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

「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

开/栏/的/话

即日起,郑州检察微信、微博、网站陆续推出2018年“郑州检察好故事”系列报道。“郑州检察好故事”由郑州市检察院征集,来自郑州检察机关基层一线。这其中有立足检察职能、护航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集体,有视责任如生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的先进个人,每一个故事都激励人心、催人奋进,能够鲜活立体地展示检察干警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

生命的绿叶

追记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干警

郑书军

她活着是一片盎然生机

她飘落是一道亮丽彩虹

她立着是一个翠绿人生

她躺下与泥土化为永恒

——《一片绿叶》

「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

他是管城区检察院的“诗人检察官”;他是朋友和同事眼中的“老好人”;他是妻子和女儿眼中的“好丈夫”、“好父亲”;他是出自“乡土”、走进城市的农村孩子;他既热衷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又始终保持着淳朴的本色……他,就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已故干警——郑书军。

1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心与书贴在一起

一同呼吸

饥渴与营养走到一起

开始汲取

——《书店有感》

「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

郑书军(右)

1987年8月,郑书军从河南政法管理学院毕业后分配至管城区检察院工作。自从走进院门的那一刻起,郑书军先后在起诉、民行、政工、监察、办公室、法纪科工作。十五年间,无论是作为书记员、检察员,还是副主任、副科长,他始终坚持学习。“有时候,遇到难题的他,宁愿不吃饭也要把问题弄明白。”他的同事说,“书军的钻研精神,我们可都比不上。”

“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上,我都是一张白纸。很多看似简单的工作,没点真本事还真干不好。”郑书军一有空就钻研业务,白天跟着部门领导和老同志学,晚上回家啃书本加深理解。

“他最喜欢逛书店,关于文学和法律的书,看到就往家里搬。”同事告诉记者,几年下来,郑书军装看过的书已经整整的摆满了两个书柜。

学以致用,是郑书军的目的。他经常半夜摸黑起床,又是翻书、又是朗诵,为的就是把自己灵光一现的想法记录下来。受不了他的“折腾”,无奈的妻子只能把他请到阳台上。在院办公室工作时,郑书军为了把负责的宣传工作干好,自己掏腰包购置书籍和器材学习摄影,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照相水平提升到了专业水准;他曾经付钱给出租车司机,替别人上街“拉活儿”,只为让司机在副驾驶坐着教自己开车……几年下来,在小阳台上完成的一篇篇诗歌和文章已经汇集成册并出版,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工作技能已经把他武装成为了“驾驶、摄影、办案、文章”样样精通的“全才”。

2002年底,郑书军的散文诗《生命的绿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接到奖牌的那天,郑书军激动地久久不能言语。有人说:“书军,快把奖牌拿回家给老婆孩子看看吧!”郑书军却答道:“这是院里的荣誉,还是放在单位,给单位争光吧……”

2

他的办公桌一直延伸到女儿病床前

我是中国检察官

为了一个信念

我把神圣的职责记心间

我是中国检察官

为了一个理想

我把沉重的使命担在肩

——《中国检察官》

郑书军面容清瘦,薄薄的眼镜片下面藏着一双清澈的眼睛,拿笔的手指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从检十七年,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干警,从一个孩子成长成为慈祥的父亲,却依然笔耕不辍。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人们总能看到他在昏暗的台灯下伏案工作的身影。

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向来有“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定罪量刑难”和“干扰阻力大”的“三难一大”之称。在反渎职侵权科的三年里,郑书军从一个文弱书生成长为一名兼具儒雅气质和英勇无畏精神的“儒将”。他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成功主办了多起重大案件。2001年的一个暴雨夜,郑书军在凌晨两点多接到电话:一个案件的主要证人出现了,需要立即前往调查取证……他二话没说就出了门。

