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信明:这个悲催的诗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诗

元代文人辛文房编撰的《唐才子传》记载了一个悲催诗人的故事。这个人叫崔信明。

崔信明:这个悲催的诗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诗

崔信明,生卒年不详。是隋末唐初人物。这人是山东益都人。小时候据说很聪明,记性贼好,稍微长大一点后就以文章闻名于世。他有个老乡叫高孝基,在京城里做组织部副部长,长期搞人事工作,非常能识人,他就这么评价崔信明说:“这小子才华横溢,可惜没有没有个合适的位子。”

后来,崔信明终于在隋炀帝手上混了一个尧城县令的小官。这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窦建德建国称王,崔信明的弟弟在他那里混得风生水起,就想拉拢哥哥来一起享福。谁知,崔信明很有原则,不愿同流合污,便连夜翻墙跑了,躲到了太行山中。

过了若干年,大概是隐居博得一个好名声,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一纸诏书来到家中,让他去担任陕西兴势这个地方的副县长,后来扶正去另外一个地方当了县令,最终死在了县令任上。

崔信明:这个悲催的诗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诗

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的文才骄傲地不得了,自以为比李百药还要厉害。这时有个荥阳人郑世翼,在扬州当录事参军这样的小官,也是个恃才傲物之人。两人冤家路窄,在船上碰到了。

郑世翼说:听说先生写出了“枫落吴江冷”这样的句子,不知其他诗作怎么样?希望先生不要吝惜,拿出来一起学习学习!

这可把崔信明牛逼坏了,欣然把自己多年的旧作拿了出来。

郑世翼浏览了一下,还没看完,就说道:“真是所见不如所闻!”说完把诗稿仍到了水里,驾着小船跑了。

就这样,崔信明流传下来的诗作只有一首加“枫落呈江冷”一个断句。

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1.千万莫装逼——文艺青年

2.论双机备份的重要性——IT男

3.交友要慎——社会学家

4.学会游泳,很有必要——孙杨

崔信明:这个悲催的诗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诗

好吧,我们还是来看看其留下的唯一一首诗作咋样。

《送金竟陵人蜀》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采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初唐时,律诗发展远未成熟。本诗形式上保留了南北朝诗人的特点,内容却显得较为质朴,摹景也并不出色。如果是这样的诗作,确实只能说一般,还不如“枫落吴江冷”这一断句来得韵味。

崔信明:这个悲催的诗人,最出名的是一句诗

原文:

信明,青州人。少英敏,及长,强记,美文章。高孝基语人曰:“崔生才冠一时,但恨位不到耳。”隋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信明弟仕贼,劝信明降节,当得美官。不肯従,遂逾城去,隐太行山中。唐贞观六年,诏即家拜兴势丞,迁秦川令,卒。信明恃才蹇亢,尝自矜其文。时有扬州录事参军荥阳郑世翼,亦骜倨忤物,遇信明于江中,谓曰:“闻君有‘枫落呈江冷’之句,仍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旧制。郑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卷于水中,引舟而去。今其诗传者数篇而已。

这“枫冷吴江”确实还比较出名,很多诗人在其作品中化用过。

绮罗香·红叶【宋】张炎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又如:

鹧鸪天·枫落吴江肃晓霜[宋] 曹勋枫落吴江肃晓霜。洞庭波静耿云光。芳苞照眼黄金嫩,纤指开新白玉香。盐胜雪,喜初尝。微酸历齿助新妆。直须满劝三山酒,更喜持杯云水乡。

这个悲催诗人,能有一句诗名传千古,也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