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腹瀉的類型、診斷及防治,希望對廣大養羊戶有所幫助!

羊腹瀉在養羊過程中可以說是一個極為常見的問題,然而絕大多數養羊戶朋友卻又對羊腹瀉了解較少,不能針對羊腹瀉的具體類型及其他表現等作出對症治療,往往因治療不當給羊場帶來嚴重的損失。今天小編便詳細介紹一下羊腹瀉的類型、診斷及防治方案,希望對廣大養羊戶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羊腹瀉的類型、診斷及防治,希望對廣大養羊戶有所幫助!

一、羊腹瀉的類型

羊腹瀉可分為3大類型,分別為非感染性腹瀉、寄生蟲性腹瀉及病原微生物性腹瀉。

1、非感染性腹瀉

①、物理性腹瀉。主要為氣溫低及飼料含水量高所引起,例如羔羊趴在較涼的水泥地面、飲冷水,造成胃腸蠕動加快從而引起腹瀉;再例如羊採食含水量較高的新鮮牧草或其他含水量較高的飼料時,亦可引起腹瀉。

對於此類腹瀉往往比較容易治療,只要控制住發病因素腹瀉便可以停止,例如羊因飼料含水量高出現腹瀉時,只需要對飼料中的含水量稍加控制腹瀉便會好轉,若控制不及時便可能轉為其他類型的腹瀉。

②、消化性腹瀉。主要指羊採食較多的精料或奶類等飼料,消化系統無法對所採食的飼料完全消化吸收,進而刺激胃腸蠕動排出稀便,例如羔羊人工哺乳的情況下奶的濃度過高會引起腹瀉;成年羊採食大量精料或豆科牧草會引起腹瀉等。另外羊過度飢餓的情況下,同樣會有腹瀉的表現。

③、中毒性腹瀉。羊採食了毒草或黴變飼料,在毒素的刺激下羊胃腸蠕動加快便會出現腹瀉,這其實是羊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這樣有助於毒素的排出,減少機體對毒素的吸收,不過羊只往往因腹瀉較嚴重而出現脫水。

④、藥物性腹瀉。灌服人工石蠟油、硫酸鎂、硫酸鈉及人工鹽等瀉下藥物時羊亦可出現腹瀉,主要目的是排空羊胃腸內容物用於治療瘤胃積食、瘤胃脹氣等疾病,一般腹瀉程度都在可控制範圍內。

2、寄生蟲性腹瀉

當羊消化道感染出現大量寄生蟲時,例如絛蟲、線蟲、球蟲等,不僅會對腸粘膜造成破壞,還會產生釋放一些毒素,從而使羊的腸道消化能力大幅下降並造成感染,蟲體及毒素還會刺激腸道蠕動,使羊出現腹瀉。

3、病原微生物性腹瀉

羊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痢疾桿菌、魏氏梭菌等細菌或流行性腹瀉病毒、輪狀病毒等病毒時,均會使羊出現腹瀉,不僅可出現單一的細菌或病毒感染,也可以出現多種細菌、病毒混合感染,這類腹瀉往往比較嚴重,對羊群的危害也比較大。

羊腹瀉的類型、診斷及防治,希望對廣大養羊戶有所幫助!

二、羊腹瀉類型診斷

只有確診羊腹瀉類型才能進行對症治療,不過不同羊腹瀉類型之間表現存在一定的相同點,及羊有時會多種腹瀉同時發生,因此並不太容易進行診斷,下面小編從羊只年齡、腹瀉程度、體溫變化、糞便氣味等方面教給大家確診羊腹瀉類型。

1、羊只年齡

7日齡以內出現腹瀉多為陰冷、消化不良及大腸桿菌、魏氏梭菌所引起;

7日齡以後的腹瀉多為沙門氏菌、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冠狀病毒所引起;

同群羊中少數肥壯羊羔出現腹瀉,則要考慮魏氏梭菌所引起;

各個年齡段的羊只腹瀉,無明顯時間,不太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大腸桿菌、輪狀病毒及消化不良,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流行性腹瀉、沙門氏菌及魏氏梭菌等。

2、腹瀉程度

羊群呈爆發性、迅速傳播的腹瀉,可以考慮流行性腹瀉、小反芻疫等;

