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千年文化

一蓑烟雨,千年文化

一蓑烟雨,千年文化
一蓑烟雨,千年文化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人张志和的词,通篇二十七字,饱含了闲散逍遥的心境。高青县蓑衣樊村的付增彬老人也对蓑衣情有独钟,誓要传承三千年的蓑衣文化。高青县蓑衣樊村编蓑已经有百年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清末明初期间,有一位姓樊的人士在此定居,以编织蓑衣而为名,蓑衣樊因此定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蓑衣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家住蓑衣樊村的付增彬虽已过花甲之年,却还在默默地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

15岁学艺 做蓑衣已近50年

旧时,无论遇到刮风下雨,还是秋寒腊月,大人、小孩都会穿一件老人编织的蓑衣,不仅可以挡风遮雨,还可以御寒保暖。蓑衣,这种曾经的传统雨具,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显得古老而遥远。如今能制作蓑衣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跟随领路人的指引,记者如愿见到了编蓑老人付增彬。

9月初的一个上午,记者从张店驱车60余公里来到了位于高青县东部的蓑衣樊村,一进蓑衣樊村,黄河湿地风貌尽收眼底,周围三面环水,湿地面积万余亩,湖塘星罗棋布,原生态的蒲苇满地、荷叶连天,田间地头野鸟成群。

见到付增彬老人时,他正坐在家门前跟村里的老人聊天,一手抱着自己的腿,一手随着聊天的内容不断在空中比划,脸上虽然布满皱纹,但却神采飞扬。见到记者,老人立即停止说话,起身热情地打招呼,带着记者往家里走,一进屋就去给记者找小板凳。

听闻记者要采访蓑衣的制作工艺,付增彬快步走到院子西侧,拿出自己用钢筋做的蓑衣架和一件还未完成的蓑衣,坐在马扎上,现场演示了起来。

制作蓑衣从选材、打湿、编结等,有很多程序。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个部分。他向记者介绍,因为工艺复杂,做起来较为费事,一般3—4天才能完工一件蓑衣。

“以前老百姓穷,又没有现代的防雨工具,蓑衣就成了庄稼人必备的防雨物件。我从15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蓑衣,这都做了快50年了,以前村里老人、小孩还都穿过我做的蓑衣,我的蓑衣即便在外面淋2个小时的大雨也不会漏。”付增彬信誓旦旦说道。

一草一编 织出美好愿景

“编蓑衣的原料要力扽不断、虫不愿蛀、经久耐用,我们村的沉砂池便是最好的原材料地,那里的蓑草长的好,又长又有韧性。”付增彬乐呵呵地说道。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蓑衣草,又称“龙须草”,长一米左右,多生在河溪、水塘或山坡多湿地带,秋季收割。具有不生节、纤维长、拉力好、色泽乳白的特点,是制作蓑衣的好材料。等到编蓑衣前,还需把蓑草处理一下。

“先用清水把蓑草淋湿,搁置一会儿再用,防止在编织的过程中被拧断。”付增彬一边说着但手却不曾停下,只见他先将准备编织的蓑草在水里泡一下,待柔软后再进行编织,“编织过程中,根据蓑草的干湿度,必要时再喷一些水,蓑草太干容易折断,太湿打的扣容易松开,最关键就是掌握一个度,干湿适中,这是基础。”

编织从颈部开始,从左到右,取蓑草一绺(每绺3根—5根),拧成一股,根朝上尖朝下,将蓑草对折打扣,由上往下,依次编成菱形,每两个扣之间相互连结,逐一紧密编结,防止脱扣。“现在编的这部分是内部,靠近身体的,外面则是再有一层或两层蓑草覆盖,披在身上,任再大的雨,也不会让人淋湿。”付增彬骄傲地说。

“蓑衣一直以来都是在地上编,我现在年纪大了,腰不好,蹲在地上时间一长,起身都起不来,为了省劲儿,我自己做了一个架子,把蓑衣挂在架子上编,更轻松些。”付增彬眯着眼笑着说,就是用一根钢筋长3米左右,两头打弯固定,留出中间长1米,高度约为1米的架子。”对于自己制作的蓑衣架,付增彬颇为满意。

前景堪忧 老手艺面临失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古人对于蓑衣的描述不胜枚举,蓑衣在古人的眼里象征着春耕、田园或归隐、宁静的意境,自古至今都凸显着人们热爱生活、返璞归真的追求与情怀。

付增彬告诉记者,传说是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登位时无衣可穿,就穿上蓑衣,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穿的不仅是蓑衣,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蓑衣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我们拥有便捷、美观的雨具,蓑衣也失去了原本的使用价值。“现在找我编织蓑衣的人,都不是用来穿的,都是拿回家收藏或是拍照用的。”付增彬告诉记者。

对于自己的编织手艺,付增彬还是非常自信的,可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蓑衣的发展前景堪忧,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付增彬有一双儿女,也没有一个愿意学蓑衣编制手艺,他担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蓑衣编制这门手艺或将不复存在。对于他来说,那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说到此处,付增彬抹了抹眼角:“蓑衣不仅仅是一件雨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个的,现在也只有老一辈的才深有感触。”

(文/图 晚报记者刘琳 陈菲菲 崔晓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