风雨交加,积水横流,郑书军和同事很久都没有找到证人的家门。“当时我想回去,书军说不行,找不着就不回去”,当时的同事回忆说。那天,找到证人家时,天已经亮了。

2002年7月18日晚,郑书军接到通知,要为某刑讯逼供案件参评精品案件准备材料。一连两天,他上班时整理材料,休息时思考文章结构,在生病的女儿病床前边写边改,提前一个星期完成了数十页的汇报材料。最终,该案在郑州市十佳精品案件评比活动中榜上有名。

去世前不久,郑书军在下楼梯时不慎扭伤导致骨裂,脚踝打上了重重的石膏,只能卧床养伤。这可急坏了心系工作的他。据同事回忆,当时郑书军经常打电话回单位询问案件的办理情况。为了让他安心,部门的两位同事隔三差五就去家里看望他,除了代表院里和部门表示慰问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向他汇报案件的进展情况,让他安心在家养病。郑书军曾经说过,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想一直战斗在侦查工作一线……

「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

郑书军在工作中(右2)

3

他用一颗爱心影响着身边的所有人

亲人啊亲人

就是那些真心地帮助你

而不求报答的人

亲人啊亲人

就是那些常助一臂之力

并以此为快乐的人

——《亲人》

郑书军的人品,正如他的诗歌:“活着就应像树挺起翠绿的精神,像庄稼以果实回报大地,像绿叶以清新装点生活”。他始终保持着泥土般的品格,将一篇篇诗文奉献给自己的读者,将一片片爱心奉献给社会和生活。

在某年冬天的一个下午,郑书军外出办事,可还没出去多久就回到办公室到处找钱,同事问他拿钱要干什么,他只是笑而不语。后来,有人在街角看见了郑书军,他正攥着一沓皱皱的钞票,往路边一对拾荒的老人的手里塞……有人说他傻的可爱,有人说他慈悲为怀,面对这件事,郑书军自己却只说过四个字:“为求心安。”

郑书军爱工作、爱生活,更爱家庭,他给自己的孩子取名“金粲”,希望孩子能像阳光一样灿烂。曾经有一次,他骑自行车接孩子放学,孩子的脚不小心绞进车轮导致骨折,郑书军为此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几天后,有同事问起孩子的伤情,这堂堂七尺男儿竟趴在桌子上失声痛哭……后来,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歌《寄女儿》,表达自己虽然悲伤,但希望孩子面对困难能够灿烂而坚强。

「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郑州检察好故事」生命的绿叶

守一方净土

撑一片蓝天

树一身正气

呼一生清风

——《检察树》

2003年6月6日9时48分,郑书军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带着对生活、工作、朋友、家人的无限深情和眷恋,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的诗集中,有一篇写于99年9月7日的散文诗叫做《心脏可能出现了异常》——“我的心脏可能已出现异常,不知为何,我已感到沉睡已向它逼近,在我生命的深处,步履确已渐渐放慢,大幕仿佛就要从天而降……”他以诗人所特有的敏感,准确的预言了自己离开的方式……

转眼间,郑书军已经离开了十五年,可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诗歌就像一片片生命的绿叶,翠绿而清新,永远绽放在我们的心头。

郑书军,笔名竹毅。1966年6月出生于河南郑州,1987年毕业于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同年分配至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工作,2003年因病去世。郑书军1989年开始发表诗作,先后出版《热雪》、《泥土之恋》、《生命的绿叶》三部诗集。其散文诗曾获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

展播计分办法:

作品计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市院门户网站、官方新浪微博、微信展播情况占15%,宣传报道情况占45%,评审委员会初评、终评占40%。

门户网站展播得分占总分5%,以阅读数为计分依据。

微博展播得分占总分5%,包括在市院官方新浪微博展播的候选作品的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的总和,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计分分别占该项分值的40%、40%、20%。

微信展播得分占总分5%,包括在市院官方微信展播的候选作品的阅读数、点赞数的总和,阅读数、点赞数计分分别占该项分值的40%、60%。

每个候选作品的计分周期从开始展播之日起计2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