羊群呈隱發性、緩慢傳播的腹瀉,且隨時間的推移而加重,可以考慮寄生蟲性腹瀉或細菌性腹瀉;

糞便變稀、變軟,但顏色等與正常糞便基本一致,考慮物理性腹瀉或消化性腹瀉;

糞便呈糊狀或粘狀,帶有泡沫及透明粘液,考慮細菌性腹瀉;

水樣呈噴射狀的糞便多為病毒性腹瀉;

糊狀、黃灰色、惡臭且帶有血液的糞便,多為球蟲感染所引起的腹瀉。

3、體溫變化

物理性腹瀉和消化性腹瀉,體溫不會升高,區別是前者糞便無惡臭,後者有惡臭,且帶有未完全消化的飼料或奶塊;

中毒性腹瀉體溫會升高,糞便無惡臭,可見嘔吐或神經症狀;

寄生蟲性腹瀉病程一般較長,可見體溫升高,糞便異味(主要為臭味和腥味)較大,糞便中可見成蟲、蟲卵等,羊只一般多消瘦;

病原微生物性腹瀉可見體溫明顯升高,糞便氣味惡臭,且帶有腸粘膜脫落,除此之外患羊還會有食慾減退、精神萎靡、脫水嚴重、眼窩下陷、結膜發紺等表現,傳染性和死亡率均較高。

羊腹瀉的類型、診斷及防治,希望對廣大養羊戶有所幫助!

綠了青山富了牧民

三、防治方法

養羊戶應先找羊腹瀉的發病原因,消除病因後再進行對症治療,不然僅治療不消除病因難以起到好的治療效果。

1、物理性腹瀉

多由溫度低或日糧含水量高所引起,多發生於羔羊,寒冷季節應對羊舍加強保溫工作,並在羊舍地面鋪設一層稻草避免羊羔直接趴在水泥地面上,不飲冷水,減少含水量高的飼料喂量,可適當晾曬或摻和乾草飼餵,只要不脫水或轉為其他類型腹瀉不用刻意進行治療,消除病因後羊便會好轉。

2、消化性腹瀉

控制羊的飼料喂量,特別是精料和豆科牧草,當更換飼料時應逐漸過渡,讓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羔羊人工哺乳的情況下應定時、定溫及定質(濃度),同時定期飼餵乳酶生、多酶片等促消化藥物,這樣便可以大大降低消化性腹瀉的發生。當羊出現消化性腹瀉時可採用飢餓療法,一般餓1~2天,並飼餵一些助消化藥物或益生菌製劑便會好轉,腹瀉嚴重的情況下可注射0.9%氯化鈉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調節電解質平衡和補液,腹瀉時間較長的情況下還應注射抗生素藥物防治繼發感染。

3、中毒性腹瀉

羊只採食毒草或黴變飼料發生中毒時,輕微腹瀉有助於排出胃腸內的毒物及毒素,可靜脈注射5%~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毫升,VC注射液40~60毫升,青黴素320萬單位,鏈黴素200萬單位,地塞米松注射液2~4毫升,羊只出現心力衰竭時還應注射樟腦磺酸鈉注射液5~10毫升用於強心,並配合肌內注射阿托品,緩解中毒症狀。

4、藥物性腹瀉

停藥後腹瀉多可自行好轉消失,一般不用刻意進行治療。

5、寄生蟲性腹瀉

保持水和料乾淨,圈舍衛生乾淨,羊群每年進行2~4次驅蟲,可採用伊維菌素皮下注射+阿苯達唑(或左旋咪唑)內服聯合驅蟲,這樣便可以驅除多數體內外寄生蟲。

6、病原微生物性腹瀉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感染,可根據症狀進行對症治療,首先是消炎,常用慶大黴素、鏈黴素、恩諾沙星、乙酰甲喹、磺胺類藥物、黃連素等藥物進行治療,一般選擇1~2種即可;其次是補液,當羊腹瀉嚴重時需要靜脈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鈉注射液調節電解質平衡和補液;最後健胃促消化,輔助喂一些健胃藥物及益生菌製劑。

病毒性腹瀉並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只能進行對症治療,例如補液、強心、調節電解質平衡、防止繼發感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