治和社会生活,政府强行恢复经济,实施暴政,使人民生活更加痛苦,众多百姓在逼迫之下,无奈发动起义,进行反抗,社会局面动荡,政治环境混乱,这些状况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百姓流亡图景

《明代诗别裁集》中记载:“〈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由于经济上的衰退,政府官员的生活难以像往常一样,慢慢地,许多官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开始走向了贪腐的道路,进而,导致内部利益纷争不断,无心打理政治事宜,政治一度陷入混乱的状态,内部的斗争,暴政,苛捐杂税,使明朝分崩离析,加速灭亡。

经济衰退,对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来说,受影响最大的是农业,当时的农耕条件又不足以强大到抵御天灾人祸,原本产量就不高的农业更是雪上加霜,加上各种各样瘟疫的爆发,众多百姓流亡,横尸遍野,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数量锐减。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农民起义图

《明史》中记载:“北京立四丈表,冬至日午正,测得景辰七丈九尺八寸五分。随以简仪测到太阳南至地平二十六度四十六分半,为半弧背。求得矢度,五度九十一分半。置周天半径,截矢余五十四度九十六分为股,乃本地支戴日下之度。以弦股别句术,求得句二十六度一下七分六十六秒,为日出地半弧弦。”

由于自然灾害严重,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政治上,统治阶层对百姓增加税收,实施暴政,经济上,损失惨重,农业严重减产,社会上,更是一片惨状,百姓流亡,难以生存,在走投无路之下,农民起义爆发,众多农民团结一致,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明朝走向灭亡。

结语

明朝中后期,自然环境恶劣,各种瘟疫和水旱灾害频发,气候急剧变化,温度降低,进入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明朝疆域辽阔,一旦灾害爆发,政府救济的力量难以触及所有地区,况且,自然灾害频发,逐渐地,明朝政治经济衰败,社会动荡,最终走向灭亡。

明灭:天灾?抑或人祸?自然环境的恶化或许是充要条件

旱灾场景

明朝的自然灾害对明朝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影响巨大,在经济上,农作物产量骤减,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政治上,统治者实施暴政,增加税收,内乱严重,政局动荡,社会上,百姓流亡,生活困苦,农民起义爆发,加速了明朝的衰亡。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巨大影响,明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损失惨重,

明朝中后期,水旱灾害频发,对于灌溉体系尚需完善的农业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考验,小农经济又极其脆弱,必须依靠政府才能抵御这些天灾,但是明朝疆域那么辽阔,政府的灾后赈济难以触及每一个地区,加上官员贪腐严重,人民的生活更是难以得到保障,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加速明朝的灭亡。

明朝中后期,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时代,偏偏这些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巨大,导致经济水平下降,入不敷出,政治上,官员贪腐成风,内乱严重,社会上和谐安定的场景不复存在,动荡不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爆发了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灭亡,所以,自然环境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明史》《明通鉴》《明会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